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说潍坊 | 诸城、高密、昌邑竟有这样的关联?
远古时期的“潍坊”是什么样子?
历史长河中的“潍坊”是如何演变的?
发生在这片大地上历史事件又是如何助推了华夏文明的发展?
我们从哪里来?
我们在这片沃土上作出了哪些轰轰烈烈的事业?
“文化潍坊”需要每个潍坊人去了解、传承和发扬。
麦子树文化讲堂——让我们一起探寻潍坊人的根
∆
《老胡说潍坊》第三讲
“三转九弯的潍坊水文化”
老胡说潍坊第三期中集 音频: 进度条 00:00 09:54 后退15秒 倍速 快进15秒
“三转九弯的潍坊水文化”音频版
(视频长度十分钟,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三转九弯的潍坊水文化”视频版
∆
众所周知,潍河是潍坊的母亲河。潍河也叫作密水,分为三密。那么,潍河流经哪些地方呢?
上游是密州,即现在的诸城。而诸城指的是诸国之城,汉朝时,在诸城大地上封了许多诸侯国。因为有了这条密水,诸城成为当时经济发达的地区。“舜耕历山”中的“历山”便是指诸冯的一座土山,舜帝在这进行耕种,开创了农耕文明。
而如今恐龙文化十分丰富的恐龙涧,也是在潍河附近。
中密指的是高密,高密实际上是即墨古国,并非现在的青岛即墨。
田单巧布火牛阵大破燕军实际是在高密发生的。当时齐国被别的国家进攻,一共六十多座城池,大部分都被击败了,最后剩下即墨一座城。田单便用火牛冲击敌人的阵营,从而收复了失地。这也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
下密指的是昌邑。昌邑是潍水古都,当年东方的最大渡口就设在潍水古都。为什么在这设立渡口呢?潍河是一条很宽很深的河,划船渡河一旦遇上顶风,就有可能飘到海里去。所以必须等风,等待的过程,人们就需要休息,包括达官贵人、皇帝等,也就需要吃饭、睡觉、买东西、喝酒,因此这地方就成了繁华的渡口,渡口形成了以后的县城,昌邑县就是这样来的。
潍水古都有“潍河鲤鱼四个鼻孔”的传说。朱元璋有个军师刘基,刘基离开朱元璋后,到了峡山,峡山上有他的洞“刘伯温洞”,在洞里的时候,他就想,潍河打上来的鱼全是鲤鱼,鲫鱼,没有什么特别好的鱼给当地的老百姓吃。有一次他修炼,升空找他师傅姜太公,姜太公正在钓鱼,他就求他师傅,给潍河带来一样好东西,姜太公只扬了扬钓鱼竿,就让刘伯温回去了。回去后他发现打上来的鱼,都变成四个鼻孔了。
郑板桥当年经过潍水,听说潍水的鲤鱼特别好吃,为此他还做了一首诗:“
美滋美味美华宴,奇文奇事奇姻缘。郑燮有幸辖宝地,愿做渔郎不做官。”也正说明潍河鲤鱼当时很出名,也成为潍坊的一道名菜。
∆
麦子树文化讲堂——“老胡说潍坊”每周末在麦子树水生活馆举行
请大家
关注“麦子树水文化”公众号,或致电400-181-0707
报名参与活动,留言互动。
∆
往期回顾
老胡说潍坊 | 每座城市都有一条“河”,倾听潍河与城市发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