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馆传承人李志顺:我不是生意人,我是手艺人
“小口尖底瓶,陪你读河南”系列报道之三十九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李素莉 文 郭双景 摄影
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为了弘扬仰韶文化,提升河南人的文化自信,增强“老家河南”的文化自豪感,大河报特别推出“小口尖底瓶,陪你读河南”系列报道,并且特邀河南企业家——仰韶文化推荐官畅谈小口尖底瓶与酒文化,为中原文化赋能,为中原文化添彩。
本期嘉宾:李志顺
李志顺,来自厨师之乡长垣,是百年老店二合馆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垣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中原技能大师、河南省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2021河南非遗年度人物。同时,他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河南专家、全国餐饮业国家一级评委、世界厨师联合会国际评委。经过多年的苦心学习,他把国宴菜带到了河南,让千千万万河南人不出河南就品尝到了国宴菜和经典豫菜。
“我不是生意人,我是个手艺人”
“我天生就是干厨师的命。”李志顺来自长垣厨师世家,二合馆自光绪时就已声名大噪,家族的耳濡目染,再加上长垣尚厨的良好氛围,让他从小就痴迷于厨艺。
1979年,15岁的他去了长垣县实验饭店学厨,宰鸡杀鱼、活煤铲煤渣、烧锅炉,别的学徒该干的,他一样没落下。
1988年,中原油田组建北京办事处,李志顺被派去筹建餐厅,在北京,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钓鱼台国宾馆首任总厨师长侯瑞轩大师,他果断辞去工作,成为这位厨艺大师的关门弟子,四年时间,苦心学习和钻研国宴菜。
2000年,带着把国宴菜奉献给千千万万家乡人民的美好愿望,李志顺回到河南,承包了安钢大厦二楼餐厅,一共三个房间,但很快,因精湛的技艺被食客所接受。2013年,他重新启用祖传招牌,百年老店二合馆在郑州经三路开业,2015年在郑州东区又开了一家店。同时李志顺大师工作室也正式对外招收弟子,在这里进行菜品研发和品鉴,每月举办传承技艺、坚守匠心的大讲堂,以师带徒的方法来带徒弟。
李志顺对弟子要求异常严格,没有五六年不让上灶,目前他的弟子有四十多名。
说起创业,李志顺坦率地告诉记者,他不是创业,而是传承。他尤其强调说,他不是生意人,而是手艺人。他不是老板,而是一名厨师。
“把厨业当事业,拿菜当命做”,这是他的师训,他不仅自己一直谨遵师训,同时也用这个来要求自己的四十多个徒弟。他用执着来评价自己,40多年一直在做菜,他说,就像庄子说得“通于一而万事毕”,他这一生就坚持做好厨艺这一件事。他说他只有两个地方能待住,一个厨房、一个书房,最长在厨房里待了一天一夜。“天底下最高兴的事是在厨房做菜。”他如是说。
老话说“春吃芽,夏吃瓜,秋吃果,冬吃根”,李志顺非常认同这一点,他说,二合馆早几年就取消了菜单,根据客户的需要配置适合他们身体健康和营养的菜。
“中国人讲究食疗,多吃时令蔬菜有益身体健康,所以饮食不仅要色香味俱全,还要精心搭配食材,保证人体能从中汲取需要的营养。”李志顺说。
“出省、出国业务交流都带仰韶酒”
“我是仰韶文化大使。”当话题转向酒频道时,李志顺直言不讳。
他回忆说,2019年11月23日,他到位于三门峡渑池的仰韶酒厂参观,并参加“仰韶文化大使”授牌仪式暨“士说仰韶”学术座谈会。另外,他也到位于郑州东区的仰韶酒业郑州营销中心参观交流过。
对小口尖底瓶,李志顺认为,小口尖底瓶是仰韶文化彩陶器的杰出代表,小口、尖底的独特造型使它在取水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因为史前农耕文明不像现在这样发达,粮食很珍贵,小口尖底瓶里装的酒是用粮食酿造的,所以用小口尖底这样独特的彩陶器来装酒。
“所有的文化都需要载体去传播,图案精美、工艺先进的小口尖底瓶就是仰韶文化的绝佳载体。”李志顺说。
2021年是仰韶文化发现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的重要时期,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布重要发现成果:在小口尖底瓶残留物中发现有谷物发酵酒。这一发现,证实了早在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运用粮食发酵酿酒的技术。
对此,李志顺评价说:“小口尖底瓶里有酒,证明中国史前有很好的文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先进的粮食酿酒技术,把中国造酒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几千年。”
对于小口尖底瓶用作仰韶彩陶坊日、月、星系列酒的瓶型,李志顺认为:“仰韶酒是家很有文化的企业,仰韶酒还创立了陶香型白酒,在酒圈独树一帜,彩陶坊太阳酒大大提升了河南酒的档次。”
“喝着浓而不烈,醇厚甘甜,最大的好处是喝酒不上头。”李志顺这样评价仰韶酒。他告诉记者:“出省和出国业务交流,都带仰韶,外地客商到我这儿来交流,都是拿的仰韶酒来招待。”
“豫酒和豫菜目前发展势头都不错”
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宴,酒和食向来密不可分。
李志顺告诉记者,中国饮食中的“饮”不是指饮料,而是指酒和茶。酒本身是厨师的一种调料,有很多菜肴用到黄酒、白酒,如酒烤鳗鱼,酒烤泥鳅、糟熘鸡仁、糟卤牛肉、火焰鲍鱼等。
“豫酒和豫菜在全国的江湖地位也极为相似。”李志顺说,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普遍小而散,缺乏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在全国叫得响的餐饮品牌和白酒品牌也为数不多。
李志顺大师工作室地方不大,却放了两排密密麻麻的书籍,记者发现,有一列全是研究饮食,另一列却比较杂,包括地方志和名人传记等。
“很多人都认为厨师没有文化,这是一种误解。”李志顺说,中国烹饪包含六个字:文化、科学、艺术,中国很多名著,里面讲的内容很多都和饮食有关,如 《吕氏春秋》讲伊尹的故事“治大国如烹小鲜”,《论语》乡党篇中讲到孔子的饮食原则“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还有《淮南子·天文训》《黄帝内经》的四气调神大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等所讲内容都和饮食有关。
“做菜讲究色香味俱全,尤其是你做出的每道菜要能让食客吃后有利于身体健康和养生。所以,不通农桑,不懂食材,不懂调料,不懂自然,不通医理,不懂艺术, 是做不好厨师的。”
李志顺认为,和餐饮一样,白酒同样需要掌握很多行业的科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才能酿造出有益人体身心健康的好酒。
他认为,仰韶酒业近几年在豫酒中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企业,也和仰韶酒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强科技研发是分不开的。“仰韶酒业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建光也是技术型人才,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河南白酒专家,对白酒事业也很执着,才有现在的成就。”
尽管豫菜和豫酒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李志顺认为,“已经看到希望了。”他告诉记者,目前,省委省政府很重视豫菜振兴和豫酒振兴,出台了很多扶持政策,另外河南的经济体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对豫菜和豫酒具有相当的拉动作用。目前,豫菜和豫酒涌现出了一些比较知名的品牌,营业额也有很大的提升。
“近几年很多豫菜企业都在厚积薄发,我们做技术培训的也把技术做好,带好徒弟,双向发力,共同推动豫菜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豫菜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李志顺说。他相信,豫酒有仰韶这样的龙头企业带动,坚持质量第一的经营理念,保证酒的品质,完善每一个工艺环节,相信豫酒很快会迎来快速发展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