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钓鱼比赛预告

宿州龙河告别“黑臭”:昔日龙须沟 今天清水流

钓鱼比赛预告钓友圈2023-09-18 14:19:16A+A-

城市黑臭水体,是老百姓身边的污染。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是我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之一,也是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民心工程"。按照安徽省《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标志性战役实施方案》的要求,到2019年底,设区的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要达到90%。

日前,记者来到在全省率先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并成为全国首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之一的宿州市,了解黑臭水体治理的现状。在宿州,记者看到,昔日发黑发臭的龙河水,经过清淤、截污和生态修复等工程,已经焕然一新,清澈见底,成为市民休闲、放松的景观河。

治理前

治理后

治理后

曾经发黑发臭 如今清澈见底

作为淮河流域核心城市之一,宿州境内地表水系丰富,大小河流共70余条,分属新汴河、濉河、崇潼河、安河、南四湖和故黄河6大水系。近年来,伴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宿州市内河道污染问题凸显,主城区有12条黑臭水体。龙河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12月6日,记者来到宿州采访却看到,曾经发黑发臭的龙河,现在却变得清澈干净,鱼翔浅底,让不少市民都惊呼"奇迹"。在宿州经开区金海街道办事处对面的龙河闸附近,市民陈先生和同伴正在清澈的河边钓鱼。他说:"龙河水质最差的时候,像酱油一样,几乎没有鱼,即使偶尔钓上来一条也不能吃,现在水好多了,钓鱼的人也多了起来。"

在龙河金海大道桥附近的小区广场边,从界首来到宿州居住的萧先生告诉记者,他来宿州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见证了龙河的变化,"以前,河水不仅发黑,还有臭味,在河边散步不太舒服。现在就好多了,河水清澈,没有味道,岸边树木很多,成了大家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在龙河金海三路桥附近,80岁的市民陈若杰告诉记者,走在清澈的龙河边,他还以为是放了自来水,"变化太大了,以前哪能相信这条河能变得这么干净。"

生态修复 让河水拥有自净能力

龙河治理项目由宿州碧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该公司由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东华科技联合成立。公司总经理孙迎告诉记者,龙河并没有通入自来水,而是经过了清淤、截污和生态修复的处理,"清除了过去沉积的污染物,并将沿线污水截至市政管网,再经过一系列的生态修复工程,才让龙河变清了。"

在宿州经开区金海街道办事处对面的龙河闸附近,记者看到,不少生态修复设施,正布设在龙河中,为河水增加自净能力。其中,有喷泉和推流曝气设备,不断加快河水的循环,为水体增加溶解氧,增强水体自净能力。还有一座可以旋转的"水上花园",也浮在河水之上。负责龙河生态修复业务的安徽潜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潜学告诉记者,"水上花园"种植了苦草、金鱼藻、马来眼子菜等植物,可以吸附有机污染物,"这片水域,我们还会种植荷花,增加浮动湿地,使其生态体系更加完善,让河水长清。"

而在龙河金海三路桥、金海大道桥等区域,记者还看到了桥两边,有几十个布设在水底的沉水曝气装置,也能加强水体的流动,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从而保障河水一直清澈下去。钟潜学告诉记者,为了对曾经的黑臭水体进行生态修复,他们首先采用了纯天然微生物制剂,"从大自然中筛选了多种类优势微生物种群,使水系统能长期自我维持,保持稳定。"此外,生态修复还采用了生态浮动湿地技术、水生植物种植、人工增氧等技术,来实现水域的自净。

"经过这一系列生态修复,我们可以构建水生态系统,增加水体景观,丰富水体的多样性,并逐步实现水体的自净功能,让水质及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钟潜学说。

全省率先治理黑臭水体 宿州成为"全国示范"

目前,龙河已经完成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所有工程,实现了水清岸绿的目标,即将进行最后的竣工验收。同时该市运粮河已完成了截污和清淤,并通过省住建厅和生态环境厅"初见成效"验收,正在进行生态修复和河岸修复,即将像龙河一样实现"美丽转身",为宿州百姓带来更多惊喜。

记者从宿州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2016年9月,宿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黑臭水体治理。2018年7月,宿州市委、市政府专题印发《宿州市主城区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全面铺开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已完成12个黑臭水体清淤、截污、岸线整治等工程,正在进行生态修复、小区雨污分流及独立排水户改造、雨污水管网病害修复等十大工程建设,落实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排查、定期水质检测等十大任务,并推动排污许可证制度、管网建设及质量监管、污水管网长效运维管理等十大机制建设。

宿州市城市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对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宿州市采用了"中医+西医"疗法,一方面秉承中医理念实行系统疗法,一方面运用西医技术采取靶向治疗,让黑臭水体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目前,宿州市在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的基础上,正在实施"科学运维、水景观提升、水生态系统构建、水动力建设、夜景亮化、公园建设、智慧河道"等七大工程,打造黑臭水体治理升级版,让百姓身边的河流更清、更美。

2020年全省设区市建成区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对于宿州等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的经验,省住建厅城建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我省各地市在黑臭水体治理中,都探索出不少好的模式和经验。"比如宿州采用的PPP模式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他说,黑臭水体是影响百姓生活的城市病之一,我省除黄山外的15个市的建成区,共有231条黑臭水体。截至今年9月,已完成治理189条,消除比例为81.8%。"我们现在也在对各地组织验收,预计到2019年底,这个比例将达到90%。到2020年底前,设区的市建成区将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并建立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让这些市民身边的河流"长制久清"。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记者 项磊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