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技巧 > 钓鱼入门

投入近5亿元!蚌埠保护这一景区…

钓鱼入门钓友圈2023-06-21 23:50:42A+A-

端起“金饭碗” 吃上”生态饭”

蚌埠投入近5亿元

保护三汊河湿地

与周边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清澈的河水

波光粼粼一碧万顷

植被密密丛丛

候鸟水中起舞……

美丽的三汊河湿地

犹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快看,水面上有白鹭在嬉戏。”湿地公园内,正在观鸟的游客忍不住发出赞叹。游客口中的美景,得益于蚌埠市湿地保护修复工程的持续推进。

蚌埠市以林长制改革为抓手

不断加强湿地保护管理

推进农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努力打造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的“蚌埠品牌”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蚌埠淮上区的曹老集、梅桥两乡镇的交界处,距主城区5公里,总面积800公顷,湿地总面积为597.06公顷,占湿地公园总面积的74.63%,是淮河流域保存较好的一块平原沼泽型草本湿地,具有完整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 陈永胜 摄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 (资料图片)

近年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湿、生态补水、鸟类栖息地修复等工程,湿地生态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湿地鸟类从最初的103种增加到163种,斑嘴鸭种群稳定增长,震旦鸦雀数量达近千只,还常有东方白鹳、白琵鹭等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来此栖息。

震旦鸦雀 (资料图片)

红喉歌鸲 (资料图片)

黄眉鹀 (资料图片)

2009年,吴小街镇居民吴延明返乡创业,看中了家门口的“风水宝地”。“三汊河流域的土质非常特殊,营养价值非常高。”吴延明看中了三汊河流域的土质,在三汊河流域开始进行水生蔬菜种植。因为水质优越,种植出的莲藕格外脆甜,吴延明的莲藕比普通莲藕的经济价值更高,收益更大。2013年,吴延明注册了“三汊河莲藕”商标,2021年,“三汊河莲藕”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水更清了,草更绿了,鸟更多了,当地的一批农户都像吴延明一样,如今都端起了“金饭碗”,吃上“生态饭”。依托北淝河湿地生态优势,曹老集镇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5000余亩,打造东海岛莲藕芡实生态园,莲藕芡实总面积破万亩,年产值2500万元,解决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次,增加农民收入800余万元。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编制了《蚌埠市湿地保护规划(2016-2030)》《蚌埠市区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18-2030年)》《蚌埠市湿地保护修复实施方案》,将湿地保护率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实施退网还湖、退耕还湿、鸟类栖息地修复等工程,总投入近5亿元,修复湿地面积1000余公顷,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大幅增长。

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负责人姚昆说

“湿地的土壤、水源甚至是空气都是真金白银。”公园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途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研学等产业,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通过“公司+农户+商超+微商”运营模式,湿地公园在合理利用区引导村民种植“三汊河”有机稻米、藕鳖种养、原生态蔬菜种植,建设慢城荷园产业扶贫项目,采用“订单农业”经营模式,推行统一种源、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统一模式”,确保生态农产品品质,带动周边乡镇农户增收致富,打响三汊河湿地品牌。目前,公园已注册商标8大类57个小项,其中也包括“三汊河莲藕”这一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来源:蚌埠日报社 融媒体记者:陈瑶 通讯员:黄钊 张硕 部分图片来自学习强国蚌埠学习平台 编辑:周泽)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