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网红正在崛起
"从内容来看,孙火旺、邓刚和安森垚都是典型的小众博主,因为欣赏他们,需要一定的“门槛”,这些门槛包括但不限于幽默感、知识基础和着眼于日常之外的好奇心。
在某个偶然的时机,这三位博主“破圈”走红,成为非典型网红。时常有人说,世道变化快。这三位博主走红的经历像是某种暗喻,对不擅长追赶潮流的人来说,坚持自己的领域,有一天也能走出一条路来。
靠钓鱼“破圈”的男人
邓刚蹲在大坑口水库的岸边,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前一天傍晚,他就来到这个水库打窝(指为提高垂钓效率而向垂钓点投放鱼饵),用了20来斤螺蛳和三块菜籽饼。钓鱼经验丰富的人都知道,春天适合钓鲫鱼,夏天是草鱼、鳊鱼和翘嘴鱼,五月过后则更适合钓鲢鳙。想真正钓到几十斤以上的巨物,8月至11月的几率最大。
眼下五一刚过,绝对算不上是最适合的季节,邓刚仍想挑战一下。提鱼竿需要巨大的握力,邓刚戴了两双手套防滑,随后在鱼箱中放入大石块和水,因为鱼竿顶着箱子,有些鱼发力凶猛,会把箱子顶飞。
没多久,一条浑身黑灰色的鱼被网抄了起来。“我这真是杀鸡用牛刀啊。”邓刚对着视频镜头,拎着一条约5斤的奶青苦笑。现在这季节,鱼嘴开口没那么大,他特意用了小双钩,没想到第一杆这般不尽人意。
在第二杆钓上一条40斤左右的青鱼后,邓刚又补了约十勺窝子,继续耐心等待。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远处的浮漂缓慢动了一下。邓刚知道,这是黑漂了。黑漂俗称拉漂,是指垂钓过程中,鱼把鱼钩咬住,边游边吞食。小鱼的吃钩动作快,拉漂的动作有轻飘感。大鱼吃钩谨慎稳重,动作也较缓慢。
邓刚把鱼竿使劲向上一挑,鱼竿瞬间弯了下去,“快快快,快把我人抓了!”邓刚一边稳着鱼竿一边大喊,助理赶紧跑过来,抱住邓刚的上半身,防止他被鱼拉拽下水。
鱼一发力,邓刚就顺着它沿着半边溜,鱼不动了,他才往回拉。几个回合后,一条100来斤的巨青被钓了起来。几个围观的钓友们纷纷围上来,和抱着这条大鱼的邓刚合影。
混钓鱼圈的人都熟悉的邓刚,他是“钓王杯”创建以来年纪最轻的“钓王”。“钓王”真正破圈,却不在竞技垂钓比赛场,而是一则“钓哭鱼塘老板”的视频被其他人转发到了微博上。
当时,他花500元在一个付费鱼塘钓鱼。现在,越来越多垂钓爱好者会到这样的付费鱼塘垂钓,付一定的金额,走时能带走多少鱼全看自己本领。靠着打窝、全非铅等专业级别的一系列操作,邓刚在4小时里钓上来100多斤鱼,市值估计3000多元。
得知眼前这位中等身材的黝黑男人有一个叫“钓王”的名号时,鱼塘老板满脸委屈,念叨着“哎呀今儿个栽了”。
今年5月24日,该视频被搞笑幽默博主 @木希神君 搬运至微博,引发多个大V转发热议,迅速成为热门。
1971年,邓刚出生于湖北农村,父亲是钓鱼迷。由于在城里工作,父亲只挑钓鱼旺季回乡。邓刚5、6岁时就跟随父亲外出钓鱼,7、8岁能一个人出去垂钓,鹅毛做浮漂,高粱杆做鱼竿,再拿条蚯蚓做鱼饵,经常满载而归。
参加工作后,邓刚认识了国内第一代竞技钓鱼人侯成胜,跟他学起了新钓法。从1997年到2015年,全国所有类型的竞钓比赛冠军,邓刚拿了200多个。
邓刚在微博走红后,甚至还产生了一条 #中国钓鱼技术协会总教练是怎么钓鱼的# 话题词,阅读数超过1700万。不少网友发出感慨,别人是去钓鱼,而邓刚是去进货的。
作为竞钓运动员,配套的科学技术成了他的标签。邓刚钓鱼速度惊人,设备也齐全,有多种饵料,还有助理和专业的收鱼网,他熟悉每一种鱼的习性,一眼就知道鱼塘钓位和布线钓点,几小时就能钓上市值上千元的鱼。
无论钓不钓鱼,都会被他无可挑剔的技能所折服。很多网友看完视频后跃跃欲试,准备提前踏上钓鱼的“不归路”。上热门三天后,邓刚在微博网友的呼唤下开通微博,两周收获粉丝超100万,视频平均播放量均破50万。那条用螺蛳钓巨青的视频,播放量已经突破了360万。
借助粉丝的力量,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操作,邓刚在竞钓圈外也红了,被网友尊称为“80万空军(一条鱼没有钓到、空手回家的意思,钓鱼人对自己的自嘲)总教头”。网友热衷于看邓刚“扮猪吃老虎”,明明是技术大神,却装成普通玩家,鱼塘老板和围观群众惊诧的表情,是视频中最有笑点的部分。
早些年,钓鱼被认为是中年男性的专属爱好。南京有一列钓鱼专列地铁:每天早上,南京地铁高淳出站口,有超过500位钓鱼大爷们拿着钓鱼竿和水桶,匆匆涌向出口。出地铁后,大爷们再倒公交车到郊区钓鱼,最远的大爷甚至会到达安徽宣城水阳,被网友戏称为“跨省钓鱼”。
2021年邓刚的“破圈”,让许多人意识到钓鱼这件事,在特殊条件下,也能激起年轻人围观的乐趣。这些围观邓刚的年轻人不一定热爱钓鱼,甚至不一定知道钓鱼是怎么一回事。他们通过围观邓刚,更多地是从这位在岸边守着鱼竿自得其乐的先生身上,发现了一种他者体会到的乐趣。
每次垂钓视频的最后,邓刚都会把鱼放生或还给鱼塘老板。他更享受一个在岸上一个在水下的博弈,而且放了鱼,就等于给后面的钓友留下机会,这份快乐和惊喜便能传递下去。
在邓刚眼里,钓鱼是一件快乐的事,尤其是黑漂的瞬间,是多少钓鱼人梦寐以求的时刻, “我希望,我的视频让爱钓鱼或不爱钓鱼的人都快乐,而不是你看了也想去比赛。 ”
有一种搞笑,叫反讽
2021年2月17号,“我叫孙火旺”发布了一则主题为王家庄孙家庄的视频。里面的话语极其内涵,“你是孙家庄的,咋种王家庄的地?”、“我这种改村籍改过去的,有点水土不服”、“在王家庄种出的粮食,我再拿到孙家庄去吃”……随后,“我叫孙火旺”一夜爆火。在此之前,他的账号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微博上粉丝不过1000人。
如果一个人热爱军事和时政,如果TA有点愤青但也不会冒然发表激进言论,那大概率上,现在都知道“我叫孙火旺”这个账号。账号的主人,在中文网的各个视频平台上,更新着一系列以小镇青年“孙火旺”为主人公的视频账号。表面上拍“孙火旺”的经历,实际上,是用路人的视角解读一些社会现象。人物设定是一个小镇青年,身材瘦高,穿着土气,表情夸张,脑回路奇特。
主人公“孙火旺”经历过各式各样的奇葩事,而现实生活里的孙火旺,人生平平无奇。他出生在安徽,在山东上的大学,学的劳动与社会专业。2015年毕业后,因为专业太冷门,只能在当地找了一份保险公司培训讲师的工作。干了一年多觉得没意思,他离职南下,投奔好友,先后做过客服、文案策划和电商运营。
上大学时,孙火旺就喜欢读书看报,尤其喜爱军事和国际时政,偶尔自己也写写东西。2017年,他接触到了自媒体,便和好友开了一个账号,在今日头条、百家号上写些热点文。他觉得既能当个乐子,还能挣点稿费,挺好。
慢慢地,孙火旺发现,内容展示的渠道在飞速变化。从2017年下半年,随着各平台短视频的快速涌入,静态平面的“图文时代”对用户渐渐失去吸引力,会动更立体的“视频时代”逐渐来临。
看到别人拍的内容,孙火旺觉得自己也可以,甚至可以拍得更好。他意识到,人生的另一个出口,正在被缓慢打开。他跟同伴商量,组了个小团队,买下最便宜的一套设备,在小区的地下室开工了。
之后大半年,孙火旺一边上班一边做短视频。虽说是个民间手工小作坊,但哥俩拍的短视频逐渐有了收益。本来孙火旺就感觉上班束缚太多,自己也不太适应职场的氛围。这么一来,他彻底没心思上班了,干脆辞职,全职做短视频。
兄弟俩在绍兴王坛镇新联村租了房子,做过美食类节目,翻拍过旧段子,也做过儿童向的内容。最终,这些账号都变成了不太好看的数字——寥寥无几的粉丝数和少得可怜的点赞量。
2018年年底,孙火旺想做一些真正能表达自己观点的东西。经过一年的反复探讨,“我叫孙火旺”正式上线。大众时代,互联网像个大型的舆论修罗场,稍不注意就容易被口诛笔伐。他决定,把视频内容定位为反讽,轻松幽默又带着点隐晦,更容易被观众接受,分寸也更好把握。
某天,他和父亲正在看电视,新闻里说,一个入了外国籍的明星发表了不当言论。看完新闻,父亲愤愤不平,说,外国籍咋了,你在中国赚钱,还说自己国家不好?父亲提议,让孙火旺去拍一个视频,讽刺一下。于是,便有了被微博上疯狂转发的“孙家庄王家庄”的视频。
孙火旺在微博陆续发布《公知了猴》、《公摊》等视频后,370多万粉丝涌了过来。那些带着隐晦反讽的内容,和网络爆梗频频戳中网友的爽点,有人留言称,懂的自然懂。
对内容的把控,令孙火旺早有预感,这个账号一定能做起来。但在微博走红后,一系列的连锁变化都超出他的预估,成了一个意外惊喜。
微博的容纳性极高,在内容创作上可以不断尝新。而且,微博的社交属性强,每个账号不是独立的,能互相转发评论,粉丝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参与讨论和互动。
在粉丝看来,孙火旺的视频话题千奇百怪,无奇不有,评论金句频出,许多人甚至是被这种“阴阳怪气”的娱乐精神吸引来的。孙火旺的粉丝,既有还在上学的在校生,也有混迹于各大论坛贴吧的注水大神,还有上了年纪的叔叔阿姨。
各种声音都能在各类人群中合理流动。这对一个视频创作者而言,是莫大的安全感。
给严肃知识裹上娱乐的皮
同样的安全感,也给到了科普博主安森垚。之前,他感叹有些内容辛苦做出来,却不让发布,自己的创作热情遭受巨大摧残。自从拥有了微博账号@安森垚asu,他试着发各种涵盖各个领域的科普内容,有的和热点巧妙结合,有的则是怒怼营销号,直至今日,这些内容为他招来的更多是关注者和赞赏。
让营销号狂欢的三星堆到底是啥?什么是杂交水稻?曹县到底有多牛?日本到底有没有首都?这些奇怪的知识点既琐碎又毫无关联,都出现在了一个名为“安森垚”的短视频账号上。
网友在惊叹,为什么一个年轻人会有这么丰富的知识储备?他学什么的?又是做什么工作的?
安森垚是95后。作为“斜杠青年”,他的其中一个身份是《中国国家地理》媒体中心的编导。另一个身份,则是一名科学科普短视频博主。
上小学之前,安森垚就表现出对地理的浓厚兴趣。因为妈妈是路痴,完全分不清东南西北,“有一回我姥姥和妈妈去海南旅游,火车会经过河南和湖南,然而我妈以为湖南的下一站是河南。”于是,母亲买了一张地图贴在家中墙上,让两三岁的安森垚学着认地方。
看地图的时候,安森垚的脑子里不断冒出疑惑,“为什么这个国家这么大?而另外一些国家那么小?”“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不同地区的山或海,对当地人有什么影响?”
因自学能力强,安森垚小学只上了四年就跳级进了初中。19岁,他从北京化工大学设计专业毕业,又去了日本修读古建筑专业硕士。
地理的无穷魅力始终牵引着他。回国后,安森垚想去一些没太多人关注的地方,比如走一走丝绸之路,去感受小语种的魅力和独特的中亚历史文化风情,做一些文化考察,拍一拍纪录片。谁曾想,疫情来袭,困在家中闲来无事,安森垚只能靠刷短视频解闷。
在安森垚看来,短视频从早期的娱乐化,变成了如今大部分人信息获取的渠道,就像电视有影视娱乐频道,也有教育科技频道。可他发现,一些科普类博主都在拍过时的知识,继而演变成一场营销号带节奏的狂欢。
“有种使命感吧,不想宝贵的东西被草台班子占领了。”安森垚决定,要拍“给大家讲清楚、讲全面”的科普视频。
2020年11月19日,他的一条视频被@帝吧官微 搬运到微博,这条辟谣“汉语80%来自日语”的视频受到了很多微博网友的喜爱,视频播放超过90万。安森垚关于历史科学的讲述,给当下焦虑内卷的时代,注入一股充满知识魅力的清流,在微博获得了巨大的传播和关注。
最初,他在其他短视频平台做科普,那里男女老少都有,而且知识面偏薄弱,可以做很多内容。但时间长了,安森垚也发现,舆论环境过于下沉并非好事,“有些人就是对知识没有渴望,也不觉得它们有价值。”
直到来到微博,那是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为安森垚带来了许多跨圈的粉丝。他们是一群20到40岁的人,对新领域新知识还有获取欲望。还有人年岁渐长,失去年轻红利后,更渴望通过知识武装自己。
“我呢,恰好懂一点基础知识,也懂一点传播,那就通过娱乐的方式,让大家在嘻嘻哈哈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安森垚认为,比起一本正经的专业学者,自己的视频也许让一部分人懂了上学时怎么都没学明白的知识点。
前两天,一个五六十岁的女士给安森垚发私信,说把他的视频转到唱歌跳舞的阿姨群里了。很多中学生给他留言说,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上放了他制作的视频。而那堂课可能是历史,也可能是地理、生物或物理。也有很多中小学的老师来到评论区,询问安森垚能否授权他们在课堂上播放他的视频。
无差别地传播有价值的信息,这让安森垚真正感受到了做一个科普博主的快乐。他相信,传播知识并不能让一个平庸的孩子成为天才,但可以让一些本是天才的孩子不被埋没。
不同于唱歌跳舞搞笑的博主,邓刚、孙火旺和安森垚的粉丝黏性更高。因为欣赏他们,需要一定的“门槛”,这些门槛包括但不限于幽默感、知识基础和着眼于日常之外的好奇心。人们需要这些看似无用的“冷知识”,给庸常生活一点刺激。
在内容多元的微博世界,并不只有已经走红的网络红人代表了网友的喜好。只要内容优质,再垂直再小众,也能以自己的方式找到更多观众。
对于邓刚、孙火旺和安森垚这样的非典型网红而言,跨圈的粉丝、增长的收入和深厚的公众影响力,是他们在各自领域里勤恳耕作获得的奖赏。但未来,他们定会去往更辽远的空间。
相关内容
- 泰宁:轿车翻落水中!正在湖边垂钓的他,一个箭步飞冲下水...|满意在三明
- 钓鱼钓到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岳阳市和湘阴县两级警方正在核查榜一大哥刷20万获得女主播青睐,潇洒3夜被拉黑,怒晒其床照
- 钓鱼钓到一级保护动物江豚?岳阳市和湘阴县两级警方正在核查榜一大哥刷20万获得女主播青睐,潇洒3夜被拉黑,怒晒其床照
- 又有人用泥鳅钓鱼被抓了,还是网红作案,泥鳅钓鱼危害到底有多大?
- 又有人用泥鳅钓鱼被抓了,还是网红作案,泥鳅钓鱼危害到底有多大?
- 22岁网红触电身亡,母亲索赔121万赵露思X感抹胸连衣短裙,尽显完美身材,大长美腿太抢眼了
- 被封杀的5大网红,第1位恶心至极,最后1位“风里雨里哪都等你”
- 被封杀的5大网红,第1位恶心至极,最后1位“风里雨里哪都等你”
- 致命“直播”:一场“网红”梦的陨灭
- 痴迷的钓鱼人!广东一河道成天然黑坑,无数钓鱼人慕名而来
- 烧烤,民宿,垂钓!宿州网红打卡地火爆来袭!
- 新消费观察|“户外”搜索量3年翻6.6倍,过去一年诞生6个新百亿市场“冰清玉洁”四胞胎,逐渐活成反义词,一家出国留学,一家当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