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技巧 > 黑坑技巧

为什么用螺鲤钓不到鲤鱼?难道是配方不对?原因可能在这里

黑坑技巧钓友圈2023-06-21 05:30:02A+A-

“为什么我用螺鲤钓不到鲤鱼,难道是配方不对吗?这饵料该怎么用啊”,这是一位钓友问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止一个钓友问过,包括我以前写文章分享配方,要是提到螺鲤这款饵,评论区也必然会有这样的问题。

那么到底是啥原因呢?是饵料本身的原因,还是鱼的原因,亦或是钓鱼人使用不当呢?这问题稍后慢慢分析,先说说我是怎么回答钓友的吧。

其实我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两个问题:一,你用其他饵料钓到过鲤鱼吗?如果其他饵料也钓不到,那为什么只怪螺鲤呢?二,如果其他饵料能钓到,光螺鲤钓不到,那别用螺鲤就行了,为啥还要研究螺鲤的用法呢?

很多钓友看了我说的话,可能会觉得我在帮螺鲤说话,甚至认为我在卖这个饵料。其实不然,因为我的观点始终是好用就多用,不好用就少用或者不用,现在钓鱼最不缺的就是饵料,网上一搜一大把,咱没必要死磕一种。

之前分享关于螺鲤的配方,很多人吐槽螺鲤不好用,所以现在再写相关的文章时我都会特别注明,如果你不爱用螺鲤可以用其他饵料代替,比如天下鲤,比如一品鲤,再比如狂道鲤,哪怕小鸡饲料也行。

回归主题,为啥有些钓友会觉得螺鲤不好用呢?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用法不对,比如配方、比如开法。用法肯定是有影响的,但我个人觉得影响不是很大。

先来说说我自己的用法吧,我用螺鲤很简单,就是野战918+螺鲤+速攻,比例随意点,可以1:1:1。使用方法只要注意先将螺鲤泡开,然后再混合其他两款饵就好了。

还有一个挺常用的配方是螺鲤+蓝鲫,这个也在文章中粉分享过多次了,此配方最开始是一位钓友提供的,说作钓鲤鱼、大鲫鱼挺不错。我试过以后感觉还行,加上配方也简单,所以这些年也没少用。如果是开搓饵,就直接把螺鲤泡开然后加蓝鲫收水,要是开拉饵那还得加点拉丝粉。

螺鲤有三款,分别是本味、腥味和酒味,我本人用的最多的是2号也就是腥味,80%的情况都是选2号,到秋季也许会考虑3号酒味。别人怎么用我不清楚,反正我就这么个用法,而且我们这边的渔具店基本上也是2号的销量最高,比1号和3号加起来还要多得多,原因未知。

再说说第二个原因,也是我认为的重要原因,那就是鱼情导致不适合用粉饵。注意这里说的是鱼情导致不适合用粉饵,而不是说不适合用螺鲤!

那什么样的鱼情导致不适合用粉饵呢?答案也很明显,那就是天气炎热、小杂鱼很多的时候。这时你不管用哪种商品饵都会招小鱼,而小鱼一多,饵料入水就被抢光了,都轮不到鲤鱼吃何谈钓呢。

这种情况下就适合挂玉米,或者挂红薯块,哪怕你弄点小鸡饲料+菜籽饼+面粉也比螺鲤强。因为商品饵有雾化、气味重,更吸引小杂鱼。而小鸡饲料、菜籽饼虽然也是粉饵,但不含香精色素,再加上面粉,雾化也大大减少,自然比螺鲤抗小鱼。

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偶然性+心里作用。看完上面两点,有些钓友肯定不服,会说:同样是用商品饵,我用蓝鲫就经常钓到鲤鱼,而用螺鲤一次都没钓到过。

你说这话,我就敢说你用蓝鲫的次数肯定比用螺鲤的次数多很多。举个例子,你用蓝鲫10次,碰到鲤鱼2次,而用螺鲤2次,每次都空军,因此你就说螺鲤钓不到鲤鱼,甚至不如蓝鲫。可实际上这样的比法公平吗?这不是效果问题,而是概率问题啊。

这里面还有心里作用,咱们用蓝鲫的时候大多都是没有目标鱼的,或者说是冲着鲫鱼去的,所以鲤鱼不咬钩你压根就没啥感觉,若是鲤鱼咬钩了,你心里反倒给蓝鲫加分,觉得这饵料真广谱。

而使用螺鲤时,大多都是冲着鲤鱼去的,所以只要今天没钓到鲤鱼,你就肯定这款饵料没效果,一次两次没效果,基本就从心里否定这款饵了,自此以后可能看到就抵触,是不是这样?

当然了,这个事也不能全怪钓鱼人,网上一些“大师”多少也得负点责任,分享螺鲤的配方时都把效果吹上天,以至于钓友们抱着很大的期望去试,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等空军的时候难免就把怨气撒在饵料上。

所以我在平常的文章中也经常提醒大家,不要去迷信饵料、配方,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去找找钓点、研究一下钓位,哪怕练练基本功也好。

别说螺鲤了,哪怕就是被大家捧为神饵的蓝鲫,难道就没有空军的时候了?不可能的,该空军照样空军!大家觉得呢?

关于更多钓鱼的事,欢迎知乎的各位钓友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钓鱼阁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