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钓鱼新闻

对“飞语古今”先生《清朝第一大文字狱: 幕后黑手刘罗锅 》一文的批评

钓鱼新闻钓友圈2023-06-19 23:02:31A+A-

对“飞语古今”先生《清朝第一大文字狱:

幕后黑手刘罗锅 》一文的批评

我终身奉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灵魂:

在我的博客《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什么》一文中,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

为了一切事物不断创新要批判一切,并不断进行自我批判。

批判了有关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的错误观点,其中包括列宁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或“实事求是”等的表述。

指出这些认识,仅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思想方法,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

因此我在网上发表了1200多篇博客,除了阐述我的理论思想体系的300——400篇文章外,大都是对网上各类资产阶级错误思想文论的批判。

共有700——800篇,都是批判文论,撮录成集,我取名《百家博客批判》,可以有数十集。

我这里发表 对“飞语古今”先生《清朝第一大文字狱:幕后黑手刘罗锅 》一文的评论,实为“瀚海文丛觅珍稀”!

虽然“飞语古今”先生此文,也是炒冷饭:

我们看2014年05月16日 《凤凰、江苏》综合整理:《 震惊全国的满清第一大文字狱 “一柱楼诗狱”》一文中,所提到的“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一般学政皆挂钦差大臣衔,见附文有关内容)。

“飞语古今”先生在满清第一大文字狱 “一柱楼诗狱”的复杂案件中,能够沙里觅金,淘出此案的幕后黑手刘墉的重大历史罪恶,而加以讨伐,这是值得嘉许的。

但 “飞语古今”先生和 《凤凰、江苏》对此案的综合整理者一样,都不能对科学认识这一案件的政治斗争性质是设么?

一、“清朝第一大文字狱”政治斗争性质

要怎样看待以乾隆为首的清王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集团,发起“清朝第一大文字狱”,是什么性质的政治斗争?

就必须运用笔者参加全面系统建设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工程研究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发现的千包种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新发现的万千种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加以总结出的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体系中,十大理论思想系统中的第三大思想系统:

即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学说的内涵中,阐述的一大规律:

任何国家民族的阶级社会发展阶段,始终存在四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参见我有专文论述四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有关内涵)。

而且这四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任何国家民族的社会主导阶级(也就是统治阶级)能否很好处理这四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是这个国家民族能否稳定发展和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因素。

用这样的指导思想来分析认识,以乾隆为首的清王朝封建专制主义统治集团,发起“清朝第一大文字狱”,是什么性质的政治斗争?

“清朝第一大文字狱”,不是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社会第一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

以乾隆为首的清王朝封建统治阶级集团,打击镇压“反清”思想的矛头,主要指向封建统治阶级的部分官僚和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没有指向农民阶级和普通平民百姓。

“清朝第一大文字狱”,正是以乾隆为首的清王朝封建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第二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

但从主要是打击镇压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反清”思想来说,又具有第三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即不同民族的社会主导阶级间的矛盾斗争的性质。

“清朝第一大文字狱”,正是两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交织在一起的政治斗争。

凡是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都是十分血腥残酷的。

“清朝第一大文字狱”,虽是打击镇压“反清”思想,是思想文化范围的斗争,

以乾隆为首的清王朝封建统治阶级集团,采取了血腥屠杀,实施大量残杀无辜、已死者还要开棺戮尸,牵连镇压家属和家族甚至亲朋好友等,真是惨无人道!

二、清王朝为什么要推行文字狱

1、 我有博客论述“中国早期资本主义为什么不能发展”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在应该发展商品经济,以促进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时, 总是被处在周边社会经济落后民族包围侵害和破坏。

西方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手工商业的商品经济发展时期,正是我国两宋时期,就遭到北方落后的游牧民族辽、金的长期侵害和破坏;到蒙古骑兵横扫欧亚时,中华大地社会经济更遭受100多年的残酷破坏。

经过明王朝的恢复发展,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发展后,又遭受明王朝末期腐朽统治造成的三大部类阶级矛盾斗争交织进行的摧残。

特别是清军入主中原后,由满州奴隶制的王公贵族转换为新兴地主阶级为夺取政权进行的屠杀破坏,代替了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中国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被斩断。

2、我有博客论述过弱势的清军能够统一中国的根本原因;

汉族地主阶级,在明王朝末期腐朽统治造成的三大部类阶级矛盾斗争交织进行中,汉族地主阶级的精英部分被残杀消灭殆尽,已不能组成强固的阶级集团来争夺政权;

农民起义军,被明、清两大军事集团攻灭,也·无力争夺政权;

统一政权只能由满州奴隶制的王公贵族转换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军事集团夺取。

3、清初的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阶级矛盾斗争

国内第一大部类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即因农民大起义消灭了许多地主阶级而调整了生产关系,农民反对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斗争趋于缓和;

在反击沙俄侵略和平定西北判乱取的重大胜利,使第三大部类阶级矛盾斗争也缓和;

只有统治集团核心领导层,即所谓“九王夺嫡”,皇族高层为争夺最高权力的矛盾斗争,经过尖锐激烈残酷斗争,到乾隆时趋于缓和。

4、乾隆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在满州奴隶制的王公贵族转换为新兴地主阶级,和汉族地主阶级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尖锐激烈起来,

主要反映在满州奴隶制的王公贵族转换为新兴地主阶级,镇压汉族地主阶级中的“反清复明”思想都争中。

于是乾隆时期推行了几次大规模屠杀和镇压汉族官僚和地主阶级的文字狱。

这种斗争,本来是属于清王朝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斗争,但却十分血腥残暴,牵连打击面很广,被无辜屠杀和镇压的人很多。

使整个国家形成思想文字恐怖网。

社会成为文化地狱。

是对中华文化思想的严重破坏。

文字狱造成的最恶劣的后裹:

从乾隆中后期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100多年间,除了官修《四库全书》外,文化上几乎没有作为。

而思想学术界出现“万马齐喑”的黑暗局面。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精英全都投入“小学”的文字学研究和考据学(朴学)与制艺学(应付升官发财的科举考试)。

附文一:

《凤凰、江苏》综合整理:《 震惊全国的满清第一大文字狱 “一柱楼诗狱”》

栟茶历史悠久,向有文化传统。清朝乾隆四十三年九月壬寅,江宁布政使陶易﹑东台县知县涂跃龙﹑扬州府知府谢启昆,同被逮捕查办。十月乙亥,已革江宁布政使陶易意存徇纵,论斩。辛巳,以杨魁于控告逆词不别轻重﹑办理过当,下部议处。看到此,您不禁会问,到底是什么事,惹得乾隆帝大发雷霆呢?原来,“是岁,《一柱楼诗》狱成,文字之狱加烈”。同年十一月癸丑,乾隆帝派遣钦差率大批官兵闯入南黄海之滨的栟茶镇,没收已故举人徐述夔家产,述夔及子怀祖遭剖棺戮尸之罪,其孙食田﹑食书及列名校对《一柱楼诗》之人议斩。这便是震惊朝野的清代“四大文字狱”之一——一柱楼诗案。

徐述夔(1703—1763),字赓雅,栟茶镇(原属东台)人。生于清初,栟茶镇反清志士缪景先等聚立忠义堂揭竿抗清的壮举,给了他很深的影响。乾隆三年(1738),他和沈德潜等一起参加乡试,中了举人。其时他在《君使臣以礼》的答卷中,宣扬民本思想,有“礼者,君所自尽者也”之句,被礼部查觉,以“有违碍之处”罚停他续考进士资格。  

对徐述夔来说,朝廷这一摒斥,使他“反清复明”思想发酵而成愤懑之情。他在自家院内(原址为栟茶启秀小学)建了一座读书楼,“中以一柱支之,众梁分架其上,楼梯筑于楼外”,取名“一柱楼”。楼名何意?有说是以一柱楼孤兀突傲之形,寓不与清朝统治者为伍的骨气,有说是以“一柱”与“易朱”的谐音寄托反清复明的志向。总之,隐含对清廷的“大不敬”。一柱楼建成后,徐述夔经常邀集一些志趣相投之士来此诗文唱和。他所写诗篇,后合编为《一柱楼诗集》六卷,与他交谊甚笃的沈德潜,还特地为《一柱楼诗集》作了序文。  

该诗集中,后人解读的反清名句比比皆是。《咏紫牡丹》诗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咏鹤立鸡群》诗有“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咏鼠啮衣》诗有“毁我衣冠真恨事,捣除巢穴在明朝”;《咏宣德杯》诗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谐“胡”音)儿搁半边”;《曝书》诗有“清风不识字,胡乃乱翻书”等等。当时虽未刊刻印行,却已争相传抄,不胫而走。徐死后,其子徐怀祖和学生徐首发、沈成濯整理刻印了《一柱楼诗集》,传布更广。  

乾隆三十三年(1768),泰州分县,栟茶场改属新建的东台县。徐怀祖负责捐资建孔庙,栟南蔡家楼大户蔡嘉树拒绝捐资。不久,蔡嘉树之子在太后大丧期间违制剃发,徐怀祖借机向县衙告发,蔡家被重罚纹银500两。蔡徐两家由此结怨。乾隆四十二年(1777)七月,徐怀祖病逝,蔡嘉树向徐家提出赎回埋有祖坟的长朴屋庄田的要求,徐怀祖长子徐食书不允。两家重开争讼。是年,正值清廷发布禁书令,查缴“违碍书籍”。蔡家便以徐述夔所著《一柱楼诗集》有反清内容为由屡向县衙、府衙控告徐家。开始,东台县和江宁府官员均未予重视,简单地断以“明系挟嫌倾陷”,轻判徐氏拨给蔡家坟田十亩而图结案。谁知蔡嘉树反将徐家连同东台县和江宁府的官员一并越级告发到扬州府,直至联合徐氏仇友童志璘拦轿呈控钦差大臣、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  

乾隆四十三年(1778)九月,刘墉为此专奏乾隆。乾隆据奏认为徐述夔诗文有“反清复明”之意,“大逆不道,至此已极”,遂亲查原委,亲审渎职官员,传旨各省彻查徐述夔及其著作,并下达镇压手令。朝廷特派乾清门侍卫阿弥达驰驿前往栟茶场,会同江苏巡抚杨魁亲监督办。除将徐述夔满门抄斩外,还严惩办案不力官员和株连者。江宁府藩司衙门幕僚陆琰因将此案视为寻常,“系有消弭重案”从大逆罪斩;藩司陶易亦从大逆罪斩(后死于狱中);扬州知府谢启昆因办此案延宕半月,被革职查办,发配新疆充军;东台知县涂跃龙因查究不力,亦被革职查办,杖一百,徒刑二年;为徐述夔《和陶诗》作跋的毛澄被流放三千里之外;就连一向为乾隆帝宠爱的大学者、原礼部侍郎加尚书衔的沈德潜,虽然病故时曾被御赐过祭葬碑文,但由于生前写过《徐述夔传》并为《一柱楼诗集》作序,称颂过徐述夔“品行文章皆可法”,也照样被“革其职、夺其谥、扑其碑、毁其祠、碎其尸”。乾隆在查办该案时杀气腾腾地说:“务使犬吠狼嗥,根株尽绝!”   

徐述夔一生著作很多。据清廷诏修《四库全书》所开列的“禁书总目”,“应毁徐述夔悖妄书目”就有《一柱楼编年诗》《一柱楼和陶诗》《一柱楼小题诗》《学庸讲义》《栟茶场志》《想诒琐笔》《未刻古文》《未刻论语摘要》《未刻诗余》《未刻蘧堂杂记》《诗文》《五色石传奇》12种。民国以后发现的徐述夔著述还有《周易释义》《竹楼诗钞序》《野菊三十律》《未刻徐氏宗谱序》《雷祖画像赞》5种及绘画《洗马图》等。徐述夔诗文集幸存的尚有刊刻于乾隆初年的《五色石传奇》(今藏于大连图书馆),又有日本明治十八年邻堂铅印服部诚一的评点本;另有《八洞天》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徐述夔虽被戮尸枭首示众,然却名垂后世,光彩照人。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徐述夔案始得平反昭雪。戏剧界名流遂将其搬上舞台。令人声泪俱下的京剧《一柱楼》曾久演不衰。在栟茶镇,人们曾建祠立碑,以示纪念。民国初,一柱楼曾整修一新,南通张謇亲书“古一柱楼”。可惜此楼后来毁于战火。文革前,仅有一柱楼门首的那对赤色竹叶斑纹贝页岩石鼓存于如东县文化馆。

附文

清朝第一大文字狱:幕后黑手刘罗锅 此博文包含图片此博文包含视频 (2018-06-18 22:43:34)转载▼

标签: 刘罗锅 文字狱 乾隆 冤案 一柱楼诗狱 分类: 飞语古今

大家好,欢迎来到《飞语古今》,我是燕飞。

今天给大家讲的,是当时震惊全国的满清第一大文字狱 :“一柱楼诗狱”案。

这起震惊全国的冤案,幕后最大的推手,说出来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他就是大家很熟悉的 “刘罗锅”,刘墉。

清朝第一大文字狱:幕后黑手刘罗锅

一直以来,各类评书以及民间传说,都把刘墉塑造成非常高大上的形象,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更是极度美化他,说他诙谐幽默、清正廉明、为国家鞠躬尽瘁。这属于戏说历史,娱乐娱乐,当然也是可以的。但历史上真实的刘罗锅,与这些影视作品的形象,完全是两回事。

比如,在“一柱楼诗狱”这个案件里,刘墉完全是一付丑恶、凶残的嘴脸。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满清第一大文字狱,就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的人惨死。

那这个“一柱楼诗狱”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柱楼诗》是一部诗集的名称,它的作者叫徐述夔,江苏栟茶镇人。徐述夔的诗词水平很高,一生写了无数佳作。当时的礼部尚书沈德潜,不仅很欣赏他,还给《一柱楼诗》作序。礼部尚书是主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清代为从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宣传部长兼外交部长、教育部长、文化部长。

这礼部尚书沈德潜,还是乾隆特别恩宠的诗坛泰斗。乾隆我们都知道,本身也喜欢写诗,而且觉得自己的诗写得不错。能被他视为诗坛泰斗的人,那肯定不一般。很显然,沈德潜与徐述夔两人,社会地位悬殊相当大,沈德潜为徐述夔的诗集作序,完全是出于欣赏他的才情,喜欢他的诗。

沈德潜不仅为诗集作序,还专门撰文说徐述夔“人与文章皆可为法”。就是说他的诗和他的为人,都值得大家学习。有这样一个诗坛泰斗兼政府高官的欣赏,徐述夔的诗词影响力很大,很多人都以有他的诗集为雅事。放在今天,怎么着也是个知名畅销书作家啊。

但是,万万没想到,这样一个备受大家尊重和欣赏的诗人,在他死后很多年,他留下的这部诗集,居然给他的后人,以及故友,带来了灭顶之灾,包括给他作序的那位礼部尚书,也未能幸免。

按理说,人都死了,怎么还会招惹祸事呢?

祸事来的时候,不仅徐述夔早就去世了,连他的儿子也去世一年多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徐家有一户邻居姓蔡,这蔡家之前曾以2400两的价格,卖了一块土地给徐家,这块土地里埋着蔡家的祖先,所以他家一直想赎回去。

这原本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是,蔡家的当家人蔡嘉树却觉得,徐述夔父子俩已经不在了,现在徐述夔的两个孙儿年纪轻轻的,又没有势力依靠,所以他不想以原价赎回,只肯出960两银子。

比原价少了这么多,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徐氏兄弟坚决不同意。这一下,蔡嘉树恼羞成怒,威胁这兄弟俩,你爷爷徐述夔的诗集里,有很多大逆不道的言论,你们如果不把土地卖给我,我就去衙门告你们。

蔡嘉树这一招,其实是想用文字狱来威胁徐家。真的是丧尽天良,非常歹毒。

可能有朋友不知道文字狱的厉害,前面几期我曾讲过,这里再讲一下。

从商鞅变法推行愚民政策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控制思想和言论方面,都非常的冷酷,残暴。特别是满清作为蛮族入主中原,更加的敏感,尤其到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文字狱的惩罚力度空前残暴。

许多文字狱案,根本就是捕风捉影的冤案,却有很多无辜的人被牵连。按清律,主犯凌迟处死,三代内父、子、兄弟、叔伯兄弟,以及年满16岁以上男子全部斩首,不满16岁的男童,阉割后罚为奴,母、妻、妾、姐、妹、不论长幼通通罚为奴或官妓,外戚师生朋友也逃不了干系,就是死了也要挖出来鞭尸。

显然,蔡嘉树是想把徐家往死路上整。

但徐氏兄弟还是太年轻了,不知道文字狱的厉害。两人觉得,祖父的诗集那可是礼部尚书作的序,天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他的诗集,如果有问题,早就被揭发了,于是就没搭理蔡嘉树。这哥俩根本不知道,他们惹下了怎样的滔天大祸。

那蔡嘉树本来只是想威胁一下,把土地弄到手。没想到,这两小子一点都不怕。好,那老子就真的去告发你们。

徐述夔的两个孙儿,听说蔡嘉树真要告他们,就商量了一下,你不是要告吗?那干脆我自己把诗集送到官府去,反正祖父的诗集,根本不可能有啥问题。这样做,也显得我们很主动,问心无愧。

于是他们就把祖父的诗集,全部呈缴东台县衙。

东台县令涂跃龙认为,蔡嘉树向徐氏赎田的理由,是田里有蔡家的祖坟,于是就让徐家把十亩坟田划给蔡嘉树,以此来结案。应该说,这位涂县令的处理,是比较合情合理的,很显然,他是想尽快平息争端。因为一旦兴起文字狱,那可不是说着玩的,不知多少人头会掉地……

按理说,没出银子没费力气,白白得到十亩地,祖坟也要回来了,蔡家该消停了吧。但是,蔡嘉树诉讼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这区区十亩地。他不依不饶的,向更上一级政府,江宁藩司衙门呈控,他不仅告了徐家,还告了东台县县令,说涂县令受了徐家贿赂,断案不公。

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蔡嘉树其实是因为赎田不成,就诬陷对方,进行要挟。江宁藩司衙门有个师爷非常厉害,他一眼就识破了蔡嘉树的别有用心。江宁藩司衙门听从了师爷的意见,最终判决:此事“明系挟嫌报复,依律应予反坐”。于是就把蔡嘉树发往扬州府,关进了监狱。

这桩案子到这里,是以徐家胜出告一段落。无论是那位县令,还是江宁藩司,都主持了公道,按当时的法律,判得也还算合理。

这两位官员哪里会想到,两个月后,他们竟然因为秉公审理,而惹来了杀身之祸。

话说蔡嘉树家里有位管家,叫童志璘,原籍泰州,是军人的后代,早年曾想入泰州学,结果徐述夔说他出身军家子,就是说他是军人的后代,不配入泰州学,童志璘对此怀恨多年。而现在,报仇的机会终于到了。他听说江苏学政刘墉,正在金坛办理关于考试的事情,就赶去把案子呈给了刘墉。

这一下,一起原本非常明显的诬告案,在刘墉刘罗锅的手里,发生了惊天逆转,最终成为清朝第一大文字狱案。

为啥会出现这么大的逆转呢?这里首先介绍一下相关的背景:

先说一下刘墉。刘墉,祖籍安徽砀山,出生于一个名门望族家庭,其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廷高官。父亲刘统勋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以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可以说,刘墉是个典型的官二代。

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因为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这是他步入仕途的起点。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十月,刘墉的父亲因为办理军务失宜被下狱,刘墉也受牵连被惩治。后来父子得到宽释,刘墉被降为翰林院编修。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起,刘墉被外放为地方官,此后20余年,主要在地方为政,先后担任过安徽学政、江苏学政、太原知府和江宁知府等官职。

也就是说,二十多年间,刘墉都是地方上的五品小官。他不甘心,一直在寻找往上爬的机会。

为了让乾隆高兴,刘墉甚至自己出钱,把乾隆写的诗刊刻出来,在江苏省发行,他还建议皇上,把刊刻的诗在全国推行。乾隆喜欢写诗,作品非常多,但水平确实不怎样。

如果读过刘墉的诗,你就知道,刘墉这完全是在拍马屁,他明明知道皇帝的诗根本不值得推行。乾隆帝呢,当然很高兴,但也不至于就此提拔他。此刻的刘墉,最需要的就是政绩!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

童志璘跑来找他,诬告徐述夔的《一柱楼诗》是反动刊物。

刘墉为啥觉得机会来了呢?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要交代下。当时,乾隆为了控制思想言论,在全国大搞文字狱。但文字狱实在是牵连太多,太过残酷,很多地方官员出于稳定地方的考虑,一般都喜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愿意干伤天害理的事。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县令以及藩司,就是出于这样的心理,不愿意把徐述夔的诗集定为反动刊物。

乾隆对这样的现象非常不满,他准备抓一个典型,杀鸡给猴看。刘墉毕竟出生官宦世家,又在仕途上起起伏伏几十年,政治嗅觉非常敏锐。当童志璘跑来找他,呈上徐述夔《一柱楼诗》案时,刘墉立马意识到,这真是刚想睡觉,就有人递来一个枕头。

老大要加强思想言论的控制,我得表态啊,我得紧跟啊。

这不仅是政治觉悟的问题,也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最关键的是,满清是蛮族入主中原,对汉人本来就不信任,处处提防着汉人。要想取得皇帝的信任,眼下这桩案子,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于是,刘墉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边督促两江总督和巡抚大人严察,一边亲自向乾隆上奏。

据清朝的《清实录》记载,乾隆上谕云:“徐述夔所作逆词,若非刘墉据实陈奏,几至漏网”。乾隆说,如果不是刘墉据实陈奏,徐述夔就成了漏网之鱼了。这个《清实录》大家现在都可以去查,乾隆原话就是这样说的。很明显,如果不是刘墉,就没有这起文字狱案。

那么,刘墉是怎样据实陈奏的呢?他是怎样把徐述夔的《一柱楼诗》,说成是反动刊物呢?由于时间关系,就不一一讲了,这里举个例吧,比如徐述夔诗集里,有这样一句诗:

“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本来是写飞鸟振翅高飞,寓意徐述夔想早日金榜题名的心愿。

明朝的“朝”,在这里念“zhāo”;而后一句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但刘墉却向皇帝报告:这个“朝”是念“cháo”,“明朝期振翮”,就是要恢复、复辟明朝的江山;“一举去清都”,去,就是去掉,干掉,意思就是要把清朝除掉!

乾隆帝看了刘墉的报告后,杀气腾腾地下旨:

“务使犬吠狼嗥,根株尽绝!”就是赶尽杀绝。

接下来,那真的就是人间地狱一般了:

徐家年满十六岁以上男丁,全部砍头,十六岁以下男丁,阉割为奴,所有的女眷,全部贬为官奴。徐家的亲朋好友也广受牵连,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杀头的杀头……连早已过世的徐怀祖父子,也未能幸免,官府刨坟挖尸,还把他们的头颅,割下来示众!

此案牵连的人实在太多了,凡涉及到一柱楼诗的,一个不漏地抄家。

官员中受到牵连的,有两江总督高晋、署两江总督萨载、江苏巡抚杨魁,江宁藩司陶易,扬州知府谢启昆,东台知县涂跃龙。——《清实录》。

连已经去世的礼部尚书沈德潜,也因为给《一柱楼诗》作序,被从棺材里挖出来鞭尸!

原本很小的一个案子,不幸撞上了乾隆的政治需要,以及刘墉的政治图谋,一下子就剧情逆转,黑白颠倒,最终发酵为清朝第一大文字狱案!

而幕后最大的推手刘墉,则成了最大的获利者,案发之前,他只是一个五品小官,而案发之后,他就一路高升,先升为管财政的户部右侍郎,没过多久,又升为管人事的吏部右侍郎。

一下子就从五品地方官,升为了二品京官,而且全部是掌握实权的部门。从此,刘墉仕途通达,一直做到体仁阁大学士,正一品,和宰相差不多。由于他的书法以浓墨著称,因此被人称为“浓墨宰相”。可以说,徐述夔《一柱楼诗》案,是刘墉人生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

纵观整个事件,有几点,实在是令人感叹。

从徐家来说,当然是非常无辜的。最后落得这样悲惨的下场,要说起来,倒是应了那句话: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一旦得罪了小人,小人会一直纠缠不止,而且,他们的报复心很强烈,会想方设法置你于死地。这也是很多人惹祸的原因之一,只不过经常被人忽视。

无论是蔡嘉树,还是那个管家童志璘,都是典型的小人。为了一点私怨,或者一点私利,不惜把徐家那么多口人,送上了断头台,真的是丧尽天良,禽兽不如啊。

而反过来说徐家,无论是徐述夔,还是他的那两个孙儿,最不幸的,就是得罪了小人。

对于小人,千万不要跟他纠缠。徐述夔的两个孙儿,显然见事不敏,当蔡嘉树提出,用那么低的价格来赎土地时,他们就应该意识到,这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去搞定对方,那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了结此事,甚至吃点亏也无妨。显然这兄弟俩实在是太年轻了,缺乏社会经验。

当然我这样说,确实有点苛求这哥俩了,毕竟他们是最无辜的。

最后我想说下刘墉。

说实话,我对刘墉有着很复杂的感情。我在跟着老师练书法,刘墉的一些书法作品,我也曾临摹过。对他的才情,我是非常欣赏的。但是,在“一柱楼诗” 狱案中,他居然是幕后最大的黑手,这令人非常的不齿。在我看来,他比蔡嘉树、童志璘更加的卑劣,更加的没有人性。

文字狱的后果,他不是不知道,但他最终却选择了吃人血馒头,用徐家无数口人的鲜血,来染红自己的官帽,那种政客的冷酷无情,自私冷漠,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不过话说回来,刘墉原本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恶人,他在地方做官时,对百姓也还不错。他之所以干出那样伤天害理的事,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他自身的原因,面对政治上的诱惑,他不能坚持儒家之道,放弃了仁义道德。

第二是制度的原因,在一个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变成坏人。

而那个制度的代表,就是乾隆。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我们的很多影视作品,比如什么《康熙大帝》啊、《乾隆王朝》啊,这些帝王戏,打着历史正剧的名义,却完全不顾历史的真相。皇帝们,一个个变成为了国家呕心沥血的伟人,所有的坏事都是下面的人干的,最后出来主持公道的,都是皇帝。然后臣民们三呼万岁,御用文人们一起歌颂吾皇英明。

事实上呢?那些坏事的根源,其实正是出自上面。

比如,就拿这桩文字狱来说,追根溯源,如果不是乾隆大搞文字狱,也就不会有类似的血案、冤案。根据相关文献记载,乾隆之前其实是读过徐述夔诗集的,之前他怎么不说是反动刊物呢?

而且,他自己汉学水平也是非常高的,本身也在写诗。徐述夔那句“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 难道他不知道是写飞鸟振翅高飞吗?

那他为啥会相信刘墉的胡说八道呢?

是出于政治需要 !

他明知道徐家是无辜的,却还大肆杀戮。为了在政治上形成恐怖的气氛,不惜让无数人人头落地,无数家庭家破人亡。我们前面几期讲过法家的法术势,这起“一柱楼诗狱”案,就是统治者法术势并用的一个典型。这是历史的一部分,但这些真相却往往被掩盖,被忽略了。为啥会被掩盖呢?你懂的!

世界著名学者李约瑟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世界最强的国家,但为什么近300年的时间,就落后到这种地步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作一下简单的横向比较就知道了。

在一柱楼诗狱案发生的16年前,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就已经写下了《社会契约论》,这本书又叫《民约论》,明确提出主权在民的思想,是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石。从此,西方走向了现代文明。

清朝第一大文字狱:幕后黑手刘罗锅

而这个时候乾隆在干啥呢?在关起门来大搞文字狱,控制思想,草菅人命。如果卢梭是清朝人,这样一个公然提出主权在民的人,乾隆会怎样对付他呢?这就不用说了,算是留给大家思考吧。

谢谢大家,如果喜欢《飞语古今》的话,记得订阅和关注哦!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直接搜索“飞语古今”就可以~

我是燕飞,一个试图从迷雾中寻找真相的年轻人!

分享: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