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同气温、季节,知道对鱼口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调整饵料味型
原标题:面对不同气温、季节,知道对鱼口的影响,才能更好地调整饵料味型
钓鱼,想要有渔获,第一要有好的钓点,就是所谓的屁股要正;第二要有好的基本功,第三就要有好的饵料;这其中好钓点只能是经验和运气的结合;而基本功则是看个人的勤奋程度,我们能把控而且做的很到位的只有饵料这个环节了。饵料的好坏包括的状态、味型两大部分;状态要根据鱼情来灵活调整,并不适合预演,而味型则要提前准备,临场调整,这也是钓鱼这个圈子里经久不衰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才能配一款鱼喜欢吃的饵料。
淡水鱼,对鱼饵味型的需求,不管是x鬼、龙x恨、化x还是其他厂家,都不敢百分百拍着胸口说,我家的饵料进水鱼就吃,鱼不吃你给退给我;所以咱们可以得一个大致的结论就是迄今为止,淡水鱼到底喜欢吃什么,其实都是瞎捉摸,比如龙x恨的x鲫,因为钓上的鲫鱼多,那么这个配方大致就可以理解成鲫鱼爱吃的味型,但是实际上是不是这样呢?因为没有专门的鱼类养殖专家或者生物学家做过这方面的研讨,我们就只能按照圈子里流行的说法,鲤鱼喜欢薯香、谷香略带腥味和一点点酸味,鲫鱼喜欢吃甜香、奶香。但是有去过养殖塘的钓友们会发现实际养殖的鲤鱼和鲫鱼喂的基本上都是宁夏或者河北产的鱼饲料,味型说不上有什么特点。所以咱们配置钓饵味型这块,更多的是靠想象和分析了,说白了就是猜了。但是我们按照季节、天气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就会得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一、气温的变化,会导致水的温度变化,而水温变化不是瞬间的,是有温差的,水温差会导致鱼口有这么几种影响:
温差变化过大,会导致鱼完全不开口,比如骤冷、骤热,都是比较极端的气象,一旦出现比较极端的温差变化时,我个人总结的经验是超过6~8度的温度差异,基本上鱼都不会怎么开口。
淡水鱼普遍对温度有适应性,不管是持续的高温还是持续的低温,只要持续,且温度差变化每日之间相差2~3度左右,即使气温过高或者低温,只要持续,鱼都会开口的。
3.鱼对气温影响有预知功能的,比如最常见的就是入冬前寒潮来临的前一天和寒潮到的第一天鱼的食口都会很好,但是因为一年中这机会不多,很少有钓友会注意。
总结:鱼是冷血动物,必然会遵循冷血动物的生理习性,根据生存环境的温度来调整自己的体温,但是在调整期是完全不进食的,所以一边温差变化超过鱼适应的范围,也就是进入调整期后鱼是不会进食的,反之,除了冬季和初春这个极端季节,理论上其他季节只要避开这种调整期,鱼都是会开口的。
二、不同的气温、季节,鱼口的味型和浓度都是有变化的,而这种变化都是可归纳的
1、春冬腥为主,其他香为辅;夏秋香为主,腥味为辅;其实这种味型变化还是因为鱼在不同的季节、气温下,生理习性的调整而导致的不同变化。在春冬季,鱼在自然水域中的食物来源基本上为零,但是就算鱼群待在一处不动,脂肪的消耗依然存在,组成腥味饵料的主要成分大多有动物蛋白组成;而夏秋季食物来源广泛,就要以香味为主要诱鱼手段了。
2、对野钓而言,味型搭配并不需要多么精准,但是一定要有突出的香味,与其说是利用味型诱鱼,不如说是利用鱼的好奇心来诱鱼;野外水域的鱼群密度相对整个水域而言,并不可能顿顿饱食,所以野钓诱鱼,要么以量诱鱼进窝,要么以独特的味型吸引鱼群进窝。
3、水温越高,饵料味型的传播越快,饵料的味型浓度就要相应减少,反之,水温越低,饵料味型的传播越慢,饵料的味型浓度就要提高。
最后,其实有经验的钓友配的饵料种类多了,就会发现,鱼的很多生理习性和人是很类似的,比如天气闷热时,人一般也不愿意吃大鱼大肉,喜欢吃素;入秋后,人有个习俗是贴秋瞟,而鱼在入秋后也有大量补充脂肪的生理习惯;入冬后,大多数人日常进食多少都希望带点荤腥,而鱼在入冬后也多喜欢吃动物蛋白为主的腥味饵料,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
相关内容
- 农村野外的毒蛇,有人说在谷雨前后是毒性最大的,这种说法靠谱吗
- 农村野外的毒蛇,有人说在谷雨前后是毒性最大的,这种说法靠谱吗
- 农村野外的毒蛇,有人说在谷雨前后是毒性最大的,这种说法靠谱吗
- 农村野外的毒蛇,有人说在谷雨前后是毒性最大的,这种说法靠谱吗
- 春钓鲫,不同时段重点不同,你都知道吗?(附鱼竿中奖名单)
- 春钓鲫,不同时段重点不同,你都知道吗?(附鱼竿中奖名单)
- 春钓鲫,不同时段重点不同,你都知道吗?(附鱼竿中奖名单)
- 「威美特渔具」☆钓鱼之不同的鱼浮漂选择
- 「威美特渔具」☆钓鱼之不同的鱼浮漂选择
- 「威美特渔具」☆钓鱼之不同的鱼浮漂选择
- 「威美特渔具」☆钓鱼之不同的鱼浮漂选择
- 钓友结伴用活饵钓鱼,面对执法人员极力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