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用品 > 夜钓装备

吕氏名胜故居:姜太公钓鱼台

夜钓装备钓友圈2023-07-25 08:36:51A+A-

点上面世界吕氏宗亲总会加入世界吕氏大家庭

世界吕氏宗亲总会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吕;请点击上面世界吕氏宗亲总会”关注,拥抱中华吕氏大家庭,我们在北京为您报道全世界吕氏大小事,和世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吕氏文化,共建繁荣吕氏,传播吕氏正能量。

国家AAA级景区姜子牙钓鱼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南依秦岭,北望渭水,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距西安150公里,宝鸡30公里,二级旅游专线与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南线相连,交通十分便利。钓鱼台位于宝鸡市东南40公里磻溪河(又名伐鱼河)上,南依秦岭,北望渭水,山清水秀,古柏叠翠,景色绮丽,历史久远,是古今中外颇享盛名的游览胜地,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鸡市区往东40余公里,有著名景点“磻溪姜子牙钓鱼台”。景区山水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是秦岭西段延伸出来的两段支脉形成的峡谷,区内翠柏密布、清泉淙淙、精致玲珑。是探秋揽胜,怡情消遣的好去处。景区建有太公庙,以纪念西周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子牙(又称姜太公)。后人尊他为武圣人,称其为“韬略鼻祖,百代尊师”。

史料记载

钓鱼台因西周名士姜子牙在此隐居十载,滋泉钓鱼遇文王而闻名于世,史料典籍均有记载。唐贞观年间:"太公兵家者流,始令磻溪立庙。"并植柏四株,至今犹存。至清乾隆年间有庙宇17处,著名的有太公庙、文王庙、山门口、三清庙等,河东岸的钓台遗迹,河道中央的"璜石",河西的望贤台以及飞瀑流霞,浪声莫测。钓鱼台建筑风格典雅、自然景色迷人。近年来,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钓鱼台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新规划的景点为钓鱼台将再添新姿。

“一钓贤逢主,千秋典启人”作者为北京一知名书法家。钓鱼台景区曾举办书法笔会,全国书法家百余人慕名前往,留下不少珍贵墨宝,此为其中之一。该句既点出了“周文王访贤,姜子牙出山”的千古佳话,又道出了千百年来这一典故对后人的启迪作用

历史上的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生在商世,因见纣王无道,遂弃官出走,隐居在此,终日以垂钓度日。"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成为后世人们的俗话。后来他终于被周文王发现。文王礼贤下士,亲到伐鱼河畔迎聘。于是,被尊为军师的姜太公遂辅佐文武二王开创了在中国历史上卓有成就的西周霸业,自己亦名留青史。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有古庙会。

钓鱼台及其所在的伐鱼河谷处在秦岭北麓。根据记载,太公钓鱼台有3处,初钓河南新安城东,继钓陕西咸阳城西,后钓宝鸡县伐鱼河谷,而三处中又以幡溪钓鱼台最为有名。因为,姜太公在此垂钓的时候,遇到周文王的拜谒,辅佐朝政,才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文武之治"盛世。从此以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唐代诗人李白、许浑,宋代诗人苏轼都曾游览于此,并赋诗记胜。唐代的钓鱼台就此建庙塑像,历经3次重建,至今人们还可以看到"太公庙"、"文王庙"、"望贤台"、"乞子崖"、"钓鱼台"等一些庙宇,祭钓堂、殿、廊、楼、台和一石驮五柏等壮观奇景。《吕氏春秋》(水经注)有"太公钓兹泉"的记叙,民间亦有"太公背泉垂钓"、"周文王纳谏邀贤"、"武吉代薪奉母"等传说。古往今来,钓鱼台就以其盛名招待游客,宋代文学家苏轼曾游此地,留下"夜入幡溪如入峡,照山炬火落惊猿"的名句。

钓台骭印

“钓台骭印”位于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水利风景区姜太公钓鱼台景区滋泉旁一青色巨石。其石四米见方,石面平坦,上有一条粗如手指的白色水纹线,颇像一根鱼杆,竿头有水色纹线盘绕,活似钓鱼纶线,相传是姜子牙在此垂钓时,放置竿纶印下的痕迹。钓竿旁又有一对光滑的长形小圆槽,酷似人膝跪磨印痕,传说这里是当年姜子牙跪着垂钓时磨下的膝印,人们称此石为“跪石”,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这样记载:“..水次平石钓处,即太公垂钓之所也,其投竿跪饵,两膝遗迹犹存,”。据考证,“磻溪钓鱼”源出于此。史说:姜子牙垂钓时,是背水肩竿,直钩粗线,距水三尺而钓。一农夫笑他不懂钓技,他笑而答曰:“老夫垂钓,意不在鱼。吾宁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专钓王与候”。

凡来钓鱼台游览之人,都必慕名到此石前驻足观看,倾听姜子牙前半生的凄苦和后半生辅佐周室的宏韬大略介绍,追思太公当年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于嘉佑七年(1062年),游访磻溪,看罢钓鱼台后,留下了“安知渭上叟,跪石留骭印”的著名诗句,生动描述了当年姜子牙的隐居垂钓生涯。钓鱼台是我国3100多年前有史书记载钓鱼的地方,追根溯源,姜太公钓鱼台自然就成为中国钓鱼始祖之乡。

                  “钓璜灵矶”

景区代表景点,自然的神力把这块重约400吨的巨石轻轻放在磻溪峡谷中间,周围绿水环绕,两岸古柏森森。“孕璜遗璞”四个大字,是公元1794年,时任宝鸡县令的杭州人徐文博所书:盛赞此灵矶璜石为天地孕育,遗存至今的半壁璞玉.

                           钓台遗址

离璜石不远,顺水势往下,就到了古老的钓台。3000多年前,西周军事家、政治家姜子牙在这个山谷里韬光养晦,终于得遇周文王,继而辅佐周室兴周诛纣,成就周王朝大业八百年。看到平石上的印痕叫“骭印”,传说当年姜太公就是跪在这块石头上,背对水面、直针离水三尺钓鱼的。要不咋会有“愿者上钩

   太公庙

太公庙和中国传统的庙宇建筑比起来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甚至朴素了点。庙门口的四棵唐柏,见证了不同时间里太公庙的巍峨、普通、翻新修葺。神位上的太公塑像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拜谒者。1993年的台湾圣道龙华会朝圣谒祖团,在神像前跪烂膝盖磕破头,热泪长流的何止一人。除了历史上政治需要,现在的姜太公,承载的不仅仅是世俗的需求,还有太多太多的人情人性。神仙不易啊。

       下面这张图是太公庙顶上的“子牙楼”,据说很多庙宇上都有。

姜太公因封神号称“众神之祖”,见神都要大一级,高高在上,虽说不易但真的很拽呢!

据《汉书.地理志》等书记载,文王庙始建于西汉中期,不仅是钓鱼台最大的古建筑群,而且是我国最早的祠庙之一。其雄踞于古磻溪西岸山巅最高处,现存的庙宇虽为明代重修,但保持了宋代的建筑风格。文王庙主要由四十八级石砌山道、山门、围墙、大殿、道房、静室、厨房、厕所、依山洞厦等组成,建筑面积200多平方米。

大殿为三间歇山式,四檐九脊,四梁八柱,九龙七象十一榔,楹檁斗拱相接,梁栋纵横交错,柱浮叠起有致,形成藻井,高两丈五尺五寸。大殿内供奉有周文王、侍者、百子娘娘等塑像

    从太公庙后面山坡往上爬,很快就看到了钓鱼台的“高峡平湖”景观。

       峡谷幽深幽静,别指望在此“浪遏飞舟”,糟蹋水面的平静。乘船只管往里边悠悠地走,等船不能再往前了,下船来水软沙绵,光着脚看趾缝被水漫过最惬意。

                     浅浅流水,细细游鱼

      玩累了,旁边小山上还有庙宇叫静室,传说是姜太公休息写《六韬》的地方。有人看管,赶上饭点,兴许能吃上一碗“神仙饭”,那你就赚大了,别忘了布施爱心,广种福田呀。

春和景明,看着图片都能听见水声,真是享受!

     钓鱼台还有文王庙,始建于西汉,西院里看着瘦骨嶙峋的一棵痒痒树,轻轻一挠就“花枝乱颤”;峡谷东面平台建有三清庙,庙门口“姜子牙出山”浮雕,展示了元始天尊送给他的三大法宝:打神鞭、杏黄旗和封神榜。

贞观苍柏

“贞观苍柏”位于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水利风景区姜子牙钓鱼台景区太公庙前,高五丈余,胸围九尺多,据林业部门和文史专家考证,此柏系唐代贞观年间创修太公庙时所植,据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历经千年风霜雪雨,社会巨变,四株唐柏树体仍龙态遒劲,古风犹存,树繁叶茂,黛色参天,浓荫匝地,雄伟森严,一副威风盖世之象。

它和三间太公庙宇相互益美,为钓鱼台一大奇观,享有“四柏三间庙”之美誉,贞观苍柏现已列入宝鸡古树名录。

钓鱼台四季景色各异:阳春山花遍野、盛夏凉爽宜人、秋月红叶烂漫、冬日银装素裹。山水神奇、神工天成。

宝鸡磻溪钓鱼台景区有救苦洞,但游人注意的不多。他们进了景区大呼小叫直奔磻溪谷里的山水,往往忽略了一旁的救苦洞和正当班的神仙。

救苦洞在进主景区的必经之路上。小院落翠竹为篱,有一座门楼,传统的五彩庙宇建筑,很精巧。

救苦洞供奉哪位神仙呢?习惯上人们都知道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其实,钓鱼台最初的救苦洞还另有尊神在位——太乙救苦天尊。

太乙救苦天尊是道教的尊神。道教经典记载:太乙救苦天尊坐骑九天狮子,居“东方青华长乐世界”妙严宫,救度群生,救苦救难。这个天尊听过人心中最多的形形色色的苦,还有痛彻心扉的忏悔,然后从容的“乘九狮之仙驭,散百宝之祥光”,民间也有“救苦爷”的敬称。

      每年古历十一月十一日,是救苦天尊的诞辰日。十里八乡虔诚的香客如期而至,其中以上了年岁的老太太为多。在凛冽的冬夜里于神案前点起蜡烛,焚香吊表,因为心中有简单澄明的信仰,她们披一身寒霜,伊伊嗡嗡诵经到天亮方散,不由人感叹这些老人质朴的虔诚。

      原先,救苦洞前院翠竹围拢中有一方空地,栽两三株芍药,还有几树牡丹。春至,争奇斗艳,煞是好看。旁边有一株歪扭的桃树,长得不高分了树杈,新发了芽,才抽枝散叶就生了腻虫,叶子蜷缩起来,谁都懒得理它。夏过秋至,猛然看见桃树上竟然挂着几个果子,不大,就几个毛茸茸的绿桃。到了农历十月间,桃子才稍有红色,还是不好看。天冷的时候,忍不住摘下一个咬一口,是有一丝甜味,远没有夏天的桃好吃。

后来,把冬季吃桃的事告知了一位懂行的,他看着很吃惊:这是雪桃,很稀罕的品种,生长期长,飘雪季节才成熟。至于不好吃不好看是根本就没人务作。并恳求来年一定要留一个给他。

       这样看来,救苦洞建的好,但栽雪桃的人道行不浅,知道神仙的生日是冬季,就在院里种了雪桃。每年的那个冬夜,朴拙的老人诵经于神前,温暖的烛光在这些沧桑的脸上忽明忽暗,香岸上的雪桃显然比最常见的苹果、火晶柿子好得多。

顺着磻溪大峡谷上行,到了旅游专线尽头,可见一约有六亩大的方形巨池,其形似光滑的浴盆,并有龙槽飞瀑注入,相传是王母娘娘沐浴的地方,所以人们称其为“瑶池”。据说很久以前,王母在蟠桃园因花粉过敏,患了“桃花癣”,久治不愈,正在难受之际,忽然彩云散去,天门大开,使王母无意从天上发现了人间美景----钓鱼台瑶池。

    王母便带着贴身宫女到这里沐浴,不仅感到暑意全效,而且治好了“桃花癣”,王母很高兴,便经常到这里洗澡。由于王母的沐浴使磻溪河水香气扑鼻,细腻滑凝,特别是洗后皮肤光滑如脂,富有弹性,所以磻溪河谷尽出美女。王母在这里沐浴后病愈虽系传说,但这里却有一种名叫狼毒的中草药可以治皮肤病

钓鱼台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争辉。区内峰峦叠障,飞流激注,柏山做屏,芳草为毯,森林茂密,红叶尽染,尤为独特的是绵延十余公里的磻溪峡谷,奇石云集,碧潭相连,小桥曲径,栈道悬空,竹林葱郁,瀑布如练,鸟飞鱼跃,山花烂漫,集奇、险、幽、秀为一体。谷内一山巅,形如一幅巨大的姜太公天然石雕,只见他昂首挺胸,面北而立,身着道袍,后背文卷,长须飘胸,踌躇满志,一幅仙风道骨、济世救民的政治家、军事家的威武形象,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水面达20万平方米的钓鱼台水库,水清晶莹如镜,天光云彩、山色树影,尽收水中。碧水蓝天,红日白云,人行天上,鸟沉水府。泛舟其上,乘兴南游,峰回水转,曲径通幽,两岸奇峰异石,古树怪柏,使人乐趣无穷,留恋忘返。

景区内的陕西电视台影视拍摄基地,规模宏大,明星云集,服装道具,琳琅满目,为古老的钓鱼台注入了新的文化景观。

赞赏码

小编整理不易,

支持吕家,多少随心!

感谢您的赞赏!

支持吕家,敬请打赏

(您的捐助将全部用于吕家平台建设和总谱出版资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吕氏资讯,投稿请直接在本平台对话框发送。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