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次试验,我发现野生的鱼儿都喜欢这样的鱼饵......
我为什么自己做鱼饵?这个问题一定要解释清楚。我属于得过且过的那类钓鱼人,曾经使用自制鱼饵几十年,后来越来越懒,去年用了一年的商品饵,感觉确实方便,并且用商品饵可以任意调整状态和营养成分,只是除了钓鲫鱼之外,我并没看出它有什么突出效果。
有个钓友弄个探鱼器,在一个大家公认的没有鲤鱼的小水库摆弄着玩,当时有很多人围观,结果屏幕显示水库里有成群结队大小不等的鲤鱼。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家钓不到?这就是野生鱼和饲养鱼的区别。
养殖鱼吃惯了人工投喂的饲料,所以人为制造的商品饵能使它们开口,而野生鱼更习惯水域中天然存在的饵料,对商品饵并不感兴趣。所以呢钓野生鱼在用饵上有个规律,越是接近天然接近原生态的越好使。比如青玉米粒,这是钓野生鲤鱼、草鱼的最佳钓饵。不是野生的鲤鱼和草鱼爱吃,而只是能吃、可吃而已。为什么这么说?从钓获量上和水域内野生鱼的密度来看,嫩玉米能钓到的并不多,占整个种群很小的比例,也就是说,最佳的饵料也只能钓获一小部分。再比如,常有人说某水库里面大鱼很多,但就是不咬钩。这怎么解释,难道大鱼都进化到了不食鱼间烟火了?大鱼体型大,体能消耗更大,食量相应也大,怎会有不吃的道理?但是事实是,大鱼难钓。它们肯定有其他食物来源。
我还有个特殊的癖好——从鱼的胃肠中去寻找用饵的蛛丝马迹,可是野鱼的胃肠里几乎都是黑泥状物,总不能用黑泥做鱼饵吧?肯定行不通。结合各种视频和我本人的经验分析,我觉得这很可能缘于某一水域有少许食物掺杂在淤泥之中,这里所谓的食物无非是少许腐殖质而已,它们连同淤泥一起被鱼吃下,虽然营养价值很低,但是那就是天然状态下鱼类的食物来源。所以,野生鱼长得慢。
这种腐殖质是什么?我搞不清,也许是自然界中一些偶尔掉入水中的植物,也许是上层鱼类的排泄物,例如白鲢在水表滤食藻类,然后将排泄物排到水的中下层,供草鱼、鲤鱼再吸收。反正都不是人们意识里的新鲜东西。我没法制作这样的饵料,但是我能模仿出带有腐败迹象的饵料,模仿出我们目标鱼的天然食物的腐败状态,这是商品饵所不具备的。我就是这么理解鱼的。所以我需要自制我认为可行的鱼饵,是对是错需要验证。
首先,我要做有针对性的鱼饵。鲤鱼有时被称作水里的猪,它们习惯在水底拱来拱去寻找食物,这些食物很少有新鲜的,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腐败迹象;草鱼更不用说了,它们更喜欢发酵食物。所以,我做的第一步就是利用手头上的商品饵进行深加。
如下图
我选的是某种底窝料加白面。之所以用底窝料,是因为它里面有很多碎米和一定量的面状物。我认为碎米在钓饵中的角色很重要,面状物溶解、脱落后很快就会消失,但是这些碎米会在钓点内形成残留,诱鱼更持久。另外,底窝料中还含有大量的比较粗糙的细碎谷物。这些东西也能残留在钓点内或者去吸引一些小杂鱼的注意力。
白面充当的是粘合剂的角色,用起来方便,还具备拉丝粉比不了的优势。含拉丝粉越多的钓饵,就会产生越多的无效标相。用白面能使浮标安静一些。
如下图
将底窝料、白面拌匀加水,开成干散饵的状态。为什么开成干散饵?因为它发酵后会变得很稀,开成干散饵是为了打提前量。但这个提前量没法掌控得那么准,干了可以加水,而且一旦状态不合适,干散饵更容易添加进其他东西。所以,加水量宁少勿多。饵料开到这一步就基本完成了,剩下的就是让它慢慢发酵。
钓鱼,总离不开窝料。为了让钓饵和窝料统一,窝料也应该是发酵的。如下图
我用的是大玉米碴。夏天到了,各种小鱼都处在活跃的巅峰,固态物是不受小鱼待见的,可以专诱体型更大的鲤鱼和草鱼。玉米碴大约用一斤的量,水煮后会膨胀,到成品的时候差不多能有三斤左右,应该能够满足一次出钓的量。
具体的做法如下。如下图
将玉米碴放入锅中加水,水面高过玉米碴2厘米左右,煮开几分钟后,玉米碴充分吸水即关火。注意,不要把玉米碴彻底煮熟,否则经过几天发酵会变得很面、易碎;也不能有很硬的硬心,因为它既可以是窝料也可以作钓饵,小鱼特别多,面饵招架不住时,完全可以直接挂钩作钓饵,所以要考虑鱼钩能否顺利穿过。
如下图
煮的时候,我们要做另外一项工作——准备少许玉米面和白面。
如下图
玉米碴已经煮好,晾至不烫手时把准备好的白面、玉米面的混合物倒入玉米碴中。煮后的玉米碴米汤很黏稠,晾凉后会坨在一起,我不喜欢这种状态,我喜欢用打窝勺一打一小片的状态,这样能提高诱鱼效果。将玉米面、白面搅拌均匀后,玉米碴就不会坨在一起了,每粒玉米碴上都会被一层粉状物包裹着,这层粉状物在水中首先溶解雾化,起到快速诱鱼的作用。有人问:为何不单加玉米面,非要加白面。其实,加白面的目的是增加面粉依附玉米碴的牢固程度,使其溶解得缓慢一些。毕竟是发酵的东西,快速溶散易招鲢鳙闹窝。
如下图
搅拌好的样子,好像还有点粘,不过没关系,太干了不利于发酵。到水边如果还是这样,我们可以现场加干粉,使玉米碴互不粘连。
如下图
饵料、窝料都弄好了,放入外卖餐盒密封,随便放在哪都可以。
如下图
两天后,窝料和饵料自制成功。
如下图
这是饵料的状态。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鱼情水情来调整的。我的饵料中加入白面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标相,在小鱼不多的地方完全可以把白面换成拉丝粉;至于放多少,也是由鱼情决定的。一款饵料是否好用,关键不是其成分,而是状态。钓友们切记这点。
饵料发酵到合适的程度就可以使用了,暂时不用也可以放冰箱中冷冻,随用随取。
接下来就是验证我的思路的时候了。
丰产水库是我周边鲤鱼最多的水库,去年不时有人钓到草鱼。不过据我所知,今年还没人钓到草鱼没见到。我是那儿的常客,可以说这款饵料、窝料就是为丰产水库量身定做的。我的目标就是在丰产水库遇到一条草鱼,但真想遇到一条草鱼又谈何容易?世界上没有一款饵料可以让鱼在偌大的水库像发现宝藏一样前赴后继去咬钩,所谓的好使只是增加了和目标鱼邂逅的概率而已。
到水库时已经下午五点了,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完蛋了——作为唯一钓鱼区的大坝附近的鲢鳙成群结队撒欢儿蹦,溅起一个个漩涡。我好不容易找到钓位,水库打渔船又跑出来凑热闹,渔船在远处折腾,大坝附近的鲢鳙群更不离开了。愁肠百结地过了一个小时,浮标被成群的白鲢撞得东倒西歪,偶尔一个黑标,满怀信心一抬竿,中鱼的感觉却不一样。白鲢,正口,并且连口。这时别说打窝子,我甚至后悔鱼饵发酵久了,白鲢群围着我不走了。
终于盼到了天黑,窝子渐渐安静下来。我这才打了三勺窝子,之后每隔一个半小时到两小时再补一勺。打多了会把窝子打死,所以在用量上,我宁少勿多。
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不停地搓饵钓,并保持均匀的频率。有人会问:用玉米碴打窝为啥不用玉米碴钓呢?很多人这么干,比如用青玉米打窝也用青玉米钓。我觉得窝料和饵料既要统一也要有别。假设我用玉米碴作钓饵,钓点内有几百粒玉米碴窝料,吃到钩上的玉米碴的概率就小了,但是我若用脱落状态比较好的面饵钓,是不是更容易被鱼发现?窝料和钓饵都是发酵过的,这是相同点;一个固态,一个是更容易被发现的面饵,这是区别。对窝料和饵料的搭配,我就是这么理解的。
大概到了二十二点,补了一勺窝料后我故意把钓组抛到窝子边缘,第一竿就出现稳稳的黑标。饱受白鲢折磨的我很随意地一抬手,沉甸甸的感觉。我拧亮头灯故意硬顶了一下,以确定是不是我不想要的白鲢和鲤鱼,只见光圈中一个绿呼呼的身影一甩头重新钻入水下,期待中的草鱼!这就说明我的思路没错!
钓鱼时间久了,遛鱼也变得随便了,但是这次我却万分小心,可以说使出了浑身解数,毕竟1号子线的极限拉力值在那摆着呢。
过了很久,我才把这条草鱼彻底遛翻,摘钩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放在柔软的草皮上拍照。大约5斤多重的一尾非常漂亮的草鱼,只是在闪光灯显得颜色不够好。
这条鱼的上岸叫我心满意足。钓龄长了,对鱼获已不太在意,我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思路是否正确,通过了实践的验证后才是最大的收获。
我在车里睡到凌晨2点27分,醒后重新回到钓位,抛出第一竿又中鱼了,本以为是条鲤鱼,毕竟这里草鱼很稀少,可在头灯光圈里出现的依然是草鱼,也是5斤左右的样子。
天亮后,我又中了一条4斤多的鲤鱼。本以为它的出水已经为这次试钓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毕竟我的窝料和钓饵都是主攻草鱼,兼钓鲤鱼的。不想正在岸上收拾东西的钓友向我要了两粒窝料挂到了钩上,之后我便忙着收拾东西,几分钟后上钓台去取鱼竿,根本没看浮标,一条鲤鱼却咬了死钩。
早上收费大哥路过的时候,我问他下今年出过草鱼没有。得到的回答是目前为止一条还没见到呢。这句回答肯定了我的试验。
这次试验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我思路的正确性,因为钓鱼是由很多因素组成的,饵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必须承认,这次成功不排除有运气成分。
我坚信这世上没有任何一款饵料能对目标鱼百试百灵,也绝没有如厂家宣传的那种效果神奇的饵料。所谓的好饵料只是能增加和目标鱼邂逅的概率罢了。我的同行伙伴特别喜欢草鱼,每次都用草鱼饵,但是今年还没开张,相比之下,自制饵料或许更有意义。
相关内容
- 沂河上演“疯狂的捞鱼”,沂水有这样的吗?
- 沂河上演“疯狂的捞鱼”,沂水有这样的吗?
- 沂河上演“疯狂的捞鱼”,沂水有这样的吗?
- 沂水刚发现一个好地方!
- 香蕉加嫩玉米!钓草鱼饵料竟可以这样搭
- 【饵料】香蕉+嫩玉米=?钓草鱼饵料竟然可以这样搭配!
- 明日之后:正儿八经的钓锦鲤攻略,这样钓5根鱼竿就有一条锦鲤
- 明日之后:正儿八经的钓锦鲤攻略,这样钓5根鱼竿就有一条锦鲤
- 明日之后:正儿八经的钓锦鲤攻略,这样钓5根鱼竿就有一条锦鲤
- 明日之后:正儿八经的钓锦鲤攻略,这样钓5根鱼竿就有一条锦鲤
- 明日之后:正儿八经的钓锦鲤攻略,这样钓5根鱼竿就有一条锦鲤
- 明日之后:正儿八经的钓锦鲤攻略,这样钓5根鱼竿就有一条锦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