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用品 > 浮漂

《黑白钓鱼岛》一一第三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浮漂钓友圈2023-09-23 12:37:35A+A-

近代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图强后,就确立了“大日本”的发展战略,围绕建立起“海陆双元”帝国,从此上至天皇下到平民,都抱着狂热的赌徒心态,一步步滑向侵略的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击碎了日本的扩张美梦,但由于战后对军国主义战争罪行的清算极不彻底,一俟日本经济复苏国力增强,伴随着“大日本”梦又死灰复燃。

一、鬼子,鬼子

印象里国人将日本人由倭寇改称为鬼子,应当是在清代以后并延续至今,民间传说较多的是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大臣李鸿章出使日本,面对日方出上联挑衅,学富五车的李大宰相,挥笔写出下联从容应对,赢得满堂一片喝彩。从那以后,国人根据下联中的“魑魅魍魉”四个字,改称日本人为鬼子。

我不能确定这一说法准不准确,但我更喜欢把日本人叫做鬼子,除了打小养成的从众习惯外,还有一层现实的原因,就是二战后日本人为继承更多的侵略遗产,表现出的圆滑、隐忍、狡诈、功利的行为品性,真正是鬼精鬼精的很。

二战中输的干干净净的日本,战后领土主权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以及其他需要由同盟国认可的次要岛屿(摘自《波茨坦公告》)。但日本历届政府在谋求次要岛屿的划设与归属上,游走于大国之间纵横捭阖,处心积虑违背公告精神,只为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这一点表现在二战后最初几年里,日本走马灯般连续换了多任首相,但每位首相即使看人脸色行事,也“前赴后继”表达对领土划界的强烈诉求。

《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日本领土

1947年7月26日,担任首相刚刚满月的片山哲,就让外相芦田均以备忘录形式,向以美国为代表的盟国方面递交文件,提出在确定战后日本领土范围时,对那些次要方向的岛屿归属,应充分考虑和尊重日本本土与这些岛屿间的历史、人文、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联性。

备忘录被直接驳回。

用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的话讲:“这简直是在打战胜国的脸。”

片山哲的不明事理,直接后果是卷铺盖走人。这时的日本,在美国人的眼里,是一个令人生厌的战败国,根本不允许有任何讨价还价的资格。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由于杜鲁门政府顽固奉行对华敌视政策,新中国开始实行“一边倒”外交战略。1950年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1950年6月25日,远东朝鲜战争突然爆发。

1950年9月15日,美军实施仁川登陆,全面介入朝鲜战争。

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东北亚接二连三发生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事件,在美国同红色中国及苏联的矛盾不断激化的情形下,反而让日本有了哄抬身价渔翁得利的机会。

这一时期坐在日本首相位置上的是职业外交官出身、被誉为铁腕的自由党吉田茂,他洞察美国对东北亚共产主义威胁扩散的忌惮,把同美国建立同盟关系和顺势争取琉球及小笠原群岛归还,作为本届政府对美政策的主要抓手,从此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也不分公开还是私下,吉田茂内阁利用各种场合和机会,反复宣称建立美日同盟的重要性,蓄意淡化日本战败国的身份,进而松动美方对琉球和小笠原群岛的管控。

吉田茂

1951年初,美英等国对日本和平条约谈判在即,瞅准时机的吉田茂首相,斗胆向美国国务卿顾问杜勒斯建议,将目前由美国托管的一些岛屿尽快还给日本,或保留日本对这些岛屿的主权,必要时也可由美日共同行使管理权力。

这哪里还有半点战败国的影子?简直是赤裸裸的讨要索取。

但此一时彼一时了,因为东西方冷战的加剧,以及亚洲红色中国的崛起,使吉田茂有了同主子坐地论价的本钱。

极端反共的杜勒斯坦率的告诉吉田茂,如果早个两、三年谈及这些问题,日本将面临十分苛刻的条件,但是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想缔结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条约,而是考虑给日本友邦同盟待遇并缔结相关的和约。

艾森豪威尔和杜勒斯

从寄人篱下低眉顺眼的战败国,到化敌为友实现联盟邦交的转变,也就五、六年的时间,这个过程快的有点出人意料。作为当事人的吉田茂,喜悦之情一时难以言表,紧紧攥着杜勒斯的手就差跪了下来,一遍遍弯着老腰鞠躬致谢杜勒斯没把日本看作战败者,设身处地考虑了日本民众的情绪和感受,给予了平等的对待。

杜勒斯因此成为战后日本人最喜欢的美国佬之一。

1951年2月,杜勒斯向日本方面递交了拟定的《对日和平条约》(草案),草案中阐述了美方对战后日本领土的处理意见。

这一举动难不成预先征求日方对和平条约草案的意见?

当然不是。

美国主子的这一举动,只是想单方面告诉日本:你看看吧,条约基本就这么着了。

鉴于条约中没有满足日方直接收回琉球的目的,从来善于玩弄诡计的日本政府,开始在领土概念表述上做起了文章,恳请美方将条约草案中琉球群岛修改为南西诸岛。

日本炮制的所谓“南西诸岛”

明明叫了上千年的琉球群岛,日本为什么一定要改个新名字叫南西诸岛呢?这看似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的做法,反映出的是吉田茂的精明狡诈和深谋远虑,即通过新的命名,一来淡化历史上琉球群岛是被日本强行侵略占领的事实,二来模糊西南方向本国领土的范围,为在可能的情况下攫取更大利益提供操弄空间。

果不其然,当上世纪七十年代美方决定归还琉球群岛时,日方开始恣意解读南西诸岛含义,坚持钓鱼岛也是南西诸岛的一部分,公然挑起中日钓鱼岛主权争端。

这是后话。

1951年9月8日,美英对日媾和的《旧金山对日和约》签订,出于安抚拉拢日本的需要,和约中明确日本对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保留所谓“剩余主权”。

《旧金山对日和约》签订

“剩余主权”?

这又是新发明的一个词,被美英当局单方面解读为凡是保持“剩余主权”的岛屿,一俟时机成熟时可以回归到所属国家的行政管辖之下。

换句话说,也就是一旦美英当局认为时候到了,就可以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归还”给日本政府履行管辖权。

1954年12月,民主党鸠山一郎接替吉田茂出任日本首相。这可是一位不太讨美国人喜欢的首相。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早在1946年,鸠山一郎就高票当选首相,在裕仁天皇位于皇宫举行完庄严的“首相亲任式”后,雄心勃勃走马上任的鸠山,却被美英占领军当局发出的一纸整肃令剥夺了公职,起因是二战期间鸠山曾经撰文,歌颂过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日本天皇位皇宫组织的“首相亲任式”

尴尬得一米的鸠山,黯然拱手让出首相宝座。

这一等就是八年。

整整迟了八年才又东山再起的鸠山,其本人对美英当局还是颇有微词的,又适逢这时的日本经济开始复苏,加之占领军统治时代也已宣告结束,自感有了底气的鸠山一郎,上台伊始就积极拓展自主外交的空间。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八成是有意),鸠山一郎经常撇开“太上皇”的美国,同其冷战的主要对手苏联打得火热,双方先后在北方四岛领土、渔业资源划分、日本战俘遣返等问题上达成共识,1956年10月签订了《苏日共同宣言》,并着手缔结《苏日和平条约》。

《苏日共同宣言》签订

同中国的交往也同步展开,采取了首选民间路线的策略。为扩大双方民间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日本政府提供了比较宽松的外部环境,尤其在中方提出“政治三原则”和“贸易三原则”后,日方都采取了支持与协作的态度,使双方关系迈进了半官方半民间的新阶段。

对鸠山内阁的出格举动和醉翁之意,老谋深算的美国当局当然心知肚明,只是在没有到彻底翻脸的份上时,为拢住这个“顽皮”的小兄弟,美方不得不正视日方的诉求,调整在琉球等问题上的政策。为此,艾森豪威尔总统先后在多个场合主动发声,重申日本对琉球群岛拥有“剩余主权”。

脚踏两只船的鸠山一郎,要的就是两边下注、两头获利。

1964年11月,少言寡语却工于心计的自民党佐藤荣作出任首相,第二年初就急吼吼的访问了琉球,面对民众和媒体强硬表态:“只要冲绳(琉球,下同)复归的愿望未实现,日本的战后状态就没有结束。”这是二战后日本首相首次踏上琉球,这样的表态完全是找上门去叫板美国主子。

佐藤荣作

1968年底,美国情报部门获悉佐藤首相在一次内部高层讨论会上强调:“除非早日将冲绳归还给日本,否则可能会对美日关系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战后的日本甘于做美国的小兄弟,每当受到委屈时关上门说些气话重话没什么,只是这件事的吊诡在于,佐藤明明知道日本高层是被美国人渗透的,也知道亲美分子会把他的讲话告诉美方,却依然毫无顾忌的说了这番“狠话”,并在事后获知美国人知晓后,佐藤本人却像没事佬一样,对泄密一事不闻不问,颇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要知道,日本国内保密制度历来非常严格,但凡发生丁点泄密问题,都会当成国家事件来查处,绝不会轻易了之。因此,结论只有一个:佐藤故意为之。

日本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故意为之中,不停向美方传导志在必得琉球的信息。

1969年7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了著名的“关岛演说”,强调为尽快从焦头烂额且无胜算的越战中脱身,美方主张在亚洲实行“收缩战略”,缩小管辖区域和范围。

尼克松发表“关岛演说”

早已等得不耐烦的日本,立即主动同美方展开琉球复归谈判。仅仅不到半年时间,佐藤就在年底同尼克松的会谈后发表了公告,强调把冲绳的施政权归还给日本,实现冲绳地位正常化的时刻已经来临。而鹰派的尼克松本人,不仅完全同意佐藤的观点,还进一步补充说明,冲绳在归还给日本后,仍然纳入《日美安保条约》中。

至此,日本可谓是一举两得双重实惠,不仅把琉球拿了回来,而且继续让美国佬当保镖,不得不说这笔买卖也忒实惠了点。

我们重新梳理一下战后日本收归琉球的过程,可以看到,从琉球被美军占领实行战略托管,到日本玩弄心眼改头换面提出南西诸岛概念,再到把握国际局势获得“剩余主权”,运用打对手牌迫使美国承认“归还”琉球,最终于1971年正式签订“归还”协定,日本对美国的反制可谓步步进逼“切香肠”,心思缜密,眼光精准,手段十分老道,特别是设定的中苏外部因素,同其国内政局互动影响,双向施压逼迫美方步步退让与就范,直至达成收回琉球的目的,实现了本国利益的最大化。

反套儿时看的抗日电影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小鬼子大大的狡猾!

国内抗日狗血剧

想想这些年,充斥国内荧屏的一幕幕抗日狗血剧,一群群疯疯癫癫搔首弄姿的男女戏子,一个个涂脂抹粉不男不女的郎情妾意,一天天酒绿灯红醉生梦死之际,再拿起一件件穿越时空威力巨大的雷人武器,不厌其烦的演绎着一幕幕痛打鬼子的神话故事,却很有市场还取得很不错的收视率,不仅为同胞的“健忘”备感焦急,更是哀叹当下国人中脑残者不在少数。中华民族那一段饱经摧残磨难的血泪史,咋会有那么多后人任性淡忘和意淫美化呢?

忘记过去可意味着背叛啊!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