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钓鱼新闻

春天饵料要加腥,但鱼类只有春天才喜欢吃腥吗?答案也许你想不到

钓鱼新闻钓友圈2023-09-17 07:41:55A+A-

初春时鱼类为了快速补充体力会摄入大量的动物蛋白,而动物蛋白普遍散发出的味道就是腥。所以严格意义讲鱼类春天喜爱的是动物类型蛋白,所以不管是虾、螺、鱼、红虫、蚯蚓都算在鱼类的觅食范畴内!之所以开场白要说这个看似众所周知的事情,是因为要引出本篇文章的主题:鱼类其实一年四季都喜欢吃腥!

鱼类只要活着就能一直生长,而最高效的食物就是动物蛋白!水中食物种类最多的并不是植物,而是动物!春腥、夏淡、秋香、冬浓指的并不是鱼类觅食习性,而是钓鱼人的垂钓思路!

鱼类只要活着就能一直生长,而最高效的食物就是动物蛋白!

大家平时去水产市场所买的鱼严格意义讲都是一龄鱼(一年)并且它们都算是鱼苗,原因是它们能活着就能不断的生长!因为它们没有被大气压迫害,只要食物充足身体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生长。而鱼类小时候会偏爱动物蛋白的原因也是因为身体在疯长时需要高效的动物蛋白来进行补充,随着鱼类不断的长大它们的食量增加后导致自然水域内很难找到大量的动物蛋白从而也就演变成只要有吃的就行!但这并不说明鱼类会改变基本食性,下面给大家说明:

(一)鱼类的记忆性:养殖鱼会对颗粒类型饵料更感兴趣,那是因为养殖期间喂食的都是颗粒饵料。所以颗粒饵料的味道会让鱼感觉自己仍然在养殖塘内从而毫无顾忌的去觅食,这也是为什么偷驴时候最好使用原塘颗粒的原因。那么自然界也是如此鱼类小时候在自然环境下觅食水中的小鱼、小虾、掉落的昆虫等腥饵,所以在长大后它们仍然会对这种类型的饵料感兴趣。之所以鱼类长大后出现偏口的现象,那都是因为某种食物更容易获得罢了!

(二)鱼类的生长所需:深水出大鱼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深水意味着水温更冷。鱼类想要获得足够的能量就会更偏向于动物蛋白的饵料,因此当我们垂钓深水时尽量还是使用腥味类型为好。螺鲤之所以被大家推崇不还是因为螺鲤中的螺肉所散发出的腥味,这不也证明鲤鱼等大型鱼会更喜欢吃腥吗?

(三)食物的高效性:相同重量下肉类一定比植物更抗饿!在自然水域内的食物永远都是所有水生动物们争夺的对象,这就导致每一个水生动物都希望获得更多更高效的食物。而动物蛋白的利用率要远远高于植物蛋白,因此所有水生动物都会对腥味饵料感兴趣!相信大家野钓中都钓过:黑鱼、桂鱼、甲鱼、翘嘴等肉食性鱼类吧!最夸张的我认为就是黑鱼,很多人认为黑鱼是因为捕食饵料附近的小鱼造成的!那您一定没用红虫、蚯蚓钓到过黑鱼吧!

小结:我们平时很少用腥味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大鱼不吃,而是小鱼更会对腥味感兴趣从而造成浮漂疯狂的“跳舞”!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小鱼更喜欢吃肉,而大鱼吃什么都可以!所以如果我们作钓水域内并无闹小鱼,我建议还是需要在饵料里添加一些腥味!

水中食物种类最多的并不是植物,而是动物!

不可能!水中我看到的是绵延不断的水草,怎么可能动物最多呢!是不是有钓友会这么惊呼呢?水草只能在水底扎根生长,但动物却可以在不同水层里生活!水给动物们提供了一个立体式的生存空间,这就导致动物们可以在同一个水底不同的水层和平共处!您说到底是动物多还是植物多呢?所以自然环境下鱼类大多数的食物并不是植物蛋白,而是动物蛋白!下面我来为大家说明:

(一)死亡的动物:水可以容纳的并不仅仅是在水中生存的鱼,还会容纳误入水中的陆生动物!更何况动物在水中死亡后并不会像空气中那样分解的很快,所以这给鱼类充足的时间来觅食!陆地上解决动物尸体的生物有:细菌、苍蝇和蚂蚁!而分解尸体的细菌大多都是耗氧菌,这就导致水中的尸体会持续更久!那这些尸体都去哪里呢?对,都被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吃掉了!

(二)掉落在水中的小昆虫:当风平浪静时很多的飞行昆虫都会误把水面上的倒影当成陆地,从而掉落在水中那么它们也就成为水生动物们的“免费午餐”。当狂风大作时许多陆生小虫也会被吹落到水中,从而也就成为水生动物的食物!

补充:我曾经见过一只蜻蜓撞到架杆上掉落到水中后被一个深深的旋涡吸入水中,我就突发灵感使用蚂蚱,蜻蜓挂钩上把铅皮、浮漂都卸掉从而让昆虫飘在水中从而钓获到一条四斤重的鲤鱼!而且夏天使用蚂蚱钓草鱼、鲤鱼都是有奇效哦!

(三)草履虫、水螅虫、水蚤(鱼虫):公园里池塘内的鱼似乎没有人喂食但它们仍然长得很健硕,大家有没有对此产生疑问呢?它们难道真的喝水就能活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它们也是需要觅食的而食物来源就是石头、树木等结构上生长在藻类中的各种小虫!而小虫的味道就是腥味,很多时候我们买来的绿藻粉末闻到的腥味几乎都是小虫的味道。

(四)水藻类腥味:这本应该属于植物范畴,但是水藻跟植物还是有明显的区别。水藻属于低等植物同时几乎都是多种藻类的混合体,从而也就会散发出腥臭的味道!对了,我们在水边闻见的鱼腥味大多都是藻类的味道,而非鱼本身散发的味道哦!所以我勉强把藻类放在动物的范畴,毕竟它们是给鱼类提供粮食的一部分!

补充:藻类是把双刃剑如果水中藻类处在平衡状态那么对水体的生态是百利而无一害,但如果水中藻类受到各种有机物的影响从而大量繁殖后会导致水中严重缺氧从而也就会影响鱼类的生存!这就说明许多生活排污口和工业排污口附近水藻都是非常茂盛的原因,大家也可以根据水藻的多少来判断鱼是否在附近觅食!如果覆盖厚厚的水藻同时有浓郁的腥臭味,建议大家还是换钓点吧!这垂钓环境也不好呀!

春腥、夏淡、秋香、冬浓指的并不是鱼类觅食习性,而是钓鱼人的垂钓思路!

最早应该是化老师(化绍新)提出来的八字真言,不知何时起钓鱼人把这八个字曲解为鱼类觅食的习性。很多人在作钓时都按照这八个字来去给鱼“做饭”可往往很多时候收获并不好,随后就会把原因归于饵料不对路或者鱼不开口!化老说:这锅我可不背!今天就跟大家着重说一下这八字真言吧!

(一)春腥:此时的腥指的并不是腥味而是动物蛋白,这点是本篇文章的核心我就不再重复表达了!大家翻看前文即可!

(二)夏淡:很多人都误以为指的是谷物类型,可实际上淡指的是不要吸引小鱼的注意力!夏天是小鱼最活跃的时期而小鱼会对味道大的饵料更感兴趣,所以化老才会提出夏天我们要把味道冲淡!但并不是说我们夏天非要使用谷物类型饵料,我们野钓时只需要利用谷物类型饵料冲淡腥香的味型即可!但本质味型还是腥香,只不过味道很淡罢了!

(三)秋香:很多人都把香跟浓混为一谈,这实数大错特错!香指的是我们如何激发出原先更醇厚的味道,并非单单指把味道加大!就好比肉炒菜永远比纯素炒菜香的原因,我们秋天只需要把原本的味道加大就可以,比如说我们可以添加一点螺鲤、藻无双等等腥味的饵料即可!

(四)冬浓:浓指的是大味型,不管你是香还是腥都需要大味型即可!原因除了可以刺激鱼开口外,高浓度的味型更利于在水中扩散。所以冬天作钓时我们加一些味道比较大的红虫小药即可,当然真到了寒冬腊月啥饵料都不如红虫好使!

补充:其实真正的红虫打成浆会非常臭,相信不会有多少人使用而且也不卫生。所以市面上大多红虫小药都是复合香型并非真正的红虫浓缩液,我们也没必要在意这个事情我们要的并非红虫液而是浓!

小结:通过上面所述我希望给大家传递一个概念:野钓还是需要腥香味会比较好!不管您是浓还是淡依旧逃不出腥香的范畴,这是野钓不争的事实!

总结:最近经常听到一些钓友给我反馈的黄金套餐:蓝鲫(香腥)+九一八(状态)+速攻(腥)的黄金搭配!可当我听完配方后我脑中只有一个念头:这配搭完不就是腥香味吗?何必呢?我们直接用蓝鲫腥香+速攻(腥)不好吗?这个黄金组合的背后相比没有那么简单吧,我不涉及到商业范畴故此点到为止!而且很多钓友钓不好的原因并非技术不行,而是我们没有对野生鱼习性有深入的了解罢了!

我也同时在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点到12点期间在西瓜视频直播间与大家现场分享作钓思路,让我们钓鱼之路上不在迷茫!座右铭:不讲鱼情的言论,都是无稽之谈!我是柯南小饵,一名热爱钓鱼的钓鱼人!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