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技巧 > 钓鱼入门

嵊州——剡溪,嵊州人的母亲河: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钓鱼入门钓友圈2023-09-21 21:23:40A+A-

借问剡中道,东南指越乡。

舟从广陵去,水入会稽长。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

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

————李白 《别储邕之剡中》

任何文明都诞生于一条河流,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剡溪,则是嵊州人民的母亲河,一条河,承载了一座城市的千年旧梦。

剡溪,古谓之了溪,史传系夏禹治水毕功之地。剡溪是嵊州的母亲河,是嵊州流淌着的血脉,也是浙东唐诗之路,令无数文人墨客入剡揽胜。跟着剡记,一起去看看属于嵊州的乡流奔腾。

▲ 剡园大门

剡园位于嵊州医院路328~330号,“自爱名山入剡中”一诗道出了剡园之名的来历。

▲ 剡园的地标性雕塑

“嵊”字的不锈钢雕塑,不仅仅是剡园位于市中心的象征,也是整座嵊州的标志。一撇一捺间,是嵊州人对“嵊”字的满腔自豪。

▲ 剡园的旧名字:中心公园

老嵊州人还是习惯将剡园称之为“中心公园”,无数嵊州人的童年,都封存在剡园这个中心公园里了。

▲ 静静流淌的剡溪水

剡园这一段的水路,以前是停泊船只,做船坞用的。

▲ 波澜微动

▲ 剡溪大桥

凡嵊州人都知道,剡溪由南来的澄潭江与西来的长乐江会流而成。澄潭江又叫南江,因水流湍急,也称“雄江”;长乐江又叫“西江”,水流缓和,也称“雌江”。雌雄相遇,南西会晤,一江两流,中嵌银带,直到远处才融成一片,堪称奇观。

▲ 岸边长廊

一座城市的繁华,往往由道路来代言。2015年2月11日,剡溪大桥竣工通车,一桥飞架,两岸通途,自此,城西到城南的距离浓缩到了一座桥的长度。剡溪大桥横跨澄潭江,主桥上车流不息,繁华至斯。

▲ 芦苇苍苍

澄潭江边芦苇苍苍,在风里招摇晃荡。岸对面的大楼簇新耸立,在澄潭江的见证下,嵊州这座城市,正在以一天一变的高速,野蛮地拔节生长。

▲ 岸边有人垂钓

嵊州人对待生活,总有种不紧不慢,淡然处之的悠闲,风大雨大,天气不好又如何,我自岿然不动,悠闲垂钓。

▲ 万物簇新,萌生新芽

▲ 剡溪慢行桥

古色古香,红柱碧瓦,长约237.6米,宽6米,横跨长乐江,总投资2300多万元的廊桥是嵊州政府专门为城市慢生活而设计建造的慢行廊桥。廊桥只能步行,电动车与汽车都不能通行。

▲ 正在除草栽树的环艺工人

戴着五彩碎花帽,岸边放着几条小板凳,一群环艺工人弯腰俯身在廊桥两岸除草栽树。千百年来,嵊州人民对于母亲河的态度从来都是敬畏而亲近的。

嵊州人对待生活的不紧不慢,从容悠闲,从这座专门建造的廊桥中就能窥得一二。嵊州人生来悠闲,他们用自己的生活态度美化了嵊州这座城市,让散步从“这头走到那头”的机械运动,变成了美丽惬意的流动风景。

嵊州浦口街道有屠家埠村,距嵊城北约八公里。背山面水,西濒剡溪。村有屠氏定居,又位于剡溪之滨,因西岸设有渡口埠头,故名屠埠。清代时仍称屠埠,民国时改称屠家埠。

背靠后门山,前绕剡溪水,东与故港、浦口相邻,南和禹溪、竹山交界,西连严坑、仙岩,北接大地坪、东鲍。“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貌,是对这座小山村最好的诠释。

▲ 岸边绿荫葱葱

嶀浦,意思是嶀山脚下的水边平地,旧时这里水路交通发达,大小船只在此停泊,岸上古道直通临海,古道两侧开满宿店酒肆。

▲ 岸边绿荫葱葱

千余年前,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此游息与垂钓。“东晋谢公灵运,慕名于此地修营。挥毫兮山居赋,垂钓于潭中鱼。”观今日垂衣飘然的谢公雕塑,我们仍可以想象得到他千百年前纵情山水的风骨。

▲ 嶀浦庙

嶀浦庙里供奉的是五代梁朝时期的一个侠吏——陈郭。他下潭斩蛟,为民除害,为周围村民世代纪念。嶀浦庙现剩“嶀浦大王殿”三间,里面有好官陈郭的塑像。

▲ 庙景一览

▲ 嶀浦亭

嶀浦亭上用彩绘描画了陈郭斩蛟的彩绘。后人赞颂陈郭“仁哉侠吏济困扶危,英名垂剡北。壮也贤臣斩蛟除害,硕德泽黎民。”

浙东剡溪,名动天下。灵动秀美,岸夹青山,微波北行,流水潺潺,潭壑镜澈,清流泻注。王羲之仰慕剡中山水,辞官归隐终老金庭;谢灵运栖清旷于山川,筑始宁墅于嵊州三界,九曲剡溪让嵊州成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诗画之城。“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剡记邀你一起,赏剡溪风光,品千年流韵。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