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退一尺鱼退深潭 找个深潭去钓鱼
昨天说过水退一尺鱼退深潭,今日就近专门去找了深潭,怎想昨日的那个老大爷、也是同样的想法和思路、已经提前到此江段最深的范围处占了最好的钓位。(这老大爷是单位退休的、钓了二十多年鱼,上班时下班一有空就去作钓,如今退休了闲不住就回老家天天钓鱼)
这不打紧这一岸边没一号位、不是还有二号位、三号位吗?往上游第一个深潭,尽管水没那么深、但也是鱼群非常活跃的地方
浅水区下来中间有遮挡物、水在此向两边分流,中间刚好形成双回旋
有很久没到这种水情的地方作战了,
水深3(水进深潭处中间)~1米(出潭至桦尖处)
今天作战既不打深也不打浅,只打深浅的中间!
原因气候问题(作战时多云、气温35℃、气压1000hPa)
还有观察到水底频频冒气泡、只有深浅的中间(即2米左右)没有频频冒泡。
今开双竿4.8+3.0+0.4+4号伊势尼,
6.3+3.0+0.4+5号伊势尼。
既然有双回旋窝、那就一旋架一竿,不管鱼群习惯在那个回旋窝都可以打。
考虑到水深、流水和气候影响改变平时起竿手法、不管长顿短顿、只要有顿口即抓
旋窝式的水情、线组往往会随水而动,那就要调得更钝方可稳得住浮漂,可稳定的浮漂即便松开铅座、鱼吃饵的力度反应到浮漂时也是迟顿的,所以看出有顿口就要抓口、不抓没下口,除非是鱼咬半天都咬不动又硬又粘的饵(鱼触碰到饵后、饵料不是被鱼吃掉就是被水冲涮掉、这饵指的是常用的粉饵)
果然、开饵前先用牛B麦粒试水,约1分半钟、一个轻顿,起飞、大石鲮一尾!
前面说过看上一竿和下一竿的间隔时间,其实说白了就是要找出鱼群找到饵、把饵吃到嘴里的时间,按这个时间和水的流速来定出饵料的状态和入水后的留底时间,而后才开出具有针对性的饵料!
这就为什么我每天开的饵料状态都不一样,因为水情、鱼情都不一样了。
除开饵外,这个时间也可以看出鱼情吃口的规律、利用好这个规律去调漂,找出最佳的上鱼漂相(个人最习惯的上鱼漂相)
开饵:螺鲤3+速攻(谷麦香)+原塘颗粒粉+拉丝粉 4:4:1:1 料水比1:0.8
钓位、竿线组浮漂钩饵、全都成功对标!
好不容易赚来点娱乐时间、既然都对上标了、那就多打几竿呗!
漂亮吧?
昨天的抄网、回家后忘记凉干,今想拿出来多晒晒太阳,你来这里捣乱吗?
最后鱼获:护里没有鱼获!
总结:实战是构筑所有理论的基础!
把江河湖库沟塘海各钓一遍,春夏秋冬各钓一天,7×4=28
就算你天天爆护,你也得钓足28天日鱼,才能把江河湖库沟塘海春夏秋冬的实战实情说出来,不然你的理论从那里来呢?
且不说气候、水情、鱼情时时刻刻都在变化了。
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