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技巧 > 海钓技巧

重庆男子江钓23斤大鱼,被抓后最高可判三年?网友:这合理吗?

海钓技巧钓友圈2023-07-20 14:47:12A+A-

前几天,一名重庆男子在长江流域钓鱼的时候,由于钓上了一条23斤重的鲢鱼,被有关部门给抓起来了。按照警方的描述,这名男子因为在禁渔期内私自捕捞鱼获,最高可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

此言一出,网上立马开始议论纷纷,很多人都为这名男子鸣不平。话说钓个鱼而已,真的有必要判这么重吗?

男子钓鱼被判三年?

根据2014年我国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可知,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在禁渔期内捕鱼,否则会受到三年及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这里所说的捕鱼,包括钓鱼、网鱼、电鱼、毒鱼等操作,开头那位先生所犯的就是钓鱼这个项目,所以就被警察给抓获了。

当然了,关于网友所说的3年以下有期徒刑,那只是警方的一个科普而已。至于该名男子最后会受到什么刑罚,得根据他犯事的恶劣程度来看。

假如这名男子仅仅只是违反了禁渔期捕鱼这一项内容,估计到时候也就交个罚款,或者要求该男子重新购买鱼苗放生补偿。不过如果被检测到了其他违法举动,可能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为何要设置禁渔期?

当然了,虽然该男子受到的处罚可能比较轻,但并不意味着接下来在禁渔期内就可以随便捕鱼了。毕竟“禁渔禁渔”,讲究的就是一个“禁”字。怎么来理解这个意思呢?

国家之所以出台禁渔政策,主要也是为了保护相关水域的生态环境。

就拿长江流域来举例,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每年都有42万吨的鱼被捕捞上来。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时候,捕捞量仅仅只有26万吨了。在10年时间里少了将近一半,从中也可以看出,大规模捕捞对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伤害有多大。

一直到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颁布之前,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捕捞量,一直呈现出逐年递减的态势。所以国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出台了这项法律,不然的话,长江里的鱼迟早会被捞光不可。

正因如此,法律才会规定,在每年的3月至7月份,这4个月的时间里,设置为长江流域的禁渔期。如果在禁渔期内捕鱼的话,轻则没收渔具,重则牢底坐穿。

国家之所以规定在这么一个期限,主要也是因为这段时期,属于长江流域中水生生物的生长期。如果在这个时候捕鱼,将会打断许多水生生物的生长进程。许多鱼儿还没等长大呢,就被人类给抓上来了。长此以往,长江里面将会出现无鱼无虾的窘境。

主要是为了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在长江的禁渔期禁止捕捞鱼获可以理解,但为啥钓鱼也被禁止呢?钓鱼才多大点鱼获?难道还能把长江流域里的鱼全钓上来不成?

其实吧,国家之所以抓这些非法钓鱼的,主要是为了起到一个“杀鸡儆猴”的作用。很显然,“鸡”就是那些钓鱼者,而“猴”则是那些大规模捕鱼的人。这些大规模捕鱼者为了躲避法律的制裁,常常会在深更半夜下网,一个晚上下来,少说也得捞上千斤鱼。

关于这些偷摸捕鱼的操作,有关部门是屡禁不止。目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将禁渔期内所有违规捕鱼的人全部严惩一遍,其中就包括那些钓鱼者。

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偷捕滥捕的人意识到,在禁渔期内大规模捕鱼的后果是有多么严重。一旦被抓到,将会面临比违规钓鱼更严重的责罚。关于这个操作,倒是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上兵伐谋”这个计策很像。至于真实效果如何,就得看有关部门的处罚力度了。

防止偷捕滥捕

除了杀鸡儆猴以外,国家之所以严惩禁渔期内钓鱼的人,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防止某些人借着钓鱼的由头——来进行偷捕滥捕的勾当。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四川、重庆等长江上游地段,许多大规模捕捞者常常会将自己的专业设备藏在某处隐匿地点,比如坑洞和草丛中。当周围附近没有人的时候,这些偷捕滥捕者就会将自己的器具给拿出来,然后到附近水域进行大规模捕捞。

这些器具包括渔网和电鱼设备等,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了“滚地龙”的身影,可以说是很专业了。一旦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前去调查,这些人就会将所有的器具全部抛弃,或者藏匿起来,然后快速逃到之前的钓鱼地点。

当调查人员赶到的时候,这些偷捕滥捕者就会说自己只是个钓鱼的,至于什么渔网、电鱼设备啥的,一问三不知。调查人员由于找不到此人的作案证据,所以也只能作罢。

当调查人员走后,这些人再把之前藏匿起来的设备全部再拿出来,继续从事非法活动,周而复始,让调查人员十分头痛。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相关钓鱼人员一并处罚,这样就能杜绝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发生。

杜绝高科技设备钓鱼

此外,警方之所以严厉处罚钓鱼人员,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某些钓鱼人员的钓鱼工具实在太强大了。严格来讲,那都不算是渔具了,应该算是高科技设备。

比如有些渔友会使用可视化锚鱼杆来钓鱼。这些所谓的可视化锚鱼杆,就是将探头装载大型鱼钩上面,然后通过视频传输设备,将水底下的状况全部呈现出来。有些钓友因为窥测到了某处鱼窝,直接就将其一网打尽。

当然了,由于鱼钩上装有探头,所以这就意味着鱼钩的体积将会巨大无比。有些钓友会将十几个鱼钩全部装载一个“米字架”上,然后在米字架的中央装一个探头。放眼望去,这坨鱼钩就像个特工监听装置一样,酷炫至极。

当然了,虽然鱼钩很酷,但它对鱼儿的伤害也是巨大的。一般来讲,这一竿子下去,至少可以钓上好几条大鱼。如果钓友的钓竿再给力一点,说不定还能拖一头中华鲟上来。

正是由于这些钓鱼设备这么恐怖,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对此进行严肃处理。不然的话,再过一些年,说不定某些设备生产商还会造出5G钓鱼设备、湖底雷达探测装置等逆天产品。真到了那个时候,估计许多鱼儿都难逃魔爪了。

总而言之,国家之所以出台严苛的政策,来限制禁渔期内钓鱼的人士,并不是一时兴起之举,而是经过了慎重的思考才颁布的法律。在其背后有着深厚的逻辑,正所谓存在即合理。

以后不能钓鱼了吗?

当然了,虽然国家这么大力度禁止钓鱼,并不意味着钓鱼这项活动就永远被禁止了。毕竟国家禁止的只是在禁渔期内钓鱼,至于其他时间,还是可以和鱼儿们一较高下的。不然的话,全国这么多钓友一下子没鱼钓了,不都得哭死?

再说了,我国每年的钓具行业,因为国人越来越喜欢钓鱼,也相应增收了不少。所以对于这项全民皆宜的活动,国家并没有卡的这么死。

只不过有些时候,国家不让钓,那就没必要强行去钓。更不要说为了钓更大更多的鱼,而去更新那种高科技设备,那样只会让自己蹲监狱的概率变大。

为今之计,只有在国家允许的范围之内,采用“一竿一线”的简单钓法,来获取那大自然中最为纯粹的快乐。至于能否将钓鱼这项事业做大做强,再创辉煌,那就不要再去想了。

总的来说,国家之所以出台严苛的法律禁止在禁渔期内捕鱼,主要也是为了保护长江流域的脆弱生态。至于为何连钓鱼也一并禁了,其实是出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杀鸡儆猴效应;第二,防止有人借钓鱼的名,行捕鱼之事;第三,避免有人用高科技设备钓鱼,误伤鱼群。正是基于这三点,国家才会将钓鱼这项活动抓那这么死。否则像这么一种老少咸宜的娱乐方式,谁会去管这么多?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