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钓鱼新闻

来仙游,我“氧”你!

钓鱼新闻钓友圈2023-09-15 12:31:34A+A-

原标题:来仙游,我“氧”你!

▲ 垒峰岩寺,张艺典/摄影

激活“大生态+康养游”,引领绿色崛起

作者:陈镇洲

近期读了《莆田人大》第2期刊登的特约稿 《关于莆田旅游发展总体框架的若干思考》 ,感觉很有见地,感触很深。近年来,我国亚健康人群达70%之多,生态康养旅游已逐步成为旅游产业的新型模式。 西苑乡作为 全市旅游重点乡镇之一,如何积极融入莆田市旅游发展的总体框架内, 探索一条发展乡村生态康养旅游,推动乡村振兴之路意义重大。本文从分析康养旅游资源、现状和瓶颈入手,研究探讨实施生态康养名乡战略可行性对策。

01

资源分析:生态丰富,潜力巨大

木兰溪源,张力/摄影

西苑乡地处仙游县西北部山区, 隶属闽中戴云山脉,乡域面积334.3平方公里,林业面积39671亩, 占全县1/50。境内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 蕴藏资源丰富, 气候温润宜人, 有“ 高大上”“ 白富美” 之美誉,“ 高”:境内有闽中第一高峰石谷解;“大”:土地、林地面积是仙游县最大的乡镇;“ 上”:这里是莆田母亲河—— 木兰溪的发源地。“白”:乡域内水质清透洁净,水质监测均为二类以上;“富”:珍稀动植物比比皆是,历史底蕴深厚, 乡内的省重点项目抽水蓄能电站也是全县最大、纳税最稳定的工业企业;“ 美”:即气候宜人, 山地奇特,水清亮丽,古村景美,民风朴实,素有 “绿色金库” 之誉,“ 云雾之乡” 之称。资源优势主要体现“五大最”。

(一)夏季气候最“宜人”

▲ 麂翻跟头瀑布群,陈若平/摄影

区位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年日照总时数1815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02cal/cm ,年平均温度16.9℃,年降雨量在1800—2500mm之间,居莆田市之冠;海拔在200—1800米之间(大部分村庄都在海拔650米以上,有三分之一的村庄在海拔900米以上),夏季气温比县城低4—12℃(有七、八个行政村夏季无需空调和电风扇,夏天睡觉还需4斤以上的棉被,且全年都没有蚊子),有人以“林海风声六月寒”来形容,是莆田市最适合夏季避暑、森林浴和山地疗养的地方。夏季时期,福州、泉州等地来凤顶、凤山两个村租用民房度假达万人之多。

(二)山石地貌最“奇特”

▲ 仙水洋,张力/摄影

境内山石地貌资源丰富。“仙水洋”地貌名闻遐迩。溪床少见卵石和泥沙,经地质考察,初步确认为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系整块棕色的平坦石皮构成, 沿溪延伸近1公里,犹如天然之水上步行街,堪称闽中水域一大奇观,面积约18万平方米;“十八股头”山石奇特、山花艳丽,面积6.5平方公里,景点52个。山上遍布奇特的巨大石群,或立或卧,相挨似母子,互依如唇齿,形态万千、各呈奇状,石群奇峰突起,重叠遮拦,构成了三个宽大的石窟,高约两米,各可容纳几十人藏身,尤其是山上的一块巨石,高约四米, 顶部明显地遗有几处“拳打卧牛之地”,曾是唐朝时九座寺“五百僧众”练功的圣地和反清复明的红花会活动的营地,民间广泛流传着“贼营”的俗称,具备申报省级地质公园的立地条件;此外, 还有“ 石谷解”风景区,其主峰1803.3米,为莆田市最高峰,堪称闽中第一高峰;刺刀峡谷水流湍急、蜿蜒曲折;仙公洞、水帘洞可容纳百人。

▲ 石人头,张力/摄影

还有石人头、铁尖、九云寨等景点,不仅可以观赏奇石景观,富含丰富的负氧离子还可以达到保健的功效,最适合开发风光游览、名山朝觐、科学考察、登山探险等旅游项目。

(三)生态氧吧最“庞大”

桫椤,兰希元/摄影

境内天然阔叶林面积19.5万亩,木材蓄积量55.2 万立方米,是 全国绿化造林“百佳乡镇”之一,被列入“ 福建省省级生态示范乡”。境内古老柳杉(直径2—3米)、红豆杉、水银树等珍稀植物比比皆是,堪称“国宝”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桫椤为数不少。特别是位于柳园村的一棵树头口径1米、树高7.5米、树冠20 米的大椿树, 是极为罕见的宝树, 据说是闽中第一“ 椿王”, 更有人说是全省乃至全国的“ 椿王”;位于凤山村的兴化红豆杉王,有1000多年树龄,胸径有4.5米,树高20多米,冠幅19米,树干粗壮,枝叶繁茂,是迄今为止莆田市境内最大的一棵红豆杉。丰富的森林资源、繁茂的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氧气,富含负氧离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 天然氧吧”,加上森林内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小,林内光照弱, 紫外线辐射小, 空气湿度小, 使人精神愉悦,心理舒适,有“ 仙气飘飘、天然氧吧”之美誉, 极具创建省级森林公园和开发森林浴、“天然氧吧” 项目。

(四)库群溪流最“丰富”

▲ 木兰溪源头,张力/摄影

境内主要湖泊(水库群)丰富,有总投资约44亿元人民币、总装机容量为12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8 亿千瓦时的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库区和总投资1.5多亿元的九溪梯级电站烘头隔、九溪底、清坑等库区,还有九仙溪溪尾水库、汾阳水库、前溪水库、柳园水库、顶峰水库、喜脊坑水库、程头隔水库、牛溪隔水库、仙西水库等,其中九仙溪溪尾水库库容达1000多万立方米。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九溪梯级电站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形成了水光潋艳、环境清幽的湖泊景观,其间山水相映成趣,是发展工业旅游、水产养殖和开展观光、垂钓、度假等活动的理想场所。

(五)人文资源最“深厚”

▲ 凤山九座寺,张颖/摄影

九座寺是南少林“禅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人文底蕴深厚,境内有着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 年),距今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千年古刹“九座寺” 以及国家级文物单位“无尘塔”。“九座寺”是唐代仙游最大的禅林宝刹,亦是南少林寺发祥地之一,现在尚存较完整的清代重建的三座大殿。

无尘塔,张力/摄影

无尘塔是省内最古老的一个空心石塔,其建筑风格为唐代遗规,造型独特,风格迥异,与其他各省古塔截然不同。辖区内古村落群保存完整,前溪、柳园、白岩、东湖等古村落宛如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是放空自我、发呆冥想的不二之选,并且辖区内民族传统习俗、文化特色多彩,民间传达传说经典丰富,民风朴实,群众热情好客,心灵美丽。

02

现状分析:起步缓慢、瓶颈突出

石谷解,张力/摄影

近年来,西苑乡党委、政府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提出实施“生态旅游乡、康养度假区”的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野趣探险、修学旅行等新兴业态,康养旅游产业的雏形已逐渐显现。如:仙水洋景区按规划推进,完成游客服务中心、蓄水湖、漂流道、木屋民宿等建设;凤山新村仙水民宿初具规模;九座寺景观和修缮工程、仙游县革命老区凤山教育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前溪、柳园古村落“特色村寨”项目建设、东湖革命老区遗址修缮工程、木兰溪“饮水思源、不忘初心”主题教育公园“源党建”等项目有序推进。“ 康养旅游” 主题的大小项目获得孵化培育, 旅游配套要素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联二线的开通更是拉近了与省会城市之间的距离, 进入公路“ 一小时经济圈”,为西苑乡大力发展仙水洋亲水游、木兰溪源生态游、特色村寨休闲游创造了更加便捷的交通条件。此外,西苑乡还以金线莲、桃花林、“稻香鱼”、大棚葡萄等特色产业种植为主线,积极发展集“休闲观光、感受自然、体验生活”于一体的观光农业,“仙水凤山”系列农产品获得消费者亲睐。

今年1-8月,全乡接待游客约1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0多万元,生态康养旅游初具雏形。市县及市外各类读书班在凤苑仙居开设近20场1300多人, “生态+康养游”项目得到有效孵化培育。但我乡发展模式单一,制约瓶颈急需破解。主要有:

溪头村,张力/摄影

(一)要破解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

目前,游客结构以观光散客为主,很大程度上还只是依靠小型农家饭店、民房民宿发展“食宿经济”, 客房、餐馆较为紧张,旺季接待能力不足,无法吸引旅游团到乡旅游,并且购物、交通、娱乐、养生、修学体验等方面处于萌芽,比较薄弱。这些,急需大力开发星级酒店及特色民宿。

(二)要破解康养旅游产品开发不足的问题。

目前,西苑乡康养旅游仍以观光旅游为主,养生度假旅游、民俗文化旅游及其他旅游产品尚属起步阶段,且因旅游景点建设不够、旅游产品开发不足,要素配置不成体系,导致旅游产品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较弱,缺乏吸引游客深度参与、互动、体验的项目。各个景点知名度不同以及受季节性制约较大,淡旺季分明,导致旅游发展不均衡。例如夏秋季仙水洋等景点有避暑天堂美誉,游客甚多,但冬春季则少有人问津。但是在“ 天养”、“ 食养”、“ 康养”、“ 文养”等方面精品不多,个性化、专业化生态康养旅游品牌打造不足。

(三)要破解基础设施不足问题。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游客服务中心、交通设施、卫生设施、照明设施、休闲设施不够完善, 同时交通仍以度凤线、联二线为主,通往部分景区景点的道路尚处于路窄弯多不平坦的状况,且没有专门的旅游路线及旅游专车,交通不畅通,个别景点可到达性较差,景区之间缺乏联动,未形成规模和体系。如:十八股头、湄溪等观景点、游道设施数量极少, 通讯标牌、停车场等档次不高,景区宾馆、民宿规模小、档次低,不能满足游客康养休闲的需要。照明设施、休闲养生设施还较为薄弱,部分景点附近没有路灯,没有休憩区,无法满足游客的“夜游”以及“小憩”的需求,难以吸引“过夜客”、“回头客”。另外,由于专业旅游导游基本没有,文化传播、宣传推介不足。同时,用地、用林没有前瞻性规划,造成开发受到制约突出。

03

对策建议:全域推动,扎实推进

▲ 柳园村,张颖/摄影

(一)依托资源开发康养旅游产品

西苑旅游资源众多,康养旅游刚刚提出,需要围绕“康养”这篇文章进行总体规划,强化“山、水” 特色,综合考虑康养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依托我乡的康养旅游资源,将西苑定位于省内知名特色复合型康养生态旅游度假区,重点发展高端疗养、养生度假、修学旅行、野趣探险等旅游产品。

石谷解日出,张力/摄影

1、康养+山水旅游产品。主推四个经典景区,即仙水洋、十八股头、石谷解、抽水蓄能。融合仙水文化,建设好仙水洋景区,拉长“仙水凤山”系列农特产品产业链,进行深加工精加工,打造仙水经济。建设好前溪村旭日露营公园和柳园特色村寨,培育“闽中之巅 世外桃园”古村文化品牌;对十八股头进行整体规划提质,征集奇石故事,植入文化,让游客在“养眼”的同时又“养心”;开发木兰溪源头生态主题公园,做深“饮水思源”文化内涵。

▲ 九座寺花开,张力/摄影

2、康养+文化旅游产品。依托九座寺南禅文化建设南少林文化展示馆,展示南禅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传达宗教精神、养生思想,传达宗教的生活方式,开设国学馆、禅修道场所、武术馆等,与省内高等院校合作,打造智慧农业与传统农业相结合的教育基地, 与凤山村连片开发,力争两年内打造成为福建省知名度较高的户外研学基地。依托前溪、柳园村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发展高山观景疗养项目,探索“院落经济”,举办好户外帐篷节、中国前溪“发呆节”。设计好木兰溪源“源党建”项目, 将“缅怀历史 不忘党恩”的红色文化、“饮水思源不忘本源”的孝爱文化和“呵护自然 保护环境”的和谐文化融入,打造省级环境保护教育基地和木兰溪源孝爱文化基地。

石人头,张力/摄影

3、康养+运动旅游产品。依托仙水洋景区开发漂流、游船、大型水上闯关娱乐设施等水上运动项目;依托石谷解、十八股头、湄溪、仙人谷、石人头等诸多山林资源开发森林户外运动产品,也可以开发户外探险、山地越野等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打造省内知名体育小乡。

4、康养+保健旅游产品。利用乡内林多富含负氧离子的优势,建设凤山凤顶康养度假中心,内设专家疗养院、太极养生馆、健身室、保健院等相关设施设备,配备专业人员提供养生餐搭配服务;集中收储闲置土地,开辟特色农产品种植采摘基地,让游客回归体验田园农耕生活,打造省内知名高端疗养度假区。

▲ 凤山新村全景,张颖/摄影

在整体规划设计时, 首先要考虑怎么样才能使旅游者的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得到愉悦的体验,让山、水、树、石,一草一木,一花一景都深入人心, 推出康养旅游全系列产品体系, 着力打造从“养眼”“养身”到“养心”不同层次的康养体验, 同时,通过在凤山村规划建设“党建+邻里”服务中心和官田古民居开发,建立集“购物、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休闲街区,确保游客“行有基础”、“游有内容”、“购有实物”, 拓展游客乡村旅游的体验深度和广度,打破游客短时间“走马观花”的旅游模式,开启山区“夜经济”新消费模式, 推动乡村旅游由单一的“食宿经济”向多元的“产业经济”发展。

(二)完善生态康养旅游设施

▲ 仙人谷,张力/摄影

一是紧盯旅游交通。统筹规划高速公路、国省道通往景点和村镇的连接线,改善公路干线通往景点的路况,完善景点步游道、自行车道;设置仙水洋、九座寺、石人头、仙人谷等景区之间的电动车接驳专线,增设通往仙水洋、九座寺、十八股头景区、柳园前溪村的旅游专车,设置旅游公交站点。

东湖村全景,张颖/摄影

二是紧盯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合理完善景点停车场;加快公厕、垃圾桶建设;完善景点的电力、照明设施建设;完善乡村特色民宿建设,除了引进仙水洋四星级酒店,规范宾馆、家庭旅馆外,还可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尤其是前溪、柳园少数民族村, 在保留原有民宿风貌的基础上修葺、改善住宿条件, 并规划建设以柳园、前溪、东湖、白岩等特色古村寨,让游客充分体验并融入到当地特色文化中去。

三是紧盯服务设施。加快建成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户外拓展基地,为游客提供导游、购物、娱乐、餐饮、民宿、医疗、租车等多种旅游服务;增设景区内部导游、交通标识系统、安全防护系统、危险区域警示标志等,为游客提供便捷服务;在景区主干路线上设置与接待规模相适应的休憩区域, 供游客休息。

(三)招商引智开发康养资源

▲ 凤山湄溪,陈若平/摄影

西苑旅游资源丰富, 单靠乡镇自身和企业来开发旅游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一要聚力推介。加强与国家、省主流媒体和知名网站合作,通过征集景区、古村落歌曲,拍摄生态康养旅游主题招商宣传片;开展省市摄影家协会、书画协会、诗歌音乐协会创作等, 策划包括徒步游、攀岩、自驾游、太极拳和垂钓比赛的文化旅游节;开展“西苑旅游进大学”等活动,以强大声势推介宣传生态康养旅游资源,吸引专业实力强的旅游集团进驻开发。 二要政策扶持。市县政府要大力支持生态康养旅游产业,政府要全力申请国家专项资金,优先配置各种资源给生态康养产业,为生态康养旅游打开方便之门。对新引进的生态康养项目, 政府应适当予以奖励补助。对特别重大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从各个方面支持生态康养旅游发展, 让其以最快时间形成规模。三要吸纳人才。生态康养旅游是一种融健康、养老、养生、旅游、体育、医疗、饮食于一体的新旅游业态。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发展急需一专多能复合型旅游专业人才。因此,要出台吸引人才的相关优惠政策,借鉴屏南模式,吸纳一批到乡就业的生态康养专家和创业团队。

(作者单位:仙游县西苑乡党委)

刊登于《莆田人大》2020年第3期

仙游这个视频,美到无法形容...

一位高中生为莆田旅游献策,第一招就充满了火力!!

来仙游,我“氧”你!

图片来源:仙游县西苑乡党委

大美西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