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饵料总是拉不成团,这三点原因没掌握好
目前钓友们的饵料类型还是主要以商品饵为主,快节奏的做钓需要我们每次拉饵都要有一个好的饵团状态
很多钓友在使用商品饵的时候都会有这个问题:饵料为什么拉不成团,入水就掉
不管是搭配饵还是商品饵来说,这种情况都存在,饵团的饱满程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影响鱼的吃口,如果说鱼不能很好的吃食,那么势必会在出口信号上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拉出大饵团呢?本文就来分享几个经验
第一点:
不管是搭配饵,还是单开饵,首先在开制饵料的时候要加入一定量的水比例,这个水比例在后期醒饵后将饵料收拢成团后会对拉出的饵团大小有一定的影响
不管是开制什么饵料,我们都要按照饵料包装袋上的建议水比进行添加,但是想差量在正负0.1左右,不宜加多也不宜加少
加多的话饵料过稀,拉不成团,饵料过干,也是同理,所以合适的水比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精准控制水比呢?
如果对开饵不是很熟练的,建议还是用量杯,量杯开饵不是新手的必备,而是对于水量的精准把握,很多钓友喜欢直接用手带水,如果把握量不准的话就会出现水比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严重时可直接影响拉饵效果
第二点:
醒饵时间的把控和控饵的频率问题
对于醒饵来说,就是为了将饵料和水比进行充分融合,如果没有让饵料和水进行充分融合那么就会出现饵料本身不出丝的情况
对于醒饵的时间来说,像现在的秋季来说,温度还很高,一般醒饵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就可以了
对于控饵来说包括两种:打揉饵料频率、做钓控饵频率
对于打揉饵料来说,只要不是错饵,那么我们打揉的频率就不要太高,一般围绕饵料盆打个七八下就可以,打揉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饵料内部的网状结构出现,以更好的做拉饵使用
对于做钓控饵来说:是指我们饵料在拉饵后为了恢复圆形状态而进行揉打,很多钓友在做钓时喜欢揉打饵料,这种过高频率的揉打会导致饵料内部的网状结构过于浓密,进而影响拉饵效果
例如蓝鲫:如果在做钓过程中经常揉打,在后期我们就会发现饵料拉出的饵团越来越少,越来越拉不好,不能有一个很好的饵团状态
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在做钓时过多的揉打导致饵料内部网状结构过于浓密,进而导致拉饵效果不佳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在做钓时将拉饵后所存留下来的痕迹进行简单翻面同时做1—2次揉打就可以,不要过多的去揉打饵料
第三点
拉饵的手法问题
目前钓友拉饵的手法也是各式各样,很多钓友为什么拉不成团,很大一方面是因为拉饵的手法存在问题,很多钓友喜欢将饵料整个压在鱼钩上,然后竖直拉饵,这种情况下鱼钩受到的阻力增大,在拉饵效果上非常差
对于正确的且常用的拉饵手法我们有:刮皮法、斜拉法
刮皮法:就是将饵料边缘压在鱼钩之上,我们竖直拉饵,使饵料从饵料边缘滑过,同时鱼钩在饵料在边缘刮饵料,这种拉饵手法一般来说拉出的饵团相对饱满
斜拉法:同理这种方法也是将饵料外边缘压在饵料之上,只是这个时候我们的手是拉着带着鱼钩的子呈现45度角的拉饵方式,一般来说,如果饵料还可以的话,这种斜拉法所拉出的饵团也是比较饱满的,而且个体比较适中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钓友们经常说的饵料拉不成团,入水就没的一些解决方法
其实这都是一些小的细节问题,只要钓友们在做钓时稍微多留意,这种情况都可以很好的解决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
钓友们如果有任何钓鱼方面不懂得问题,欢迎留言,我会一一作答,或者通过发帖的形式来和钓友们细谈
相关内容
-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课文朗读+知识要点+图文讲解+同步练习
-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逐字稿
- 好课精选|张艳芬、张学伟:《钓鱼》(语文S版四下)教学及评析
- 荒野大镖客救赎2怎么钓鱼,为什么我无论摇的多快,亚瑟总是那么慢,是有什么技巧还是我出bug了?
- 巧用诱饵钓鱼,野钓不迷茫,分享最新的野钓技巧!绝对适用哦!
- 奶爸突发奇想,用儿童零食自制钓鱼饵料,勇于实践值得学习
- 钓鱼饵料:香蕉+嫩玉米,钓草鱼狂杀
- 钓鱼饵料:香蕉+嫩玉米,钓草鱼狂杀
- 钓鱼饵料:香蕉+嫩玉米,钓草鱼狂杀
- 偷偷暗示你,钓饵中只要加“它”,大鱼一见就狂咬,不服都不行
- 偷偷暗示你,钓饵中只要加“它”,大鱼一见就狂咬,不服都不行
- 立夏后,往嫩玉米里面加两根香蕉,用这种自制饵对付草鱼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