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桥话画:倪瓒《渔庄秋霁图》秋水湖边一念天堂
名画鉴赏
《渔庄秋霁图》,纵96.1厘米,横46.1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是最能代表元代杰出画家倪瓒的简洁空灵山水风格的一件作品,是其50岁时寄居在朋友王云浦的渔庄上所画。倪瓒称得上是一位经营画面空间的天才,他最善于以虚空暗示无限的现实。
《渔庄秋霁图》画于1355年,此时倪瓒已经年过半百,描绘了江南渔村秋景及平远山水,画面构图简括之极,以独特简洁的三段式构图,分为上、中、下三段。上段为远景,描绘几片荒凉的浅丘和山峦,由左至右依次平缓地展开;中段为中景,以广阔的湖面为景,未着笔墨;下段为近景,一个小小的坡丘上面生长着几棵高高矮矮的树木,随意错落,枝疏叶朗,俏然而立。整幅画呈现出空灵、高远,不见飞鸟,不见帆影,更不见人迹的一片空旷孤寂之境。画中的景物不分远近,山石树木一律用干笔淡墨轻轻松松地皴擦,这是倪瓒在前人所创“披麻皴”的基础上独创的“折带皴”,形成了一种明净、疏朗的画面效果。这幅《渔庄秋霁图》保持了他在画作中的一贯作风,绘画雅致纯净,表现了一种孤寂与宁静,在画面中常常杳无人迹,空灵天真,平静恬淡。他的山水画有一种空灵的生命感,表达了自己的主观意志,拥有浓厚的抒情意味,此景是倪瓒个人品性清高孤傲的表现。
《渔庄秋霁图》中段上的自题诗:“江城风雨歇,笔研晚生凉。囊楮未埋没,悲歌何慨慷。秋山翠冉冉,湖水玉汪汪。珍重张高士,闲披对石床。”其书法秀逸俊美,无妩媚柔弱之嫌,严整有规矩,行气茂密,却不失淡雅自然宽舒之态,与诗的内容、画面的意境完美地融为一体。这些小楷长题,连接上下景物,构成了诗、书、画的完美结合。此题款为倪瓒晚年所书,他在绘完此画的18年后因为感怀往昔题写了这首诗,此时他已经72岁高龄。
在《渔庄秋霁图》中,倪瓒将简笔淡墨运用得出神入化,创造了空寂、荒寒的境界,在画史上再无来者,其惜墨如金,淡雅清逸,笔简意远,尝言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中国画极为讲究笔法,倪瓒用自创的“折带皴”来表现太湖一带的山石,如画远山坡石,用硬毫侧笔横擦,浓淡相错,颇有韵味。其画中之树也用枯笔,结体有力,树头枝丫用雀爪之笔型点划,带有书法意味。倪瓒平实简约的构图、剔透松灵的笔墨、幽淡荒寒的意境,对明以后的文人画家产生很大的影响。
倪瓒《渔庄秋霁图》
《渔庄秋霁图》是倪瓒画风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此画意境空阔萧索、古淡天高,并以工致的楷书题诗,风格萧散清逸,与诗画配合相得益彰,堪称中国文人画的巅峰之作。
画趣拾珍
元代知识分子绘画崇尚高逸脱俗,这与元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过元代文人所讲究的这种隐逸与五代那些隐居在深山大川中的隐士有很大差距,元代画家很少有像荆浩那样的真隐士,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身在市井,和俗世生活经常有扯不断的瓜葛,他们的隐逸也更重视在平常的景象中体会超尘出世的感受,不管是枯木秃石还是竹桥蓬舟,也要品出个孤傲的性情。而要说品性之孤高脱俗,元代画家中无人可与倪瓒匹敌,以至于才有下面的故事流传。
元大德五年(1301年)倪瓒生于无锡梅里诋陀村,祖父为本乡大地主,富甲一方。其父早丧,兄弟三人,同父异母的长兄倪昭奎是当时道教的上层人物。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既无劳役租税之苦,又无官场倾轧之累,反而有额外的生财之道。倪瓒从小得长兄抚养,生活极为舒适,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富公子生活。倪昭奎又为他请来同乡“真人”王仁辅为家庭教师。倪瓒受到这样的家庭影响和教育,没有染上纨绔子弟习气,对自身的学习修养抓得很紧,浸习于诗词文画之中,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生活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一生未仕。
也许与其祖辈中多出隐士有关,倪瓒生来就有一种闲适的禀赋,他无心于功名,不过问世事,成天以读书操琴,欣赏古玩为乐。在他家中筑有多处亭堂馆阁,其中清斛阁是一座三层的方塔建筑,内藏经、史、子、集、佛经、道籍千余卷,还陈列着古代的钟鼎铜器,历代书法名画以及名琴古玩,时间较远的有三国锺繇的《荐季直表》,较近的有宋代米芾的《海岳庵图》等,倪瓒对这些名作朝夕把玩,心摹手追,尤其对董源的《潇湘图》、李成的《茂林远岫图》、荆浩的《秋山图》,潜心临摹,揣摹其神韵气质。同时,他常外出游览,见到有价值的景和物随手描绘,他精细地观察自然界种种现象,认真写生。倪瓒一方面注意继承传统技法,博采各家所长,勤奋的学习,为他后来在绘画上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倪瓒首创了许多香茶的饮法,如“莲花茶”和“清泉白石茶”,因此名噪一时。宋朝宗室后裔赵行恕,慕名前来拜访,却在饮清泉白石茶时神色如常,引起倪瓒不悦,认为赵行恕居然品不出茶的好来,竟然就此与赵行恕绝交。倪瓒还是美食家,他编撰的食谱《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共收录约50种菜点、饮料的制作,反映了元代无锡一带的饮食风貌,在我国烹饪史上颇有影响。
倪瓒《渔庄秋霁图》局部
在家道败落前,风雅的清斛阁是他平常校读古籍,吟诗作画,邀友结社的地方。除精心研读典籍外,对佛道书籍也多有涉猎。阁中处处是兰桂竹菊,散发着清香的花草,而阁的四周幽篁如云,乔木成林,这就是他白号“云林生”的由来。
而大凡成功的画家,许多都有点怪癖。元代后期的大画家倪瓒,有洁癖是出了名的。倪瓒崇拜宋代的米芾,不仅在艺术上以他为榜样,更继承了米芾的洁癖。倪瓒每天洗头时要换水十几次,穿戴衣服时也得调整无数次;院里的桐树也得从树叶洗到树皮,全部光洁如新,长此以往,蓬勃如同朝阳的桐树竟死了几株;倪瓒命仆人从山里挑来泉水,只用前桶煮茶,他认为后桶的水已经被仆人的屁污染了,只能用来洗脚。据说有个仆人不信,有次在挑水途中将前后两只桶调换了位置,然后煮了茶给倪瓒喝。倪瓒喝了以后,气恼地将茶杯摔掉,命人将打水的佣人揍了一顿,然后赶出家门;一次,倪瓒留客住宿,因怕客人不洁,起夜好几次观察,终于听到一声咳嗽,这可不得了,一晚上睡不好。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让仆童展开地毯式搜寻痰迹,可怜仆童实在找不到,只好指着一片挂着晨露的梧桐叶说是痰迹。倪瓒马上命令仆童剪下那片梧桐叶,并扔到十里之外;倪瓒的“香厕”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用香木建了个空中楼阁,下面填土,中间铺满洁白的鹅毛,可怜的仆人在这个时候就必须随时移走秽物,不然倪瓒就不高兴了。
元泰定五年(1328年)长兄倪昭奎突然病故。继之,母亲邵氏和老师王仁辅相继去世,使倪瓒悲伤不己。他原来依靠其长兄享有的特权随之沦丧殆尽,这样一个性情雅洁的人物也要为俗事所奔累,变成了一般的儒户,家庭经济日渐窘困。元末农民起义,社会动荡,倪瓒感到再也无力支撑,于是他变卖田产,疏散财物,携家归隐泛舟五湖达20年之久。
元天历三年(1330年)到至正十一年(1351年)的20年内,是倪瓒绘画创作的成熟期。这时期,倪瓒广泛交际,友人多为和尚道士或诗人画家,他作的诗作多半也是和这类人酬唱之作,也写了很多参禅悟道的诗。他的至交张伯雨是有名的道士,倪瓒曾为其精心绘制了《梧竹秀石图》。另一位他所推祟的名画家黄公望亦是当时新道教——全真教中的名人,道学深邃,比他年长32岁。黄公望曾花10年时间替倪瓒画《江山胜揽图》,卷长二丈五尺余,是黄氏“浅绛山水”中的杰作之一,画卷题款为至正戊子年(1348年),那时倪瓒48岁。
此时,他开始信仰全真道教,养成了孤僻猖介的性格,加上他爱洁成癖,故世人称他为“倪迂”。他的超脱尘世逃避现实的思想也反映到了他的绘画上,作品呈现出苍凉古朴、静穆萧疏的意向。自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年)到他去世的20年里,他行踪飘泊无定,足迹遍及江阴、宜兴、常州、吴江、湖州、嘉兴、松江一带,以诗画自娱。他对太湖清幽秀丽的山光水色,细心观察,领会其特点,加以集中、提炼、概括,创造了新的构图形式,新的笔墨技法,因而逐步形成新的艺术风格。作品个性鲜明,笔墨奇峭简拔,近景一脉土坡,傍植树木三五株,茅屋草亭一两座,中间上方空白以示淼淼的湖波、明朗的天宇,远处谈淡的山脉,画面静谧恬淡,境界旷远,此种格调,前所未有。这一阶段,倪瓒创作了《松林亭子图》(1354)、《渔庆秋霁图》(1355)、《怪石丛篁图》(1360)、《汀树遥岑图》(1363)、《江上秋色图》(1368)、《虞山林壑图》(1371)等许多力作,给后来的明清绘画以巨大的影响。
倪瓒《渔庄秋霁图》局部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九月十八日,其妻蒋氏病死,倪瓒受到很大的打击。倪瓒的妻子蒋圆明(寂照),江阴人,是一位十分贤惠的女子,自从21岁嫁到无锡倪家之后,勤俭持家,孝敬尊长,家庭和睦,里人称颂。倪瓒变卖了家产后与妻子避居江阴东清河畔(今长泾习礼)。在隐居期间,尽管生活清贫,夫妇俩依然相伴相随,患难与共,共同生活了37年,生两男三女。妻子的亡故,对于倪瓒来说是最大的打击。翌年正月,他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作诗悼念。此后数年,倪瓒久久不能摆脱丧妻的哀痛。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清明,他又写下一首悼亡诗,对妻子可谓一往情深,任岁月流逝,他始终忘不了她。
倪瓒自妻子病逝后,在元末战乱中浪迹江南,四处飘泊,往来于太湖流域,有时寄居亲朋家中,有时住在寺庙,有时索性就以扁舟为家。即便如此,一些俗事还是不断找上门来,由于这位读书人当初变卖田产时没有完清租税手续,入明以后官府仍时时逼租,还曾经擒他入狱。即使沦落入狱,在吃饭的时候,倪瓒也要求狱卒把碗举到与眉毛同高,不然狱卒的唾沫会喷到饭里。狱卒大怒,竟要把他锁到马桶旁边。后来朋友将他救出。
朱元璋的明王朝建立后,江南渐渐安定下来,朱元障曾召倪瓒进京供职,他坚辞不赴,洪武五年(1372年)五月二十七日作《题彦真屋》诗云“只傍清水不染尘”,表示不愿做官,他在画上题诗书款只写甲子纪年,不用洪武组年。
当倪瓒回归乡里,老家无锡早已没有了他的安居之所,于是,便寄寓江阴长泾他的姻戚邹惟高家中。此时的倪瓒年老体衰,常常生病,正好离邹家不远有位年轻的乡村郎中夏颧,据说也是邹家的姻戚,倪瓒常去求医,一来二往,两人竟结下忘年之交,成为志趣相投的烟霞契友。夏颧的父亲在元朝曾经当过上海县主簿,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夏颧长大后没有像父亲那样去混迹官场,而是扎根在乡间,拜名医为师,走上了悬壶济世之路,对名利非常淡漠,只喜欢结交一些文人墨客。自从与倪瓒相识后,对他十分仰慕,见他体弱多病,为方便诊疗干脆把他接到自己家里,并专门为他盖了三间屋,让他住在里面安享晚年。倪瓒将其中一间命名为“澄怀堂”,含义是怀念江阴籍妻子蒋氏;另一间取名“停云轩”,意思是倪云林就在这里住下了;还有一间起了个“三近斋”的名字,这是指第三间屋靠近夏颧的书房。倪瓒住在夏颧那儿,平日里鼓琴弈棋,赋诗作画,相处甚欢。毕竟已是风烛残年,倪瓒的病情越来越沉重,尽管夏颧竭力医治,悉心照料,还是未见起色。这年十一月十一日,倪瓒去世,享年74岁。夏颧极其悲痛,为他操办了后事,将他安葬在习礼陈店桥北,后由其孙倪敬将他归葬无锡芙蓉山祖坟,倪瓒的苏州友人周南老为他写了墓志铭,而他的江阴朋友、著名诗人张端则撰写了《云林倪先生墓表》。
倪瓒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人们称颂他诗名与画名并重。他的诗同他的散文一样,清隽淡雅,不事雕琢。在隐居期间,倪瓒写下了广为传诵的《江南春》诗,勾勒出的是一幅“落花辞枝”的暮春景象,其笔触清丽婉约、柔美凄怆,整个诗篇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写出了倪瓒漂泊隐居期间的清贫生活和怅惘情绪。倪瓒还写下了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居竹轩》诗:“翠竹如云江水春,结茅依竹住江滨。阶前迸笋从侵径,雨后垂阴欲覆邻。映叶黄鹂还共语,傍人白鹤自能驯。遥知静者忘声色,满屋清风未觉贫。”在字里行间显露出来的心情平静超脱,通过笔下的翠竹、黄鹂、白鹤,把他居所的环境写得生机勃勃,活脱脱一个宁静淡泊的隐士。
倪瓒《渔庄秋霁图》局部
中国山水画隐逸精神是支撑其发展的脉络,并贯穿始终。倪瓒是中国山水画隐逸精神的典范,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文人的隐逸精神,把中国文人画推向了一个空前完美的地步,使中国山水画“以逸为高”的特点更加鲜明。千百年来,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名士,如达不能“兼济天下”,则贫而“独善其身”。这是时代给他们注定的两条路。元代社会所谓“八娼九儒十丐”的等级观念,进一步刺激着文人追求隐逸,表现高逸,在“独善其身”的道路上,他们必定要为自己营造出一个属于个人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希望从庄子的隐逸思想中寻求解脱,逐渐走向放逸与超脱,形成了元代文人高逸脱俗的精神状态,他们绘画个性更为鲜明。虽然元代统治者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但相对而言有着宽松的一面,即没有宋代的朋党之争,亦没有明清文字狱,这就使得文人没有走向极端激愤,他们从思想到行动都极为自由,他们的隐逸,是全身心的隐逸,是放弃了对国家和民族责任心的隐逸,这种“隐”是在现实中找不到个人价值和个人归宿的无奈之隐,内心自然是苦闷的。但他们隐逸山林,却得到林泉之乐,于自然山川的审美观照中融化自我,物我两忘。元代山水画的隐逸精神,正是这种无我之境的外化和体现。由于从思想到画作都追求“隐逸精神”,元代绘画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客观对象或整体局部的真实再现,而是侧重笔墨的趣味,用笔墨抒发情感,在这个过程中,画家的主观情绪、审美观念都得到充分表现。因此,在宋人看来,寒荒、萧疏、简淡等难以在绘画中表现的感觉,都在元代画家那里得到轻松的表现。尤其是以倪瓒为代表的山水画将隐逸精神推向了一个新的颠峰。
纵观倪瓒一生,他出身富贵,却隐居不仕。23岁之前的他悠然度日,全身心地沉浸在读书作画的乐趣中,养成了清高孤傲的性格,而后的家庭重担全部落在他一人肩上时,那种不耐烦应对繁杂琐碎家事的苦闷心情可想而知。最终选择的人生道路只有变卖家产,逃离世俗,过他心中所向往的泛舟太湖的自在生活。他的隐逸,是身心的回归大自然,是人生境界的一次超脱,他的大半生都与青山绿水为伴,沉静于大自然,身心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共鸣,悟得了自然山水的真性灵,将自然山水之美通过笔墨展现出来。而山水亦为他所抒怀,将心中的苦闷、孤寂、无奈,通过一勾一画之间,淋漓尽致的表现在山水画中,心中之情与纸上山水合二为一,他笔下的山水画早已不是两宋时期的写实再现,而是将个人情感、感知,借助笔墨来主观展现。因此他的山水画不是一种有意为之,而是一种无意为之,隐逸的心态,隐逸的人生,造就了其山水画的隐逸精神。他绘画中的隐逸精神和高逸画风不但与他个人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更与他一生的追求息息相关,倪瓒早期的山水画作品风格注重写实,其经历了人生的无数苦难,思想境界才逐渐成熟,明白了真正的艺术创作是要对自然之景有选择的再创作,只有借助有限的笔墨来表现无限丰富的自然内容和精神意蕴,才能达到高逸的境界。
倪瓒的绘画艺术是中国文人画史中的典范与巅峰,也是古代绘画史里的传奇人物之一。在“元四家”中,倪瓒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誉极高,民间并以“有无‘倪画’来分清浊”,明代著名书画家理论家董其昌更在评论元代四大家时以“倪黄”排序,其绘画实践和理论观点,对明清数百年画坛有很大影响,至今仍被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
倪瓒《渔庄秋霁图》局部
倪瓒将渴笔淡墨运用得出神入化,他运用它创造出的空寂、荒寒的境界在画史上再无来者。倪瓒笔下的树木往往并非佳木,石也非奇石,远处的山坡更是平淡无奇,然而在这些平常的事物之中,竟有几分缥缈的仙气。后世的画家学习倪瓒,成功者几乎寥寥无几。那些简简单单的构图和看似漫不经心的渴笔淡墨,只让后人留下“倪迂难学”的感叹!这种平淡自然的境界,又该如何追求呢?
名家小传
倪瓒(1301—1374年),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幻霞生、荆蛮民等,又署云林子或云林散人等,无锡(今属江苏)人,元代画家、诗人。擅画山水、竹石、枯木等,主张抒发画家的主观感情,表现作者“胸中逸气”,反对刻意的求工求似。画史将他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平远山水画派创始人。传世作品有《水竹居图》、《容膝斋图》、《渔庄秋霁图》、《幽涧寒松图》、《竹枝图》等。
文章来源于画家邱汉桥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