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用品 > 鱼饵

童年趣事——筠连人小时候做的钓鱼竿

鱼饵钓友圈2023-09-09 07:45:11A+A-

优惠先知  招聘求职  房屋租售 门面转让  跳蚤市场

➽顺风车  二手车市  寻人寻物 农产供求 商家大全

自制钓鱼竿(儿时趣事之六)作者:春竹相信喜欢钓鱼的朋友对钓鱼竿,是很熟悉和珍惜的。如今城里人钓鱼,是渔具店购买的。我们小时候在老家乡下,钓鱼竿是自己做的。我们用一种叫斑竹的,经过自己一番打磨后,做成的钓鱼竿。也有用箭竹或者罗汉竹做的。我的家乡在川南小镇沐爱河东的小塝子。门前有条河流,是宜宾南广河上游最大的支流——镇舟河(沐义河,水经注上称大涉水)。河流在家乡门前十多里地段,河床开阔,河坝平坦,水流缓慢,很少有悬崖陡壁的河床,就没有凶山恶水形成的激流深潭,很适合游泳。而且以前通竹筏至宜宾南广。童年和少年时代,读书之余就是看牛割草、讨猪草。再有空,就是下河游泳、摸鱼、钓鱼、自制弹弓、小车、山胡椒枪等等很多玩具。其中钓鱼是小时候最喜欢的的事之一。时至今日,每当看见斑竹林,只要时间允许,我的眼睛就会禁不住在斑竹林里搜寻那些长得直、竹节短、竹尖(巅)细而长、不大不小的一根根斑竹,直到找到一根满意的为止。下图中,这根斑竹就是比较好的钓鱼竿坯子。将斑竹砍回家,小心地把竹丫子从竹节处,轻轻剔掉。剔竹丫是有讲究的,先在竹节处,往根一头的节处,用刀轻轻宰一下,然后再用刀背轻轻剔,这样既把每一节的竹丫子剔掉了,又不影响每一节的竹身受到损伤(剔脱皮)。剔到竹尖了,就更要小心翼翼,竹尖既小又细, 最容易弄断,一不小心弄断了竹尖,那这根鱼竿就废了。所以竹尖必须用很锋利的小刀剔丫枝,以保证竹尖最尖处都能够完美。

剔除了竹丫枝,接下来,是将这根毛坯鱼竿进行育直。怎样才能够把一根不很直的竹竿育直呢?那就是用干竹小块合在一起做成一把小火把(或者用煤油灯,那时候农村没有电灯,普遍使用煤油灯)。点燃小火把,将毛坯鱼竿不直的地方放在小火把上烤,因为是生竹,火把对着烤,也不会烧坏,当然要掌握好火候,烧软即可。烤软了,再用旧毛巾等布包着毛坯鱼竿,放在膝盖上,将不直的地方逼直,并马上浇上冷水。使竹竿冷却后,不回到原来弯的位置。这样,就把不直的毛坯鱼竿育直了。经过这样育直后,再在毛坯鱼竹竿尖能够承受重7、8斤重物的地方(注意不能够吊断了竹尖),栓上一个套,再在竹竿根部吊一坨7.8斤重的石头,这样把这根鱼竿挂在房柱上,进行吊直。这要吊10多天。直到这根鱼竿完全不能够复原弯曲为止。如果,没有这么高的房柱,也可以把毛坯鱼竿,放在平地上,压上石头。也同样能够使鱼竿育直,而且不担心整坏了竹尖。为什么要特别保护好钓鱼竿的竿尖呢?这是因为钓鱼竿的竿尖是感受有否鱼吃钓的关键部位。除了浮漂外,钓鱼竿的鱼竿尖就是最敏感部位了。有时候,钓夜鱼(晚上钓鱼),看不见浮漂动,就只有靠钓鱼竿的鱼竿尖的敏感抖动传递到手握鱼竿的手上,来判断是否有鱼吃钓,而且吃钓的鱼大小都能够感觉到。另外鱼竿尖且细,那弹性就好。钓鱼时,可借助竿尖弹力将鱼钩抛出很远,钓远处的鱼。这样,也符合鱼竿轻、细、韧的要求。如果一根鱼竿,拴鱼线那头给手握这端一样大。那么,上钓的鱼恐怕把你鱼饵都吃完了,你还没有感觉有鱼吃钓。这就是鱼竿尖必须细的作用之一。总之,钓鱼竿以硬(不易破、断)、轻(使用时手不费劲)、韧(有弹性、不易断)、尖细(敏感传递抖动)为最标准。总结其为:手钓鱼竿主要标准是:一要直;二要牢;三要弹性好,特别是竿尖部分,即要有弹力又要有韧性、拉力和不变形为上乘;四要轻巧;五要一丈二尺至一丈五尺长为宜。做成功了一根钓鱼竿,而且美观、实用,心里很有自豪感,很也成就感,心里美滋滋的。如果用这根鱼竿钓到了鱼,更是把这根鱼竿视为心肝宝贝,加以保护好。有时候,我们还要把鱼竿进一步打磨精致些、美观漂亮些。这就是,对鱼竿进行砂磨、上漆、把手处缠上细麻纯(保护竿把)、刻上名字等。我曾经自制有根心爱的钓鱼竿,后外出读师范及工作后,放在家里,整掉了,真可惜!(罗汉竹钓鱼竿)   你小时候喜欢做什么?大家可以聊聊。童年趣事很多,也很有意义。我儿时还是很快乐的!来源:筠连热线【文学版】   作者:春竹

筠连热线媒体矩阵

筠连热线微信平台筠连热线门户网筠连热线便民网筠州商城

阅读原文免费发布分类信息/招聘/房源等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