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用品 > 浮漂

一不开心就赚2亿,90岁的她是世界最酷女画家:要不是艺术,我早已自杀

浮漂钓友圈2023-08-11 04:39:24A+A-
“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一个艺术家。”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一个艺术家。”

                                                                                           ——草间弥生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Pinterest(ID:Pintchina)  

3月22日,在日本新宿一家精神疗养院,一位婆婆不动声色地过完自己90岁的生日。

在过去的2018年,这位90岁的婆婆,作品以1.02亿美元的拍卖成交额,连续第四年成为全球最贵的女艺术家。

她叫草间弥生。

南瓜、波普文化,是她设计作品中的典型符号。

《时代》周刊评价草间弥生是世界现存的史诗级艺术家,世人誉她为“日本艺术天后”、“国宝级画家”,但这都不足以概括她。

28岁时,小草与家人断绝关系,一意孤行要去美国画画。

85岁时,她的一副《WhiteNo. 28》轻松卖出710万美元(4770万元)的价。

若只能用一个字评价草间弥生的人生,那一定是:酷。

1929年,草间弥生出生于日本长野。

家境富裕,从小她就吃穿不愁。

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按说理应被宠成掌中宝。

但小时候的小草,性格阴郁,笑容很少在她脸上出现。

父亲风流成性,常常背着母亲去不同的情人家。

强势又要面子的母亲气不过,就逼着小草去跟踪父亲,但她根本跟不上父亲的步伐,跟丢是必然的事。

又冷又饿的小草战战兢兢回家后,果不其然变成母亲的出气筒。

“她经常打我,踢我屁股,罚我不许吃饭,去和工人一起干活。”

长期的家庭压力下,年幼的小草过得如履薄冰。

10岁时,草间弥生就患上了神经性视听障碍。

她小小的世界出现幻觉、幻听:花草会说话,眼前常有各色斑点。

小草打心眼感到害怕,又不敢告诉妈妈,只能不停地画画。

圆圈能够仿佛能消融恐惧,所以小草每幅画,几乎都有圆点。

说来也奇怪,拿起画笔时,她整个人都变得很安心。

母亲终于发现,小草竟不爱插花爱画画,冲进她的房间直接撕了小草的画:

“画画有什么用,你是个女孩子,难不成还想当什么破艺术家?”

小草小声说:“不画画会有怪物追我,紫罗兰会说话,它们…

母亲暴躁不已:“你胡说八道些什么!我看你是脑子不清楚!不准画!给我老老实实嫁个有钱人就得了!”

小草攥紧了小拳头,默不出声:你根本不懂,只有画画我才能活。

童年的阴影,让她对家庭和性一直恐惧,对她来说,嫁人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

即便母亲抵制,她仍然坚持绘画。

当时日本女性地位极为低下,要想靠画画生存,根本就是妄想。

逃离家的想法,开始在小草心里生根发芽。

偶然的一天,草间弥生在松本书店看到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

小草对这位美国现代艺术之母的作品大为拜服,又读了有关乔治亚的传记。

随后,她求着懂英文的堂哥翻译,冒昧的给乔治亚写了一封信,说明自己的情况和困惑,并附上了14幅作品,一同寄去美国。

主动的人,总有机会改变命运。

等了数月,当小草从希望等到失望,又快要绝望时,终于收到乔治亚的回信:

“我觉得你应该来纽约,在这里你会实现梦想,我会向画廊推荐你的作品。”

1957年,小草下定决心,远渡重洋,意料之中地遭到母亲反对。

可反对有什么用,小草如果会乖乖听话,就根本不会写信给乔治亚。

最后结果,母亲甩给小草100万日元,告诉她出了这个门就永远不要回来。

草间弥生爆哭,想过无数次逃离这个家,没想到是断绝关系的代价,她感到难过。

在后院,小草烧毁自己几千副画,与过去诀别。

那时她还太年轻,根本不知道烧的不是画,而是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谁又能想到。

日本限制外汇流出,小草把100万日元换成美金后,全部缝到衣服里。

带着三套和服,就这样去了美国西雅图,在西雅图待了一年,又辗转到纽约。

和落后封闭的日本不一样,当时的美国思想开放前卫,盛行嬉皮士,简直是个花花世界。

在美之处,恰巧是行动画派盛行的时代,不过小草并不Care。

小草想创造属于个人风格的作品被人认可,而日本女人的身份,让她举步维艰。

初去不懂英文的小草,交完纽约的房租后,由于卖不出画,很快就身无分文穷成鬼。

因为名气不高,想卖掉一张画都难,她只能夹着自己的画,孤独地穿梭在城市各个画廊间。

有没有想过打工先赚钱?不存在的。

她说过:不画画,毋宁死。

幸好有乔治亚时不时上门看望她,还给她介绍了经纪人,顺便接济小草。

留下勉强吃饭的钱,小草就把剩余的全用来买颜料画笔和纸,接着日复一日地画。

在纽约的孤独时光,小草就靠画画打发。

常常画到半夜又冷又饿,没钱时就去街头捡垃圾桶的菜叶和鱼头,熬一锅粥喝好几顿,能撑几天是几天。

偶尔夜深,她会爬上纽约第一高的摩天大楼,吹着西风看夜景,既兴奋又难过的发誓:“我,草间弥生,终有一天,会改变艺术界!”

全身热血为之沸腾,背后身无一人,只有肚子饿得咕咕叫,仿佛在回应。

春秋冬来,直到1959年,她在纽约某家画廊,展出一副被其他画廊几次三番拒绝的作品——《无限的网》,终于引起轰动。

潦倒了18个月的小草,总算在美国声名鹊起。

▲  非密集恐惧者向左滑动查看《无限之网》

工作室里,小草创作时安静而内敛;但行为艺术中,小草却疯狂而大胆。

反战运动那会,小草给裸着的年轻人身上画满圆点图案,然后她们一起坐在街头,搞行为艺术。

事情传回美国小跟班日本那儿,日本赶紧跟小草划清界限以表忠诚:

老大你听我说,不是我们干的。这个女人是“日本之耻”,跟我们可没关系。

美国保守党恨小草恨得牙痒痒,时不时来威胁下她,但小草不怕,该反战反战,该画画就画画。

靠着反战运动给别人画人体彩绘,疯狂搞行为艺术,小草成为媒体头条的常客。

1966年,小草未收到任何邀请的情况下,自行前往威尼斯双展。

她穿着金色和服,以每件2美元的价格出售1500个金色镜球,被主办方认为是对艺术亵渎。

“艺术怎么能如此廉价?”

“不,艺术品就是这么廉价,无价的是对艺术的感受。”

主办方见她这么砸场子,气得差点心肌梗塞,匆忙叫人将她轰出。

消息传回了美国,小草又上了头条。

各种出格的行为,让小草在美国媒体报纸的出镜次数,比波普艺术领袖人物安迪·沃霍尔还要多。

虽然美国年轻人认为小草是前卫女王,但不少媒体质疑小草是靠行为艺术博眼球,还用硕大篇幅问:这是艺术吗?

不过小草一点不在意,她清楚自己到底该干嘛——靠作品说话

在美国那十来年,小草凭自己大量带有迷幻视觉效果的个人风格原创作品,成为倡导波普文化的领军人物。

纽约有评论家说她:“在美国人眼中,日本女人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草间弥生打破了这样的看法,她强悍而具有创造性。”

也就在那时,草间弥生遇到了一生所爱——美国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

多年以后,想到初见约瑟夫的那个下午,小草还是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穿着一件奇怪的外套,我被吓坏了,以为自己见到的是一个幽灵。”

时年59岁的约瑟夫,看上去老态龙钟,跟风流倜傥丝毫不沾边。

同行眼里,约瑟夫是美国第一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但这个大半生都被母亲控制的男人,实际是个妈宝男。

约瑟夫的妈妈从小就吓唬约瑟夫说:“山下的女人都是老虎,和她们靠近你就会死。”

但那一天,约瑟夫还是控制不住地对酷女孩小草一见钟情。

他开始每天给小草写信,疯狂示爱,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写14封。

别人眼中的天才艺术家,就这么死缠烂打才追上了酷女孩小草。

有一天,两人在草地上拥抱,约瑟夫他妈提了桶水,在背后直接泼了上去。

约瑟夫他妈泼完还不够,接着像骂3岁小孩似的训约瑟夫:“告诉你多少次了,外面的女人是不要碰,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浑身湿透的小草看着妈宝男顺从道歉,马上提着包转身就走。

“老娘怎么看上你了,踹了踹了。”

约瑟夫又厚着脸皮,偷偷跟小草道歉认错:

“我真希望能在你七十岁的时候告诉你,感谢上帝赐给我了一个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没了牙的老太婆。”

可惜,好不容易跟酷女孩和好,约瑟夫却没能活到小草的80岁。

两人的这段柏拉图式恋爱,只谈了10年。

1972年,约瑟夫与世长辞,此后,草间弥生终生未婚。

失去在纽约唯一的羁绊后,她决定回日本。

一头标志性的红色假发,一身对比鲜明的圆点衣服。

如今90岁的草间弥生,每每亮相,都潮得让人把她跟年龄挂不上钩。

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谈及最欣赏艺术界的哪位风云人物时,草间弥生说:

“都不,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更有才华。”

这话自恋无比,但由她说出来,还真的一点都不虚。

从纽约回到东京后,被精神病折磨的小草某天提着行李,来到了精神疗养院说:

“我有病,我要住院。”

在精神疗养院住下后,小草觉得甚是舒服。

她觉得自己应该会长期住下,于是又在疗养院对面买了栋楼。

几十年来,小草就这样过着精神疗养院和工作室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

她极少外出,不逛百货商店,不会使用电脑和手机,但每天必读报纸。

白天,她6点起床,7点检查体温,然后到附近的工作室去创作,画到深夜再回到疗养院。

虽然年纪日渐增长,但紧握着画笔的草间弥生,像草一样顽强。

几十年来,她创作的高彩度对比的圆点花纹和无限境屋等作品,超过一万件。

她的作品在市场上的拍卖价格,从2004年的93万美元爆炸式攀升到2018年的1.02亿美元。

她随便一个“无限境屋”展览,一下午就超过90000人购票,连Adele等大明星也抢着去。

90岁的草间弥生,无疑是艺术市场最走俏的宠儿,也是当代艺搏会和艺术拍卖场的流量担当。

面对日渐增长的名声,本可以尽情享受生活的草间弥生,却只喜欢住在安静的疗养院。

她不喜欢高档时装和奢侈品,对高档餐厅也没有兴趣,只喜欢设计。

画画之余,这位上了年纪的高产画家,还是位高产作家。

自1978年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小说《曼哈顿企图自杀惯犯》后,迄今为止,草间弥生出版了十余本书。

在这种高强度工作下,90岁的她身体早已每况愈下。

但草间弥生却说:

我深深感受到人生真是太美妙了,艺术世界乐趣无穷,对我来说没有比这个世界更能涌现希望、激发热诚的地方了。

因此,为了艺术再怎样辛苦我也不会后悔。

我就是这样一路走到现在,今后也会这样继续生活下去。

她曾饱受精神折磨,无时无刻不被幻听幻觉支配。

然后拿起了画笔,正面恐惧勇敢的创作。

她曾对前途充满迷茫,丧到无数次想自杀一了百了。

随后背起了行囊,一腔孤勇去未知世界闯荡。

这个自学成才、终身未婚的艺术家,从孩提时代拿起第一根画笔就再也没有放下。

多年过去,她终于端坐于艺术殿堂的王座,受粉丝敬仰,让人无法遗忘。

“我曾经真的以为自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未来一定有很多困难在等着我。”

“但,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一个艺术家。”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