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镜岭水库淹没区,山环水绕竹潭村,青潭流水浪淘沙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已经启动建设镜岭水库,总投资约158亿元,是浙江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水库工程,建成后将淹没大量村庄、田园和山水。
水库坝址位于新昌县镜岭镇溪西村,村后的螺丝山和前山岗,就是一道天然屏障,两山夹峙的隘口,一道大坝将锁住江河的咽喉。

隘口之内,豁然开朗,田园阡陌,鸡犬相闻。
镜岭水库淹没区之行,颖之探访溪西村之后,到达第二站:竹潭村。

竹潭村包括上竹潭、下竹潭、金高椅等自然村,澄潭江迂回婉转绕村而过,村民以董姓和丁姓为主,村庄规模庞大,依山临水,环境宜人。
董氏祠堂戏台有联,清末秀才董世荣撰写,就是对当地自然风貌的写照:
才见得白冈高峰西江月,又闻知青潭流水浪淘沙。

竹潭村董氏来源于新昌雪溪董氏,原居浙江龙游,唐代元和年间,董德卿中进士,官金紫光禄大夫兼少保,第四世孙董舜祖,唐昭宗时任剡县令,唐末乱世,遂避乱隐居于剡溪上游龟溪,逐渐成村,取名董村。
董舜祖之孙,即董德卿的六世孙董宁,再分迁至上游雪溪,成为雪溪董氏之始,而后发展较快,后裔分迁附近各地。
新昌县巧英乡雪溪村,由上雪头、下雪头、同坑、马坑、安头五个村于2003年12月撤并而成雪头村。
雪溪董氏十七世百廿一、百廿五迁居竹潭,与从南洲迁此居住的丁选后裔共处。
山环水绕,滋养人,成就了溪畔大村落。

绕村而过的水系名叫澄潭江,发源于金华市磐安县尚湖镇长坞尖公岭下,上游有个著名的景区叫磐安夹溪十八涡。

澄潭江下游与新昌江、长乐江、黄泽江等水系相汇为剡溪,下游称为曹娥江,汇入钱塘江,奔流向海。

镜岭水库建设涉及土地1.5万亩,搬迁人口近万人,拆除房屋约70万平方米。
水库建成后,规模庞大的村庄和广阔的田园,都将永远淹没于水底。
水库之水,将通过管道引向绍兴城区,惠泽千家万户。
水库淹没区,将成为村民永远回不去的故园。
镜岭水库、长诏水库、钦寸水库,都是新昌县内蓄水量超亿立方的大型水库,新昌山水,因水库而改变。

时代滚滚向前,城镇化推进,必然以牺牲农村为代价。
村庄拆迁,田园消失,山川改变。
村民世代聚族而居,互通有无,亲邻友善。
村庄拆迁后,村民分散住高楼,邻里互不识。

颖之很想流连于溪畔小桥,奈何只是匆匆过客。
镜岭水库淹没区之行,下一站,渡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