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用品 > 浮漂

民间故事:老头钓鱼钓到一婴儿,大叫一声,天生异象

浮漂钓友圈2023-07-07 11:16:59A+A-

公元871年10月10日陈老汉像往常一样坐在涡水河边安心钓鱼,突然他的钓鱼竿猛烈地颤动起来,陈老汉赶快抓紧鱼竿使劲向上用力一拉,居然没有拉动。

他想这次肯定是钓到了一条大鱼,心里高兴极了,用尽全身力气再次猛地拉动鱼竿,“啊?”钓上来的竟然是一个紫红色肉球,陈老汉吓得大叫一声。

与此同时,天空异象横生,乌云密布,电闪雷鸣,而且河水不仅倒流,还聚集起几米深的漩涡,并引发出惊涛骇浪般的咆哮声。

陈老汉那里见过这种场景,他扔下鱼竿抱头就跑,说时迟那时快,一道刺眼的闪电滑过他的眼前,一声巨雷在他的身前炸响。

陈老汉吓得不敢再往前跑,他停住了脚步,浑身哆嗦地站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就在这时,陈老汉的身后又传来了“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一个婴儿“哇哇”的哭喊声,也同时传到了陈老汉的耳朵里。

陈老汉慢慢的转过头,顺着声音的方向看了一眼,“天哪”陈老汉惊讶的叫了一声,原来那个肉球炸开了,里面竟然躺着一个胖嘟嘟的婴儿。

一时间陈老汉忘记了害怕,他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婴儿身边,再仔细看了看,竟然还是一个男孩。说来奇怪,这孩子看到陈老汉就停止了哭声,还一个劲地朝着他笑个不停。

陈老汉已年过半百,膝下无子,和老伴相依为命,以打渔为生。近日来生意不好,一天总是钓不到几条鱼,陈老汉有些心灰意冷。

今天陈老汉本不想出来钓鱼,无奈老伴在家不停地嘟囔,只好出来再试试运气,没想到竟然钓到一个孩子。老汉高兴极了,抱起孩子就往家里跑。

这时乌云散去,雷电消失,太阳重新露出了笑脸,风和日丽,暖意洋洋,河水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缓缓地向前流动,一切都回到了起点。

陈老汉和老伴老年得子,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们给孩子起名叫陈抟。他们想这是上天赐给他们的孩子,而且孩子将临时天生异象,心想这孩子一定不是凡人,长大必成大器。

于是老两口小心翼翼地照顾抚养着陈抟。

转眼5年过去了,陈抟不但没有像父母想象的那样聪明伶俐,而且还行动笨拙,口齿不灵,几乎不会说话。

这不免让陈老汉夫妇有些失望,不过孩子毕竟是自己养大的,长大后无论怎样都是自己的孩子。陈老汉和老伴照样视如己出的抚养着陈抟。

有一天,陈抟一个人在涡水河边玩得正起劲时,一个慈眉善目,面带微笑,身穿青色衣衫的老妇人向他走了过来,并抱起陈抟说要喂他奶吃,陈抟欣然接受了,他趴在老妇人的怀里美美的吃了起来。

饱餐了一顿甘甜的乳汁之后,陈抟突然变得七窍玲珑,思维敏锐,口齿伶俐,和以前相比简直就是判若两人。

老妇人看到陈抟七窍以开,欣慰地离开了,临走之时把一本书塞进了陈抟的怀里,陈抟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周易”,他如获至宝,当即就看了起来。

至此以后,陈抟博览群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各论史书典籍样样精通。他对“周易”一本书籍更是爱不释手,从不离身。而且他对“老子”、“黄庭”同样是喜爱有加,翻阅一遍又一遍,仔细阅读,深入研究。

如果说把陈抟的出生写得如此神话斑斓是为了衬托相士奇人高超的法术,那么陈抟从此以后的魔幻人生更为他的经世之才增添了无比绚丽的色彩。

应考进士落榜,五当山上隐居

由于陈抟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无所不通,所以,在唐僖宗年代陈抟就很有名望。唐僖宗曾亲自召见陈抟,并赐予他“清虚处士”名号。

也许是和唐僖宗相谈甚欢,陈抟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产生了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的想法。932年,陈抟到京城应考进士,然而当时社会混乱不堪,尽管他博学多才,也无用武之地。陈抟的考试名落孙山。

陈抟得知榜上无名,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于是他倒头就睡。睡梦中他看到孙君仿、獐皮处士两位仙人向他走来,并告诉他“武当山九石岩可以隐居”。

陈抟猛地坐了起来,他幡然醒悟,再不理世间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在935年陈抟按仙人的指使,前往武当山九石岩隐居修道。从此真正开始了他游走山林,讲经论道,探究学术,修身养性,闲云野鹤般的潇洒人生。

据说陈抟在武当山九石岩辟谷修炼的20多年里,不吃饭菜,只是每天饮几杯酒而已。后来陈抟又转移到华山云台观修行,再后来又移居少华山石洞中。

陈抟曾拜麻衣道为师,对“易”学更是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他以《老》学为主,兼融道家易,他著书立说,曾写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太极图》等,现流传的著作托名者居多。

由于陈抟通“道”懂“易”博学多才,所以,在那一段时间人们对陈抟的传说,似乎到了封神拜仙的地步。而更让人崇拜的,是他的相面之术。

一盘棋输华山

传说有一天,在一条小路上,一个老头肩担两个孩子,正在慌忙逃难,恰好一个骑着毛驴的老道士从身边经过,看到了老头肩挑的两个孩子,老道士急忙从驴身上跳下来,对老头说:

“肩挑两条龙,没事了,天下就要太平了。”说完扬长而去。

老头以为是碰到了一个疯子,也没太在意,继续向前赶路。原来那个老道士就是陈抟,那个老头是赵匡胤的父亲,两个孩子分别是赵匡胤和赵光义。

光阴似箭,赵匡胤长大了,然而他生活得并不顺意。这不,现在他又惹了事,闯了祸,被官府四处通缉捉拿。

赵匡胤一路奔跑躲藏,不知不觉来到了华山脚下,他又困又饿,实在是跑不动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他左看看右看看,忽然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老头在卖桃子,他急忙跑过去,拿起桃子就吃,结果把两筐桃子都吃光了。

卖桃子的老头要赵匡胤赔钱,赵匡胤这才意识到自己没钱。这该怎么办?这时卖桃子的老头想了想说:

“你陪我下一盘棋吧,如果你赢了,我就不要钱”

赵匡胤一听是下棋,心里暗暗高兴,他想:别的我可能不行,下棋我可是老行家了,于是他欣然答应了。

头一盘赵匡胤就输了,老头子说:“你本来就没钱给我,现在又输一盘棋,你该怎么给我算账”

赵匡胤看了看自己手里的盘龙棍说道:“这根盘龙棍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现在我把它给你了,不过我们要再来一局”

结果第二局赵匡胤又输了,老头说:“算了吧,你一直输没意思,再说你也没有什么可赌的。”

赵匡胤一听可恼火了,说什么也要再赌一次,他不相信自己会连输三局。

老头显得很无奈地说:“你们家有什么有名的大山吗?”

“有啊,这华山就是我家的,”赵匡胤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老头说:“那好吧,我们就以华山为押,如果你输了华山就是我的,如果你同意的话,我们现在就立字为据”

赵匡胤心想反正华山也不是我家的,签个字也无所谓,于是拿起笔就在条约上写下了自己的大名。

谁承想第三局赵匡胤就又输了,此时卖桃子的老头,早已改换成了一个道骨仙风的老道士,他就是陈抟。

原来陈抟自从第一次见到赵匡胤后,就已经算到,赵匡胤今天必定会从这里经过,所以,陈抟今天特意化妆成一个卖桃子的老头,在这里等候赵匡胤,为他指点迷津。

棋局结束了,陈抟大声说道:“华山归我老道了。”

赵匡胤听了似乎感觉出那里有些不对,但又说不出来,他想反悔显然不行,他察觉到眼前的这位老道士不是凡人,于是便赶快补充说:“山是你的,但林是朝廷的,”

陈抟听了哈哈大笑并把盘龙棍归还给赵匡胤,另外叮嘱他,向北走定会有贵人相助。

赵匡胤虽有疑惑,但还是按照陈抟指引方向一路北上,投奔到郭威帐下,最后做了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

赵匡胤做了皇帝后并没有忘记和陈抟的赌约,他下令减免了华山附近的衙役赋税。

赵匡胤一盘棋输华山虽说是民间传说,但却给华山留下了一个个靓丽景观,比如下棋亭、文约石、猴子观文约等景点,据说文约上的草体字迹如果仔细观看还依然可见。

赵匡胤知道陈抟的本领,所以在他做皇帝后,几次想请陈抟出山为他出谋划策,但陈抟一心修道,不愿再过问凡尘俗事,所以他一一拒绝。

为宋太宗选拔接班人

赵匡胤死后,其弟弟赵光义继位。这位宋太宗赵光义对于世间流传陈抟的事迹早有耳闻,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宋太宗便召见了陈抟。

这时的陈抟已是百岁老人了,只见他脚穿草鞋,身披羽衣,头戴华阳巾,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一副超凡脱俗的仙人模样。宋太宗看到陈抟一个百岁老人仍有这等风采,甚是高兴,他急忙赐座。

宋太宗高兴地问道:“道长虽已百岁高龄,可精神面貌仍然保持得如此年轻爽朗,莫非有返老还童之术?”

陈抟微微笑道:“我乃山野粗人,常常游走于山林田野,清心寡欲,不比的陛下日理万机,操劳国事,自然会显得略为年轻一些。”

宋太宗听了以后觉得陈抟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也就笑了一笑把话题岔开:“听闻道长能掐会算,相面之术甚为了得,不妨给我的三个皇子算算福运。”

陈抟早就猜想到宋太宗会有这一问,因为在当时宋太宗还没有册立皇太子,而大皇子赵元佐,二皇子赵元僖还有三皇子赵元侃都是宋太宗比较喜欢的皇子,尤其是三皇子赵元侃,他更是喜欢。

宋太宗有意立赵元侃为太子,但是封建制度立长不立幼,这让宋太宗十分为难,拿不定主意。这次他正好让陈抟帮他出出主意。

陈抟知道宋太宗的想法,于是他给宋太宗说他要到三个皇子的府上看看,宋太宗答应了。

陈抟先到大皇子赵元佐的府上走了一圈,敷衍地说了几句,然后又到二皇子赵元僖的府上同样也是走了一圈,还是说了几句无关疼痒话,就出来了。

到了三皇子赵元侃的府上时,陈抟没有进去,只是推开门往里看了看,然后扭头就走了。当随从问他为什么不进去时陈抟说:

“不用进去了,你看那院子里的佣人都不是凡人,主子就更不用说了,而且这个府地是一块福宅宝地,只有帝王才能居住”。

陈抟的话正合宋太宗的心意,宋太宗很是高兴,当即就赐陈抟封号“希夷先生”。

说来奇怪,本来宋太宗很喜欢大皇子赵元佐,而且赵元佐本身也很能干,又是大皇子,他应该是当太子的不二人选,但是,他却在叔叔赵延美的事情上和宋太宗起了矛盾,惹怒了宋太宗,太子人选自然也就落不到他的头上了

二皇子赵元僖17岁时突然暴病身亡,宋太宗伤心欲绝,追封赵元僖为皇太子。

最后皇太子的位置自然也就落在了三皇子赵元侃的身上了。后来赵元侃改名叫赵恒,他也就是宋朝第三代皇帝“宋真宗”。这一次又验证了陈抟的推算。

宋真宗继位后陈抟已经不在人世,据说宋真宗为了答谢陈抟的保举之恩,还亲自微服到华山云台观陈抟的灵位前默默地祭拜了一次。

陈抟预测自己大限

公元988年,陈抟对弟子贾德升说:“你在张超谷凿一石洞,我要在那里休息”

到了989年石洞凿成,陈抟留下遗言:“我气数已尽,圣朝难以依恋,七月二十二日,化形于莲花峰下张超谷中”

果然在那一天陈抟仙逝于张超谷,享年118岁。

后人传说陈抟死后七天,四肢仍然柔软,身体余温尚存。五颜六色的彩云一直堵住洞口,持续了一个多月,才慢慢地退去。

陈抟距今虽已有一千多年,但人们对他的崇拜依然还在,对他的事迹的传说有很多已经接近神话,甚至可以说已经是一种神话传说。

对于这些传说可能是当时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地位,而杜撰出的美好故事,也可能是人们因敬重陈抟而为他的人生增添色彩。

但是陈抟的确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个著名的道家学者,养生家,在道教史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后人称他为“陈抟老祖”。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