首页 > 钓鱼用品 > 夜钓装备

天外随笔(47)——刘罗锅轶事两三则

夜钓装备钓友圈2023-06-19 22:59:22A+A-

前言

小时候看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非常喜欢机智过人的主人公刘墉。他与乾隆皇帝、权臣和珅斗智斗勇的情节,又或者他自己特别有意思的行为,至今我仍记得不少。

比如说刘墉用假芋头骗乾隆,说这东西不好吃,让他免了广西人民进贡之苦,乾隆追究起来,他让家丁张成装疯卖傻,最终化险为夷。

再比如他家的轿夫从父亲刘统勋就跟着刘家,到了刘墉晚年,轿夫年龄大了走得慢,刘墉就让在轿子下面挖个洞,自己站在地上走。

民众喜欢刘墉这样的清官,就艺术创造了很多作品,其中一些情节特别有意思,电视剧中没有表现,笔者选取一些文学性较好的情节,放在本文中,供大家欣赏。

(一) 罗锅诗

刘墉其实并非罗锅,只不过有一次他跪拜乾隆时,乾隆看着他跪姿像罗锅,就顺口提了一嘴,谁知道刘墉就应承下来了——原因是这属于乾隆赐字,按照清朝规矩,每个字一年能得一万两银子,当然这个是民间的说法了,权当一乐。

君无戏言,乾隆说出去的话不能不算数,但乾隆心里很不舒坦,就作了一首《罗锅诗》揶揄一下刘墉:

“人生残疾是前缘,口在胸膛耳垂肩。仰面难得观日月,侧身才可见青天。卧似心字缺三点,立如弯弓少一弦。死后装殓省棺椁,

笼屉之内即长眠。”

你看看乾隆多损呀,说刘墉长得难看,嘴长得位置低呀,低到快到胸口了。眼睛长得斜呀,斜到抬头看不见天,只能侧着身子才行。“心字缺三点”,“弯弓少一弦”,这都是说刘墉身体直不起来,可不是罗锅嘛!

乾隆作完诗,洋洋得意,让刘墉也跟着作一首。刘墉的诗作是:

驼生脊峰可存粮,

人长驼背智谋广。

文韬伴君定国策,

武略戍边保家邦。

臣虽不才知恩遇,

诚蒙万岁赐封赏。

别看罗锅字不多,

每年得银两万两!”

嘿,刘墉把自己比作骆驼,把罗锅比作驼峰,驼峰多好呀,藏的都是水分营养,那罗锅,自然藏的就是文韬武略了。

(二) 君臣钓鱼

有一次刘墉陪着乾隆在五龙亭钓鱼,乾隆好久没钓着,刘墉却一条接一条,钓得不亦乐乎。

乾隆心里不平衡,就作诗问刘墉:

五龙亭畔水长流,

鱼儿好似画中游,

君臣二人同垂钓,

朕当因何空举钩?”

刘墉总不能说万岁爷你连个钓鱼都不会吧,只能拍个马屁,让乾隆高兴高兴了:

万岁之身乃真龙,光照寰宇遍苍穹,凡鱼不敢朝圣驾,

因此我主钓竿空。”

嘿,这马屁拍得响亮,听得舒坦!

(三) 观风听月

刘墉、和珅二人陪着乾隆来到圆明园,看到风月两亭差了个匾额。

刘墉书法好,和珅就讨旨让刘墉献上墨宝。这还不简单呐,刘墉大笔一挥,“观月听风”四个字就写出来了。

和珅在让工匠制作时,将字的顺序换了一下,变成“观风听月”,哟呵,这个词可就不容易讲明白了。风无形无色,怎么观呢?月无音无声,怎么听呢?和珅就是要让刘墉出洋相。

到了揭匾的那天,文武百官都来了,大家一看,“观风听月”,这是怎么回事啊?和珅让刘墉解释一下,刘墉明白这是和珅做的手脚,心里有苦不能言哪!

他急中生智,做了两首诗。第一首叫《观风》:

观风楼上倚栏杆,

且见旌旗上下翻,

远望麦浪如潮涌,

扁舟帆起箭离弦。”

哟呵,风吹动旌旗飞舞,麦浪翻滚,扬帆起航,这不就能看到了吗?

接着是《听月》诗:

听月楼高接太空,

忽闻嫦娥笑语声,

吴刚伐桂金斧响,

玉兔捣药杵臼鸣。”

嘿,月亮上有嫦娥,有吴刚伐桂,有玉兔捣药,可不就有声音了么?

乾隆和群臣们纷纷叫好,只有和珅一个人哭丧着脸,没整倒刘罗锅,反倒让他出了大风头,和珅那个后悔呀!

不过刘墉能出风头,还是腹有诗书,有真才实学。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化险为夷。所以说,君子要勤于养才嘛!

如何养才?别无他途,多读书,多思考,反复咀嚼,融会贯通,如此而已。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