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视频 > 台钓视频

由零开始学钓鱼-第08章 灯光对作钓的影响(下)

台钓视频钓友圈2023-09-15 20:21:36A+A-

作者:林海飞(版权文章 严禁转载)

三、灯光亮度对作钓的影响

如前文所言,灯光对作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亮度)和灯光颜色两个方面,但是它们产生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是不一样的。我们首先来说一下灯光亮度。

1、照射角度和适宜光区

即便是正趋光性的鱼种,长时间处于高亮度钓鱼灯的直射之下,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适。但是,钓鱼灯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是直射的,由于照射角度,折射、漫射等原因,鱼在水体当中对不同强度的光线会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程度,因而就有了适宜感光区和不适感光区的划分(见图17)。

图17:照射角度和适宜光区

2、灯光亮度对作钓的影响

据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呈正趋光性的鱼种,一般都存在一个适宜照度的峰值。以巴掌大的罗非鱼为例,这个峰值为1000Lux(勒克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光通量,被光均匀照射的物体,在1平方米面积上所得的光通量为1流明时,它的照度是1Lux,以此类推)左右,其亮度,大约是我们正常阅读书籍时亮度的两倍。当照度低于1000Lux或者高于1000Lux时,其正趋光性表现都会有所减弱。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适宜照度的峰值,会随着鱼的生长发育发生相应的变化,还是以罗非鱼为例,两斤以上个体的成鱼,其适宜照度的峰值会降至500Lux以下,个体越大,适宜照度的峰值越低。

对于其他黑坑常见淡水鱼种,我们没有找到相关的测试数据,但是通过对实战的综合分析和对比可以大致断定,鲫鱼的适宜照度峰值约和罗非鱼相当,鲢鳙、鲤鱼次之,草鱼等鱼种,适宜照度的峰值则要降低一个层级。对于负趋光性的鱼种,光照强度越低,对鱼的刺激和影响越小,比如在垂钓翘嘴鳜、鲶鱼、黄颡鱼的时候,即便是采用最不敏感的绿光,适宜的照度也都在20Lux以下。

需要注意的是,在作钓的时候,光源照射的是浮漂而非浮漂正下方的窝点区。受照射角度,水对光线的折射,散射,水体通透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水底之下,灯光的亮度比之于空气中的直接照射要弱上几分。这个特点,为高亮度大炮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还是以罗非鱼为例,即便我们使用的是照度超过1000Lux的高亮度钓鱼灯,即便采用的是高位照射,水底之下灯光的亮度依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同的操作,作用到弱趋光性或者负趋光性鱼种当中,则是完全不同的一个结果。还是以鳜鱼为例,即便是照度50Lux以下的绿光,即便是水平照射,灯光对作钓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此时,电子漂,荧光棒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四、灯光颜色对作钓的影响

钓鱼灯光源颜色,较之于灯光的亮度,更能引起钓友的兴趣。虽然在灯光颜色选择的问题上依然存在诸多不同的看法,但是钓友普遍都认可的一种观点是:不同的灯光颜色,在垂钓不同的鱼种时,所起到的作用或者产生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

相信很多人都有跟我类似的经历:在钓鲤鱼的时候,刚开始采用的是黄光灯,上鱼的效果不错,当调成白光之后,鱼口却明显变慢了;在钓青鱼的时候,如果用的是白光灯,鱼口会很少,但是当换上了蓝光灯,鱼口开始多了起来……

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灯光颜色,对于作钓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实战中的领会和感受,与其他钓友的领会和感受既有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很大可能是相悖的。事实上,目前关于灯光颜色对作钓影响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即便如此,这些有限的研究成果都存在很大争议,估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很难得出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论。(见表21)

表21:常见淡水鱼种(成鱼)对灯光颜色的偏好性

鱼种

对灯光颜色的偏好性

趋光性特点

鲫、非、鲤

鲢、鳙

白光>黄光>蓝光>绿光

呈明显的正趋光性,

如转换颜色,光照强度也应随之降低

青、草、翘嘴鳜

绿光>蓝光>黄光>白光

幼鱼呈明显的趋光性,对红黄光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

成鱼呈明显的弱趋光性,对颜色的选择性较强、适宜照度相对较低

鲶、鳝、黄颡鱼

绿光>蓝光

典型的负趋光性鱼种、对红、黄等暖色光最为抗拒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得知,在白、黄、蓝三种主要光源颜色当中,白光和黄光,对正趋光性鱼种比如罗非、鲫鱼有一定的诱鱼效果,但是对弱趋光性或者负趋光性鱼种的影响较大;蓝光则正好相反,虽然诱鱼能力较弱,但是对弱趋光性或者负趋光性鱼种的影响较小。但是,以上排序也并非总是正确的,还是以鲤鱼为例,很多钓友都反应当使用白光钓鲤鱼的时候,聚鱼效果要比黄光差上许多,这和上面的结论正好相反,由此可见,实验室得出的结论和实战之间仍有很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地检验、修正。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灯光颜色和适宜照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按正常的理解,正趋光性的鱼种,在采用白、黄等长波光照射时,适宜照度一般会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弱趋光性的鱼种,即便采用的是蓝、绿色的短波光,其适宜照度都会大幅降低。

五、实战中灯光使用的注意事项

实战中,灯光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便于钓手观漂和操作,二是通过灯光引鱼聚鱼,三是将灯光对作钓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在实战当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根据鱼体大小选择亮度和颜色。

钓小鱼将灯光调亮,钓大鱼将灯光调暗;钓小鱼用白、黄光,钓大鱼用蓝、绿光,这一点,在实战当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选择合适的照射角度。

如作钓的是正趋光性的鱼种如鲫鱼、罗非和各种小鱼,灯光的入射角可以小一些,也就是可以从高位照射;如作钓的是负趋光性的鱼种或者大形体鱼如青鱼、草鱼时,灯光的入射角度宜大,即尽量贴近水面照射,将灯光的影响降到最低。

第三、选择合适的光斑大小。

如作钓的是群体活动的鱼种,水面系活动的鱼种,鱼密度高,抢食凶猛时,光斑宜大;如作钓的是单独活动的大个体鱼,光斑宜小。

第四、开关钓灯和调整照射方向。

无论是正趋光性还是负趋光性鱼种,对光线的突然变化都会表现出很强的惊愕反应,甚至会出现群体性逃窜的现象,因此在作钓过程当中应尽量避免频繁开闭钓鱼灯,尽量不要调整灯光照射的方向,如果钩饵落点在光斑以外,应重新抛竿。

第五、使用蓝光灯要做好防护

蓝光、紫光灯,因为波长的关系,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和视网膜损伤,因此在使用蓝光灯的时候,佩戴一副去蓝光的夜钓眼镜是不错的选择。

案例11

在拍摄《水底探秘》的时候我们发现,3斤以上的鲤鱼对灯光的反应尤为敏感,在强光灯开启的一刹那,鲤鱼群立刻作鸟兽散,而且长时间不愿意回到强光区,只会在强光区以外的暗区活动。罗非鱼、鲫鱼在强光灯开启的刹那也会表现出惊愕反应,但很少发生逃窜现象,而且可以在强光区长时间停留。这个案例印证了前文关于适宜照度的分析以及四大光区的划分是正确的。

案例12

在佛山明兴钓鱼场夜钓,用白光、黄光灯照射,光斑所在位置白条疯狂抢食!换了蓝光灯之后,白条闹窝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只在光斑边缘活动,极少进入光斑区。这个案例说明,餐条对于白光、黄光具有正趋光性,对同等亮度下的蓝光、紫光则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抵触。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