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用品 > 钓箱

度尾的骄傲!因为这些事,让世人刮目相看!

钓箱钓友圈2023-09-15 12:21:09A+A-

原标题:度尾的骄傲!因为这些事,让世人刮目相看!

@

艺雕小镇竞风流

——度尾镇开拓创新打好发展“四张牌”

度尾镇素有“文旦柚之乡”美誉,又是远近闻名的艺雕工艺小镇,先后荣获“中国艺雕收藏文化名镇”、省级生态镇等称号。今年以来,度尾镇以建设“工艺度尾、生态度尾、宜居度尾、幸福度尾”为发展目标,不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洋坂工艺街柏油路

项目带动 引领发展

度尾镇艺雕产业历史悠久,民间艺雕能工巧匠辈出,发展至今有艺雕生产经营企业2000多家,艺雕商店1400多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工艺美术大师、名人80余人,已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的艺雕小件产品交易集散中心。

由该镇申报的仙游艺雕小镇项目,上榜福建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规划将仙游艺雕小镇打造成国家级的“艺雕创新产业示范基地、艺雕艺术文化旅游胜地、艺雕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今年以来,度尾镇共生成产业类、文化类、旅游类、基础设施类四大类15个项目,计划总投资21.746亿元。

艺雕智慧产业园

记者来到艺雕智慧产业园项目现场了解到,作为仙游艺雕小镇重点建设项目,该产业园今年2月份开工建设,经过几个月来的全速施工,部分厂房已完成主体建设,园区初具规模。预计今年年底基本完成一期启动区的8幢标准化厂房及1幢物流仓储中心的内外装修工作,另1幢厂房完成主体建筑,配套工程全部完成。

艺雕智慧产业园规划用地6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艺雕产业标准化厂房,是集仓储、物流、配送、包装、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园区采取“四个统一”模式(统一招标、统一出让、统一建设、统一招商),以商引商,引进100多家中小艺雕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打造艺雕生产加工核心基地。

据介绍,该项目突出创新产业园模式,引入产品体验、企业总部、产品研发、工业旅游等功能,打造全方位复合型产业园。项目建成后,预计年营业额3亿多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将改变该镇艺雕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促使企业转型升级和产城进一步融合,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日前,度尾镇洋坂工艺一条街柏油路建成通车,这是我县第一条在乡镇建成通车的柏油路。度尾镇洋坂街道路整治提升工程洋坂工艺一条街位于度尾镇洋坂村,是我县古典工艺家具、红木艺雕小件生产和销售的发源地和核心区之一,拥有古典工艺家具、红木艺雕小件等店面500余家。

为提升艺雕工艺走廊品味,该工程总投资1600余万元,改造路线全长近1.55公里,提升街区原混凝土路面,包括铺设宽15米的沥青路面、两侧约3.8-8米人行道,以及雨污水管网等。该路的建成,缓解了当地交通压力,对改善群众的通行环境、加快度尾镇艺雕小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旅融合 生态宜居

度尾镇自古人杰地灵,是南宋兵部侍郎陈谠、明代尚书郑纪、清代“八闽雕刻鼻祖”郭怀、国画大师李耕的故里。境内名胜古迹众多,九仙洞、东山寺、双桂岩、砺巴寨等景区,名闻遐迩。

今年以来,度尾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积淀,大力开发大帽山生态风景区、李耕故居,规划建设艺雕文创园,开发“记住乡愁”古民居等人文旅游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参观李耕故居

丹青溢彩,古韵悠长。日前,修缮一新的李耕故居正式对外开放,引得观者如潮。今年以来,度尾镇计划投资6000余万元对李耕故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包括修缮李耕故居、建设李耕画室、打造四季花海美术写生基地、建设生态停车场等。

李耕故居占地约3000余平方米,房屋45间,坐北朝南,有上百年的历史。修缮后的故居,以图片展览的形式,再现李耕生平事迹,复原李耕画室,以此展示李耕画派的璀璨艺术,按照空间区域分为《画坛奇才一代宗师——李耕生平事迹展》《二十世纪古典人物画第一家——李耕艺术作品展》、菜根精舍画室复原展览三个部分。

百亩花海四季写生基地

李耕故居广场前,建成了占地130亩的四季花海美术写生基地,种植波斯菊、百日草、马鞭草、三角梅、月季等各类花卉。竞徜徉在花海深处,各色花卉竞相开放,镶嵌在秀美的山水田园间,如诗如画,为艺术气息浓厚的李耕故居增添了浪漫色彩。

岸边杨柳依依,绿茵丛中花团锦簇,飞鸟掠过水面激起片片涟漪……行走在木兰溪防洪景观工程度尾段,一种闲适的情怀,让人陶醉。

多年来,度尾镇木兰溪河道杂草丛生、泥沙淤积,一到下雨天还会带来洪涝。为重现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景观,度尾镇启动木兰溪防洪景观工程度尾段建设,该项工程全长4.6公里,一是通过河道清淤疏通、新建防洪堤岸、拦水坝等,提高河段防洪标准;二期是通过规划设计,沿溪建设亲水休闲景观带,为村民增添休闲好去处。如今,每到下午时分,忙完一天工作的村民来到溪边散步、休闲,一派生态和谐的景象。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文旦柚成熟

金秋时节,蜜柚飘香。从九月底开始,度尾文旦柚开采上市,大大小小的果园里,漫山遍野的柚子树硕果累累,运货的大卡车源源不断开进田间地头,再销往全国各地。

文旦柚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度尾镇特有名贵佳果,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与广西沙田柚、重庆梁平柚并称为中国三大名柚。目前,度尾镇有文旦柚种植专业合作社88家,入社和带动农户6000多户,全镇现有文旦柚种植面积2.45万亩,今年产量预计可以达到7.36万吨,产值约4.4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了打响度尾文旦柚金字招牌,该镇着力引导大户果农抱团闯市场,设立专卖店、营销网络点150多个,同时搭上电商快车,踊跃参加全国、全省农产品交易会,扩宽销售渠道。还倾力突出活动推介营销,连续举办三届度尾文旦柚文化旅游节。同时,加快农业旅游业融合发展,洋坂八一场、后埔观音山、湘溪岐山寨等果园都建起了文旦柚特色农业产品观光采摘园。

云水村精准扶贫产业基地芦柑熟了

初冬时节,记者在云水村同欣生态园内看到,该果园种植桃子、百香果、莲雾、树葡萄、樱桃、火龙果、柑橘等20余种水果,形成一年四季“有花有绿,有荫有果”的生态田园式风格。该果园还在打造乡村旅游区上下功夫,一条小溪铺设木栈道,沿途设置亭台楼榭,并开挖成人工湖,开发垂钓等休闲项目,并正在修建游洋池;此外,一座小山头的半山腰设置柴火灶、做农家乐,山顶建设度假会所……一幅乡村旅游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古诗中田园风光的佳句,如今在度尾镇洋坂村处处可见这样的风景。在该村木兰溪畔,集农业、采摘、休闲、科普、旅游为一体的洋坂生态园,已初具规模。

记者了解到,洋坂村发挥当地生态资源优势,带领村民注册成立洋坂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200余亩洋坂生态园,种植金桔、水蜜桃、沙田橘、百香果等。在木兰溪畔,800余米木栈道装饰得古色古香,展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特色。目前,该村正在建设游泳池、篮球场、农民公园等项目。

扶贫攻坚 福泽民生

“以前出去打零工,一年收入只有三五千,现在到家门口的采摘园上班,一个月就能挣2000多元,而且年底还能拿分红。”在度尾镇后埔村,49岁的贫困户林德文一边说,一边在百香果采摘园里干活。

后埔农业精准扶贫专业合作社成立,全村34户精准扶贫户当上股东,其中十几位和林德文一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找到就业岗位,工资加分红,家庭收入直线上升,仅年底分红一项,每年每户就可以领到3000元-5000元。

这只是度尾镇14个产业扶贫基地的缩影。度尾镇立足本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业,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主攻重点,着眼于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引导贫困户将扶贫贷款、中央扶贫资金抱团使用,集体入股到农业合作社中。

“一直找不到工作,现在终于有了稳定的收入。”文旦柚成熟季,在度尾镇湘溪村仙溪果业合作社果园里,身体不适、无法参加重劳动的贫困户黄玉舜老人高兴地说。

据仙溪果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坤泳介绍,每户贫困户可向县农村信用社联社申请5万元扶贫贷款,由政府贴息,入股合作社3年,按照入股资金15%分红,即每户每年7500元。

在屏山村果蔬专业合作社,一个集特色农业、休闲采摘、旅游观光为一体园区展现记者眼前。村主任徐荣秋告诉记者,村里贫困户不少年老体弱或身体残疾,无法参加重劳动。该村将扶贫款以贫困户的名义入股到合作社中,每户每年可领取3000元的分红。这样一来,贫困户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如今,度尾镇通过镇政府搭建平台,对全镇14个村居进行扶贫资源整合和产业整体规划,探索发展符合各村居实际特色的“一村一品”、“一村一韵”,做到三个统一(统一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统一生产经营管理、统一扶贫资金管理)。14个村居都建起精准扶贫产业基地,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能增收”的目标。

截至目前,该镇共落实产业扶贫资金193.8万元,有367户1246人入股集体产业享受收益分红,并提供123个就业岗位,同时扶持个人发展产业40户129人。预计今年度,将为全镇367户贫困户带来产业扶贫分红资金超过100万元。

今报记者 唐伟 余立凡 文/图

大家都在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