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2钓小鱼 篇十:钓友老Qi说,是钓鱼治好了他的精神内耗。唐僧念的紧箍咒是啥?翻译成中文就6个字,你听了也得头疼
作者:正处于贫穷状态的猫2
钓友老Qi是谁?
钓友老Qi,他究竟是姓“齐”,还是姓“綦”,亦或是姓“祁”,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就叫他Qi师傅。
老Qi他六十多岁,内蒙人,今年才来的青岛。来青岛的目的,就是帮忙带孙子。
我俩是今年春天认识的,那时我刚买了我的第一根小物竿——孤竹mini振出160。
工作日的早上,只要有空,我都会去上班路上经过的一个小野坑去钓一会鱼。
有天我在水边坐着,老Qi就站在离我不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我钓鱼,钓完收竿,我把钓到的鱼一股脑都倒回了水里。
第二天我又来了老地方,已经提前来到的老Qi笑着冲我点点头,我也点头回礼,再也无话,老Qi依然默默看着我钓鱼,钓完收竿时,老Qi走过来和我说:小伙子,你钓的鱼不要吗?
我说:我就钓着玩玩,鱼我不要,玩完就放回去。老Qi说:那你给我两条行吗?我回去养着…
就这样,我俩就算认识了。
下个周又来,我就碰见了拿着一根一本竹竿的老Qi。
老Qi说,他这是问邻居要了一根竹竿,鱼线是前几天他在这边溜达,看到有人扔在水边,他捡到的。
我看了看老Qi的鱼线,3号主线加1.5号子线,长尾立漂配到底的重铅,4号的伊势尼钩子,看来这线组的老主人是要钓大鲤鱼啊…
我和老Qi说:师傅,您这钩子太大了,这块鲫鱼多,吃不下这钩子,用这不合适,我给你换个钩子吧。
也是打那天起,我俩就经常一起钓鱼。
我给老Qi换了鱼钩之后,我陆陆续续给他制作一套新的线组。
我早上过来,蹲在水边开饵,总会习惯多加一勺饵料,醒饵后再把饵团掰开,分给老Qi用。后来干脆送了他一罐我配好的蓝鲫。
老Qi过意不去,非要给我钱,我又用他给我的钱又买了一袋蓝鲫一袋不正经白条饵给他。
但更多的时候,我俩就这样相距不远,没有言语,自顾自钓着鱼…
有时鱼情不好,半天没口,又会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夏天过去,老Qi说他儿子给他买了一根新鱼竿,竹竿他就不用了。
而我因为换了另一头水略深的钓点,就把小物竿收了起来,换了一根十尺的孤奏L并继竿。
虽然各自换了鱼竿,但我俩依旧不约而同,早上来这里钓鱼。
有时我俩一南一北深掂着钓竿,但“渔具包”也就这样放在一起,我的渔具包,是一个在海鲜市场上淘来的数码包,19元。
老Qi的“渔具包”,是一个作为超市赠品的手提袋子。
只要不是刮风下雨,我们基本都会在6点之前下竿,钓到7点半,各自收拾东西。
我去打工。
老Qi回家…
我问他:我说Qi师傅,我这是要去打工挣饭的人,没有办法…您这已经退休的人了,也不能多玩会吗?
老Qi叹口气说:我也没办法,要回去帮忙做饭啊…
原来老Qi早年是某国营矿业的矿工,在不见天日的井下呆了半辈子,曾两次与事故擦肩而过,辛苦养大了一双儿女,终于平安熬到了退休,也送走了高龄的老母亲。
只是不曾想到自己已裕花甲之年,仍不得安闲。
儿子为了爱情,从内蒙老家来到青岛,打拼多年,再掏空家底之后终于有了一隅之地得以立足。
结了婚,安了家,生了娃。儿子儿媳辛苦工作,早出晚归。老Qi和老伴又千里迢迢从内蒙赶到青岛,帮忙照顾孙子、家务、采买、做饭…
老Qi作为家里的长子,还有位年近九十岁的老父亲健在。本想把老父亲托付给自己弟弟照顾,不想弟弟中年婚变,精神又出了问题。
就这样老Qi又匆匆赶回内蒙,和侄子一起安顿好弟弟,又带着九十岁的父亲回到青岛…一家四代六口人,就这样挤在同一个屋檐下。
孙子还没断奶,老伴带娃异常辛苦,但两代人观念的巨大差异,难免引起婆媳之间的拌嘴和矛盾。老Qi负责日常采买、做饭,但口味的不同又让这原本简单的一日三餐都难以安排妥帖。九十岁的老父亲虽然身子骨还算硬朗,但酗酒多年,神志不比从前,稍作劝解就必然换来一通劈头盖脸。
作为一个辛苦半生,已经退休,本想安闲的六十多岁的老人,老Qi就这样被安排在四代人的夹缝之间。
难以喘息,不能放手,还得坚持。而钓鱼,就是老Qi让自己回归平静的最好方法…
我俩的鱼桶,老Qi的小圆桶,和我的小方桶。
老Qi今天的收获。
早上起来,天刚蒙蒙亮,家人还在沉睡,这个世界暂时还没有白天的喧嚣。
拎着小桶,钓竿,溜溜哒哒来到水边。或倚石而立,或席地而坐,恣意随心。
不论大小,不计多少,全凭鱼意。
天地之间,轻竿简线,一抛一提。
就这早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生活中的一切鸡毛蒜皮、所有矛盾争吵,都与我无关。让心脏砰砰直跳的,是这一次次提竿中鱼的兴奋,满载而归的欣慰。
生怕生活有再多的不如意,只要明天太阳照常升起,我们就还能去钓鱼…奥利给!
谢谢,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