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视频 > 台钓视频

美丽中国2020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发展投融资大会在三亚胜利闭幕

台钓视频钓友圈2023-07-30 07:36:45A+A-

原标题:美丽中国2020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发展投融资大会在三亚胜利闭幕

近日美丽中国2020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发展投融资大会在美丽的三亚胜利闭幕,大会是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以文旅产业促进乡村振兴为契机在三亚召开此次大会,大会汇聚了农业、文化、旅游、金融、医药等行业,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业部、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投资协会、国家体育相关部门、国家药品相关部门、大型投资企业、规划机构、旅游业专家、县市区、乡镇、名村、旅游景区、特色企业、知名旅行商、各大旅行社、新闻媒体等。这是一次文旅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完美结合。

投资协会领导现场主持

出席嘉宾有;原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坚钟先生、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局原副局长杨纪兵先生、国际投资协会执行副主席郭敬先生、中国旅游媒体联盟秘书长何海涛先生、中交旅投资集团副总郭建军先生、山西省朔城区人民政府区长孟维君先生、江苏省泗洪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裴绪如先生、江苏省句容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家荣、浙江省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徐兵先生、陕西省合阳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罗锋先生、江苏省姚集镇人民政府镇长王峰先生、河南巩义市竹林镇人民政府镇长杜万里先生,另外还有岢岚县、安居区、金海湖新区、义安镇、笔克集团代表等代表以及旅行社及媒体、投资行业界朋友亲临大会现场,海南卫视旅游文化频道对大会进行了报道。

领导演讲

山西朔城区马炳倩女士对旅游资源及项目进行了精彩推介;

单位代表进行精彩推介

朔城区位于山西省北部,雁门关外,是朔州市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面积1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雄踞内外长城之间的朔城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全省十大文化全区。唐朝大将、中华门神尉迟恭就诞生在这里,三国大将张辽叱咤风云,威名远扬,西汉女文学家班婕妤诗书联绵,流芳于世。历代王朝更迭,雄豪争霸不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在长城脚下碰撞融合,迸发出多元继承、影响深远的马邑文化。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既有老城、崇福寺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有恢河、紫荆山等壮美的自然景观,旅游开发潜力大、后劲足。

一、 朔州老城,千年文脉

朔城区古称马邑、善阳,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28000年前的中石器时代,“峙峪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周、春秋时为狄戎所居,战国归赵国辖管。朔州老城始于先秦,盛于北齐。元末明初,重筑州城。朔州历代多兵家大事,有“边塞之都”之称。赵武灵王“变法扩地”,大将李牧、蒙恬屯兵驻防,“马邑之谋”后汉武大帝兵出马邑,杨家父子浴血“陈家谷”,都发生在这块土地。

悠久而丰富的历史给朔城区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城内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2年(公元665年),院落五进。金熙宗皇统3年(公元1143年),新建弥陀殿,保存至今,系我国现存三大辽金建筑之一,被誉为山西省最美景点和山西省最美古建筑之一。2008年,为传承老城历史文化,重现千年古城风貌,区委区政府决定统筹布局,实施老城改造,对老城进行了原貌修复,2012年先后原址复建了“文昌阁”, 大修了文庙。 2014年,保护抢救性修复老城南门承恩门,砖包南城墙部分,复建门楼箭楼,整修瓮城,整体一新,以老城为核心景区带动区域旅游的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今年,我们计划启动修复其他三座城门,逐步修复城墙,按照“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求,挖掘文化元素,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使这座历史悠久、饱经沧桑的古城焕发出的新活力。

二、 恢河伏流,古景新韵

恢河是桑干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忻州宁武县管涔山,由阳方口出谷,流入朔城区窑子头乡沙河村北成为潜流,一直到窑子头村南又钻出地面,恢复原流,故名恢河,“恢河伏流”也是朔县的古八景之一,历史悠久,风景优美。该河流域面积1210.88平方公里,河道全长77公里。其中朔城区境内流域面积659.66平方公里,主干流长51公里。

从2009年开始,朔城区委区政府对恢河市区段分6期进行综合治理,实施了河道疏浚工程、建设车行道路、园路、亲水平台、码头、景观小品和生态绿化等工程,在恢河流域建设了源头园公园,将其建成为了集生态湿地、城市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高标准城市湿地公园,成为群众休闲旅游景观区。为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我们在恢河南岸引进了北京电子数码港现在游乐项目综合体项目,项目为室内恒温大型水上乐园“星乐水世界”,预计投入运营时间2020年8月,项目建成后对带动周边旅游业发展、丰富群众节假日生活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巍巍紫荆,塞北奇峰

紫荆山位于朔城区东南30公里处,周长约25公里,主峰海拔2122米,山势雄伟,山岭巍峨,山脊背区宽阔,有一百多种野生动、植物。其中二十六种为国家二级以上保护动、植物。紫金山上有国内少有的森林与草原过渡区5万亩天然次生林,森林茂密、泉水漫流、鸟语花香、野生动物多、林草长势好、森林景观好,林草总盖度达90%,是避暑胜地,旅游开发潜力较大。

四、山水神头、人文古镇

位于朔城区东北方向的神头古镇历史悠久,境内神女山因北魏拓跋公主诞育三龙而得名,山顶遗迹历历在目,神话故事广为流传。古镇内神头泉为山西四大名泉之一,泉群分布面积5平方公里,大小泉眼百余处,一年四季水温 恒定在14℃~14.5℃之间。最大流量可达4.35立方米/秒。夏天河滩绿草如茵,清波粼粼;冬天水面水汽蒸腾,如梦如幻,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引得成群的野鸭、大雁、鸿雁、鹤、鹳、大白天鹅等水鸟前来栖息。

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神头镇积极实施清河行动,整修河道景观路,实施绿化工程,打造出了古镇旅游区、配套农业观光区、闲度假区、民俗体验区等一系列生态产业主体。通过文旅景观打造、古迹恢复、绿化美化等方式,重建了唐代水月禅寺、打造了朔州市唯一一座水上舞台,同时利用音乐喷泉、水幕电影、3D灯光秀等现代先进声光电技术,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水上世界。吸引了众多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举办神头海中秋晚会和神头音乐节,使神头古镇的古朴厚重与现代休闲旅游的理念相融合,不断扩大“山水神头、人文古镇”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了神头古镇的快速发展。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游客认知度、网上投票、大会组委会针对全国旅游资源的全面对照朔城区被评为:“中国最佳康养旅居度假名区”

单位代表现场认真聆听

江苏句容市代表进行旅游资源及项目推介;

她是长三角地区秘藏的一片诗意山水

她是秦淮源里充满灵性的浪漫田园

她有道教祖庭上清派发源地茅山

律宗名山宝华山,一北一南,佛道相望

自西汉置县两千多年,名字从未改过

她被世人称为神仙眷恋的地方,

有着“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的美誉

在江南地区堪称唯一

她就是句容——位于南京、上海、杭州之间

有着南京新东郊的称呼

句容属于丘陵地貌,五山一水四分田,位于北纬31度神秘线上,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光旖旎。

句容南部茅山是道教上清派发源地,有着“第一福地、第八洞天”美誉;茅山是国家5A级景区,南北走向,最高峰海拔372.5 米,面积50多平方公里,山势雄伟、草木繁茂,有九峰、二十六洞、十八泉、二十八池之奇景。峰峦叠嶂的群山中, 华阳洞、仙人洞等洞中有洞,山下湖泊星罗棋布,一派湖光山色,“山美、道圣、洞奇”是茅山三大特色,“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是四季茅山写照。

唐代诗人杜荀鹤《游茅山》诗是这样写的:

步步入山门,仙家鸟径分。

渔樵不到处,麋鹿自成群。

石面迸出水,松头穿破云。

道人星月下,相次礼茅君。

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来形容茅山,再恰当不过。

九龙山属于茅山余脉,山脉走向似九龙飞舞,故而得名九龙山,方圆数十公里属于未曾开发的原始状态,山高林密,湖泊众多,不论是自驾、骑行,或者是徒步,移步换景,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被世人称为“江南小九寨”。

句容西北部宝华山位于宁镇山脉中段,是闻名海内外的佛教律宗名山,国家4A级景区宝华山层峦叠嶂、逶迤环绕、形似莲花,主峰海拔437.2米,宛如花蕊,高踞群山之中。气势雄伟、建筑庞大的隆昌寺始建于梁朝,扩建于明代,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宝华山之所以成为我国佛教名山之一,是因隆昌寺在佛教中属律宗,专门制定佛教法规,被佛教界称为“律宗第一名山”。宝华山现有隆昌寺景区、千华古村、国际生态社区、动植物观赏景区、度假村景区等40多个旅游投资项目,形成了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熔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炉,以名山古寺为依托,集自然保护、森林旅游、避暑度假、疗养健身、休闲娱乐、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赤山湖位于句容腹地,原为自然湖荡,是六朝古都南京的母亲河——秦淮河的源头,因其连接着太湖和秦淮河两大水系,被誉为“秦淮第一湖”。

国家4A景区江苏茶博园位于道教圣地——茅山脚下,占地面积2200亩,茶文化、茶科技、茶生态、茶休闲、茶产品五大区域特色鲜明。以茶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国特色文化旅游新的亮点;景区自然景观奇特秀美,水网错落,沃野流翠,绿意盎然,现为长三角城市群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

句容是个能勾起乡愁的地方,从卫星地图来看句容的地貌,宁镇山脉和茅山山脉形成“勾”形,像保护心脏一样紧紧地护着城池,古代勾、句相通,所以叫句容。句容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变迁,自古就是移民城市,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偏爱句容,并留下他们脍炙人口的诗篇。可以这么说,不论是短期周末出行,中期康养度假,长期落户生活,句容都是个好地方。所以,吴、楚、越乃至于中原地区、北方民族,来到句容都能勾起各自的乡愁,找到家的感觉。

好山好水的句容,自然有好味道。

人常说,朋友来了有好茶,而句容产好茶,句容种茶、制茶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时期的三茅真君,东晋句容人葛洪曾在茅山开辟茶圃,南北朝时的“茶专家”“山中宰相”陶弘景在这里修道43年,“茶圣”陆羽曾隐居茅山一年,句容早在隋朝即为江南茶乡,传统名茶享有盛誉。

茅山长青是句容绿茶的杰出代表。

句容是江苏省闻名的果品之乡,葡萄、草莓、鲜桃、桑果等应时鲜果说得上四季飘香。

句容是中国草莓之乡。自1983年句容白兔在全国三农人物时代楷模赵亚夫的带领下开始种植草莓,如今,全镇种植草莓超过了5000亩,白兔镇不断丰富草莓产业链,推出草莓酒、草莓花束、草莓伴手礼等系列产品,为前来采摘的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特色产品。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句容的有机鲜桃似乎没有周边城市的水蜜桃名气大。但凡吃过句容有机桃的,特别是长三角周边的游客,就会“移情别恋”,从此恋上了句容的有机桃。

诗和远方一个都不能少。

走进乡村,回归田园,诗意地栖居

走进句容的诗意田园,穿行句容福道,领略“山叠翠、水流金”的句容美丽乡村,给您不一样的体验,留连忘返。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游客认知度、网上投票、大会组委会针对全国旅游资源的全面对照句容被评为“中国最佳全域旅游休闲目的地”

浙江省鄞州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代表进行精彩推介;

鄞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名胜遍布。全区面积81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0.5万,下辖15个街道,10个镇。鄞州是著名的“中国博物馆文化之乡”、“书法之乡”、“海丝文化之乡”,山、溪、湖、海、寺、田、林、村等乡村资源优势突出,在省、市有关部门支持下,依托我区乡村依山傍海的特色和宁波市区近郊的区位优势,确立“全域旅游化、旅游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以省“大花园建设”为发展平台,乡村旅游得到了蓬勃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全域大美格局。

一、鄞州区旅游基本情况

全区4A级旅游景区宁波(鄞州)博物馆、天宫庄园等4个、3A级旅游景区庆安会馆、横溪等3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天童寺、庆安会馆等5处、省级重点文保单位9处、市级以上非遗9个、省市级专项休闲品牌基地33家、国有和民营博物馆22家;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天宫庄园,中国传统村落走马塘村和勤勇村、建成省旅游强镇和市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横溪镇、省特色旅游村7个、市级历史文化名村7个。三年来,已创建省级A级景区村庄54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9个。2019年,鄞州区共接待游客2535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实现旅游总收入298.9亿元,同比增长14.7%。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数348.18万人次,总收入2.75亿元。

二、鄞州区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一)规划引领,布局乡村旅游发展空间。我们积极围绕农旅元素,强化乡村旅游产业的全域化规划引导,合理布局,错位发展,先后编制了《鄞州区乡村旅游总体规划》、《横溪镇、塘溪镇、东吴镇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大梅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环东钱湖绿色创新圈大景区规划》等文本,并按照“统筹全域、层次分明、凸显特色”的规划原则,以全区东部新城-南部新城-东钱湖新城为都市核心圈、以环东钱湖绿色游憩带、塘溪、横溪等大梅山区域为乡村依托、以瞻岐、咸祥等滨海镇为海洋旅游基础,以天童、阿育王寺为禅修体验品牌,形成“山、海、湖、城、乡、禅”于一体的新城,形成“城乡相映、湖城联动、一体发展、山海相和、全域共荣”的空间布局,为进一步发展乡村旅游明确了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向,也进一步明确各镇及特色村落的发展定位。

(二)由点及面,培育乡村旅游发展方向。按照省大花园建设发展的思路,我们坚持高站位,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把握发展脉动,按照景区村、景区镇、景区城建设的发展思路,由点及面,培育乡村旅游发展“全域化、特色化”的新方向。一是推进景区化村庄的建设。以省委省政府“万村景区化”工作为抓手,制定了五年创建景区村庄70个的目标。到2019年底,全区共创建景区村庄54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9个,今年18个景区村庄已经通过验收,超额完成4个。近三年安排景区村庄化旅游奖励补助金额达1200万元(2017-2018年合计补助)。二是打造一批镇域级旅游特色乡镇。目前,全区乡村旅游实现全域景区化发展趋势。2017年横溪镇通过市级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2018年东吴镇进入创建名单,2019年即将完成验收。全区以旅游风情小镇和乡村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层次有序、差异发展的乡村产业布局,横溪农旅小镇、塘溪人文旅游小镇、东吴生态禅意小镇、咸祥文艺海湾小镇、五乡电车小镇等旅游风情小镇正在逐步培育和发展中。

(三)强基固本,完善乡村旅游设施建设。近年来,全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通过“五水共治”“拆违治乱”、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镇村建设等工作,大大优化乡村旅游环境,统筹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乡村环境更宜居。2019年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美丽宜居村3个,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5个、风景线1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8镇通过验收,162个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空气优良率提升到87%。二是乡村环境更美丽。通过村庄景区化创建、美丽宜居村建设和美丽庭院、洁美村庄评选,全区乡村面貌日新月异,打造出一批城镇都市型新村、田园宜居型靓村、生态文化型美村,乡村环境更加美丽。三是乡村配套更齐全。除全区综合性旅游服务中心外,我区已建成东吴镇、横溪镇、咸祥镇三个镇域级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并完善镇、村、景点、基地等四位一体的旅游咨询点60余个;全区新建改建厕所600多个,新增旅游厕所77个。新增乡村旅游指示系统40余套,我区在景区村庄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布点,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标示标牌等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全面提升,旅游接待功能进一步加强。

(四)多产融合,打造乡村旅游新兴品牌。随着全区农事体验、乡村观光、农家休闲、乡村度假类产品不断齐全,农旅、工旅、文创等多元化产业融合发展态势良好。一是多产融合的品牌日益增加。有平原乡村农旅结合典范的国家4A级旅游区天宫庄园;有区位优势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3A级景区横溪风景区;有健身古道与旅游结合长达526公里的鄞州千里云道;有工业、文创结合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欧琳工业园、雪菜工业园、徐艺仿古雕塑厂等;还有省级中医药养生休闲旅游基地-易中禾仙草园、省级果蔬采摘基地-祥虹、景秀园,乡村产业融合,特色愈加鲜明。二是节庆活动逐渐成为地方特色。全区结合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打造一系列的地方乡村节庆体验、农事体验,成为城市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如东吴镇的天童镴会、咸祥镇的渔棉会、瞻岐的元宵抬阁等,吸引了一大批城里的乡愁追忆者。我们根据地方节庆,进行整合梳理,于今年推出了鄞州“季”节品牌,做到镇镇季季有节庆、月月有活动,2019年全区的节庆活动达到了108个。同时,为了弘扬地方美食,开发“诗画浙江、鄞州十碗”、“鲜活鄞州、镇镇十碗”的鄞州特色菜系,构建“舌尖上的鄞州”。

(五)燎原之势,推进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以我区横溪镇为代表的大梅山精品民宿集聚区已基本形成。截止目前,全区共有乡村民宿16家,房间298间,床位581个,2018年新增民宿2家,新增客房20间,床位26张。2019年新增民宿2家,新增客房17间,床位37张。2018年芫舍、拓野山居创建为浙江省银宿,逐野民宿创建为市级五叶客栈。此外,一批乡村古风特色鲜明的俞山、金山、道成岙、东山等村等均准备引入外来民间资本,投资民宿行业,推进乡村旅游向乡村度假、休闲、生活转型。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游客认知度、网上投票、大会组委会针对全国旅游资源的全面对照鄞州区被评为“ 中国最具魅力文化旅游名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

江苏泗阳县播放了美丽风光片;

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东临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西接项羽故里宿迁市,南濒全国第四大淡水湖洪泽湖,京杭大运河、徐盐高速、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穿境而过,属长三角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县域面积1418平方公里,总人口107.3万,辖16个乡镇、3个街道、2个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古今名片是“泗水古国、美酒之都、杨树之乡”。泗阳县先后获评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生态建设模范县、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全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美丽县等“国字号”桂冠,连续五届入选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2019年获得“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是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首批创建单位、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首批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县、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近年来,泗阳县始终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工作的主要内容,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中资源、精准施策,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农业发展

围绕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着力做大规模主导产业,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产业竞争力。一是调优农业结构。今年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历年来最大,全县结构调整面积超过3万亩,其中桃果类面积超2万亩、蔬菜类面积1万亩。目前,桃果类已经栽植完毕,蔬菜类根据季节在稳步推进栽植。二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我县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72万亩以上,占全县耕地比重达到77%。2020年省市下达我县的指标为7.6万亩,总投资为18750万元,目前进度超过70%。获得国务院大督查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先进激励县。三是加快粮食生产。按照“绿色化、优质化、品牌化、高效化”的要求加快推进百亿级优质稻米产业建设步伐,为培育壮秧打好基础,全县2.8万亩秧田已开展了育秧前期准备工作。四是稳定生猪生产。截止目前,全县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分别为10.1万头、1.34万头,其中设计年出栏2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26个,年出栏10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21家,全县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分别增长3.6%、5.6%,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实现双回升,预计今年存栏量能达到20万头以上;生猪价格逐渐回落,目前市场生猪出栏价格已由最高峰的43元/公斤,回落至34元/公斤左右,下降幅度超过20%;白条肉批发价格也由最高峰的58元/公斤,回落至44元/公斤左右,下降幅度达24%以上。但生猪及猪肉价格同比仍分别上涨130%、135%以上。五是促进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围绕泗阳特色产业,今年计划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家以上;扎实推进农业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共排定年内农业重大项目建设计划58个(规模基地类19个、设施农业类22个,农产品加工类18个),其中亿元以上农业项目9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土地流转,开工建设,已建成报市级验收3个项目;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实施电子商务培育工程,推进实施“百名菁英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一村一网红塑造计划”等工程,建立分级分层培训体系,今年我县已创建“一村一品一店”标准村为119个。六是加大主体引培。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农场主联合发展、大户引领群众参为抓手,先后引进精深加工企业7家,家庭农场已达1560家(今年新增108家),各类农民合作社1350家(今年新增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达62家(今年新增5家)。七是抓好质量兴农。推进农业清洁化生产,生态畜禽规模养殖场达90%,种植业优质绿色农产品比重达75%;推进品牌强农,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446个,其中地理标志农产品4个,“三品”农产品产量占比达80%。

二、促进农民增收

受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影响,我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一是强化就业创业扶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今年已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51人,兑现企业定额培训补贴40余万元,累计帮企招工0.83万余人,其中外出返乡人员2053余人,实现扶持农民自主创业101人,为农民创业者发放富民创业贷款34人次362万元,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65人次36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522万人。二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质量提升的目标要求,在狠抓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做到扶贫济困不放松。为应对疫情影响,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奉献爱心,累计计为低收入农户送去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折价21.78万元,代买物资34万元。为帮助低收入农户稳定就业增加收入,疫情期间安排备岗执勤、村庄保洁、垃圾清运等公益岗位577个。复产复工开始后,有序安排在外务工人员到相关省市,同时积极动员低收入劳动力到县内园区、乡镇全民创业园以及“家门口”就业项目务工,县内各类重大项目开工也优先使用低收入劳动力。截至目前,累计介绍安排务工2298人。

三、夯实农村基础

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一是优化乡村生态环境。推进春季造林绿化工作,以新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及规划保留村庄为重点开展绿化造林,目前全县营造成片林15200亩。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整田、栽树、微田园打造等为核心抓手,加快实现田园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有机融合。今年我县李口镇八堡村八堡和卢集镇郝桥村时杨组被正式命名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二是推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和“生态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全面构建以成子湖旅游度假区、两河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S245.330林果生态旅游产业带、城区功能性组团、湖区生态性组团、农区田园性组团为主体的“一核、两带、三组团”的旅游发展格局。我县现有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6家,省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13家,成子湖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洋河酒厂(泗阳基地)获批省工业旅游示范区;卢集镇成河村成功入选首批江苏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三是巩固“四好农村路”建设。进一步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完善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对县道损坏严重路段进行维修。2020年全县计划新改建农村公路36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30座,目前完成施工图设计,正在开展施工招标工作。四是提升农村饮水安全。进一步降低农村供水管网漏损率、提高农村供水安全保障能力。2020年计划完成二三级管网改造207公里,更换入户水表约1万组,目前改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五是保障农村用电。2020年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及优质服务水平,计划对农村地区中低压线路进行改造升级,目前已下达农村中压42个项目,新建及改造线路43公里;低压项目85个,新建及改造线路24.5公里。截至目前,127个项目已全部交底完成,全面开工。六是加快推进农房改善。2020年计划搬迁农户11057户;建设项目41个,其中新建(含改扩建)项目10个、提升改造项目8个、续建(2019年)项目23个;新建项目开工住房2090套。目前,已签订自愿搬迁协议5615户,已搬迁2336户,23个续建项目均已复工,18个新建项目已有6个项目施工中。

四、强化民生供给

突出问题导向,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一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重点抓好“两类学校”建设,2020年计划提升改造乡村小规模学校 15所、乡镇寄宿制学校36所,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100名,培训乡村教师8000人次,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二是提升农村医卫服务水平。大力推动县级优质医卫资源下沉,稳步推进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不断加强医卫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对全县乡村医生摸底调研,今年计划招聘乡村医生49人,实施宿迁卫校农村订单定向生培养20人。三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依托淮海剧团和业余团队以群众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服务演出形式,共完成各类演出64场;我县村居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100%,实现全覆盖。四是强化助残服务。2020年计划新建“残疾人之家”6个,目前正有序组织新建机构注册登记、功能室布置等工作;同时对已建成运行的40家残疾人服务机构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对符合安全生产且做好防控措施的机构达标一家复工一家。五是提高农村养老服务保障。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出台《泗阳县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资金补贴暂行办法》、《泗阳县12349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对1988名养老机构和5980名居家老人进行机构服务和线上线下服务,同时加快标准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医养融合,积极探索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模式,目前县老年公寓改建为康复护理院正有序推进中。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游客认知度、网上投票、大会组委会针对全国旅游资源的全面对照泗阳县被评为“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县”。

江苏姚集镇播放了美丽风光片;

姚集镇,地处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的西北部,总面积约176平方千米,其中可耕地面积12万亩,山区面积4.4万亩,总水面3.39万亩。下辖36个村,10.8万人口。境内古黄河东西九曲十八弯达35公里,西部山峦起伏、奇石嶙峋,具有多山多水的得天独厚生态优势。东部古黄河流域为平原,黄河以南为缓冲低洼盐碱地带,黄河以北为红粘土高亢地带,西部属蛟龙山为代表的山区,连绵数十里。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传承着悠久的历史人文、孕育着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正演奏着蓬勃发展的精彩乐章。

一、洼地姚集——区位要素政策优势得天独厚

一是日益凸显的交通优势。姚集镇东临251省道与庆安水库,南靠徐盐高铁、淮徐高速公路与104国道,北依清水畔水库、连霍高速公路与324省道,西有271省道;距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观音机场(已开辟20余条国内航线,到香港、深圳、广州、厦门2小时,到北京、上海1小时。每天一班台湾包机,已开通韩国、日本、泰国等国际航线)、双沟高铁站20千米,仅需15分钟车程。

二是源源不断的人力优势。劳动工人多、用工成本低是我镇人力资源的最大优势。全镇10.8万人口中有适龄劳动力约5万人。特别是我镇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推进农房改善项目,通过集中区建设,各村人口正向镇区集聚,预计今年年底镇区人口可达3万余人,为全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三是不断叠加的政策优势。我镇是山水田园之乡,生态环境优美,与县内其他各乡镇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支持我镇绿色发展,县里给予了很多政策、资金支持。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用工保障、税收等支持。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创建品牌,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二、产业姚集——产业体系平台基地较为完备

一是垂钓产业初具规模。1.打造有影响力的赛事。自2017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全国古黄河野钓大赛。到2019年参赛人数已达1200余人,打破了大世界吉尼斯纪录,目前该赛事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成为了我镇对外展示的一张名片。2.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横贯全镇长达35公里的古黄河水域九曲十八弯,水质优良、鱼虾成群、水鸟翩翩;清水畔水库、梁山水库、二堡水库等点缀其中;3.构建承接项目的载体。今年,项目园区将建成13万平米厂房。其中一期3.5万平米的厂房基本建成,二期近10万平米厂房下半年开工建设,年底基本完工。4.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我镇正逐步建成集饵料加工、渔轮、鱼线、鱼钩、鱼竿、浮漂、小配件加工等为一体的渔业渔具产业链。目前,宁波中源欧佳有限公司、宁波名钓有限公司、宁波盛超有限公司、南京渔旺国际有限公司等一批渔具类知名企业纷纷入驻我镇,主要生产鱼轮、小配件加工、窝料等。浙江、威海、深圳等地一批极具影响力的渔业渔具企业也正不断来姚洽谈,姚集古黄河垂钓产业创意园项目正在不断发展壮大。

二是农业产业独具特色。1.产业集聚发展。按照“百里黄河百里果”的整体布署,以黄河为轴“东延西进”,打造姚集万亩优质果示范区,项目占地面积1.2万亩,总投资5000万元,主要以种植日本矮化中间砧优质苹果、优质梨、沂蒙霜红桃、油桃、猕猴桃、黄桃、鲜杂果等水果为主,实现了四季有产出、全年有果品的目的。同时,实施果品深加工项目,引进果品果干深加工生产线,日处理鲜果上千斤,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2.农旅融合发展。实施“农业产业+旅游产业+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立体开发模式,在黄河故道沿岸建设高效农业示范园、各种特种养殖基地、私营生态农庄、农家系列绿色美食店、农家休闲互动体验区等,实施了一大批农旅、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打造了以万亩果园-房湾湿地-高党、八一为主线的古黄河沿岸休闲观光示范带,带动了沿线农事采摘、观光旅游、文化交流等新兴业态蓬勃兴起。3.体系创新发展。按照全县“11841”经营体系的要求,做大、做强镇农业公司,通过资产注入扩大公司规模,提高经营收益。做活、做精村集体合作社,培养一批农业龙头大户,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活力激发,示范带动群众增收,预计今年将实现村均集体经济收入超50万元.

三是文旅产业别具一格。房湾湿地公园是利用古黄河中泓改造而成,借助黄河故道二次综合开发,房湾湿地在保持原生态基础上进行保护性开发,整个房湾湿地的河道蜿蜒曲折,河面宽阔,植被水草生长茂密,白鹭等野生鸟类较多,保持了原生态的湿地形态,湿地效果极佳。依托房湾湿地,姚集镇投资28亿元,倾力打造以省级房湾湿地旅游度假区为核心的文旅项目,积极推进重大功能项目招商落地,打造徐州地区旅游新地标。度假区一期规划实施一心一带五区,一心即房湾湿地景观核心,一带即古黄河湿地风光带,五区分别为生态牧场庄园区、万亩百香果园区、梦幻童话村、智慧农业示范区以及美丽乡村示范区。生态牧场庄园区依据地形,建设私人定制庄园,打造一个原生态的牧场,周围加以农事体验的活动,从而增加项目的可参与度。万亩百香果园区以生态科技为基本,构建智慧体系,配套商贸物流,打造一个集生态观光、特色果品加工、展示交易、旅游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多元化万亩果园区。梦幻童话村借助睢宁县“儿童画之乡”的优势,突出童话旅游主题,同时与湿地生态自然教育、山地自行车培训基地等少儿培训联动,丰富儿童画产业结构。智慧农业示范区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优势,搭建智慧农业管控系统,发展智慧农业示范区,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美丽乡村示范区结合高党集中居住区、八一集中居住区,因地制宜,突出当地生产、生活、生态的特点,开发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

三、魅力姚集——三大环境条件优越

一是人文环境优,历史源远流长。姚集西北部为秦汉时期古战场,刘楼汉墓群出土的铜牛灯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其复制品展览于睢宁县城文化广场,双孤堆汉墓葬,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姚集境内还有季札挂剑台、花山寨、金潭银潭、镇河铁牛、凤凰山传奇等大量历史遗存传说,唢呐、拉魂腔等民间艺术广为传播。近年来,姚集镇抢抓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推动旅游开发和人居环境改善,姚集镇下辖高党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美丽乡村示范村、《中国国家旅游》乡村振兴旅游目的地、中国“淘宝村”、省水美乡村、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社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市基层党建示范点等荣誉称号,成为改善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推动乡村振兴的样板。

二是社会环境优,姚集人守法守信。出台《姚集镇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村书记工作职责清单》,进一步加大对干部严管力度,树立“用心用力、竭诚服务”的工作意识,深入开展各项评选活动,打造“守法、守信、向善、向上”的良好民风,群众支持发展、投身发展的积极性不断高涨。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监控网络系统,监控头总数超过1000组,实现了镇村24小时不间断监控。

三是服务环境优,姚集事好办办快。我们始终以客商满意为最高标准,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一切”的服务理念,为重点项目建设做“保镖”,为项目落户和企业做“保姆”。并根据企业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企业量身订做个性化的扶持政策,做到“一企一策”、“一企一议”、“特事特办”,帮助企业化解难题。除了严格遵守文件规定和合同约定之外,我们还根据项目的投资额和发展潜力,灵活确定各项优惠政策。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游客认知度、网上投票、大会组委会针对全国旅游资源的全面对照姚集镇被评为“ 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乡镇”

山西岢岚县播放了美丽风光片;

这里是遗存丰厚的历史重镇,这里是中国得天独厚的康养胜地,这里是晋西北精品旅游目的地,这里是旅游扶贫焕发出生机的希望之城。这里夏天气候凉爽,是名副其实的清凉山城、养生福地、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这里有国家级森林公园、自然风光旖旎的荷叶坪万亩高山草甸,有蜿蜒30公里的全国唯一仅存的宋代长城古迹。这里是中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多个第一。这里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岢岚”,是名副其实的“三晋绒山羊第一县”,是全国重要的红芸豆种植生产、良种繁育加工出口基地,先后获得“中华红芸豆之乡”“出口红芸豆质量安全示范区”等国家级殊荣。

岢岚依山傍水,位于晋西北黄土高原中部,管涔山西北麓,因境内的“岢岚山”、“岚漪河”而得名。全县国土面积1984平方公里,辖3镇9乡99个行政村,人口8.7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山地、丘陵、平川比例约为57:40:3,平均海拔1443米,呈现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6.2℃,无霜期120天。全县矿产资源匮乏,工业污染源少,空气清新,碧水蓝天,草木繁盛,清凉宜人,是避暑休闲胜地,入选为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榜单,赢得了“清凉山城,避暑胜地”的美誉,堪称环境幽雅的天然氧吧。

岢岚地处西部能源金三角资源东运的战略要道,是晋陕蒙周边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山西省高速公路网三纵十二横十二环的布局中,岢岚位于第四横和西纵的交汇点。境内交通便利,宁岢瓦铁路、国道209线、省道岢大线,忻保、岢临、神岢3条高速公路遍布全境,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约1266公里,是举足轻重的能源战略要道。

岢岚是一个革命老区,从民主革命时期到脱贫攻坚战场,红色革命基因从未中断过。抗战时期,岢岚是山西临时省委的诞生地、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发祥地,贺龙、王震、关向应、续范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1948年4月4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西柏坡时曾路居岢岚,留下了“岢岚是个好地方”的美誉。2017年6月21日亲临岢岚视察,在宋家沟村发出了“请大家和党中央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给予全县人民极大的鼓舞。

岢岚是全省最大的驻军县,是全省的国防大县。中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之一,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就在岢岚县,曾经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多个第一。

岢岚是中华红芸豆之乡、三晋绒山羊第一县。岢岚红芸豆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县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年产量(出口量)约2万吨,是山西省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岢岚红芸豆颗粒硕大饱满、色泽鲜艳,味甘性温,高钙低糖,高纤低脂,营养丰富,出口免检,具有国际市场话语权,远销俄罗斯及欧盟等国。岢岚是三晋绒山羊大县,全省“一县一业”先进县,全县羊饲养量达到62万只。历经30年培育的“晋岚绒山羊”通过国家认证,成为全国第三、全省唯一的养羊业品牌。“岢岚柏籽羊”2012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晋岚绒山羊是以绒为主、绒肉兼用,具有产绒量高、绒细度好、肉质鲜美等特点,产品远销省内外,深受消费者喜欢。

经过多年来持续的结构调整,全县初步形成了煤炭物流、煤化工、新型建材、新能源开发、农副产品加工、文化旅游六大产业,三产比例保持在2:2.5:5.5左右。按照“历史重镇、清凉山城、养生福地”的发展定位,全县进行了全面的基础设施改造和公共服务建设,先后获得了国家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国家卫生县城以及省级文明县城、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县、全省“一县一业”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同时带动省级环保县城、智慧县城创建有序推进。

近年来,岢岚立足县域资源环境、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等特点,结合脱贫攻坚、转型发展、乡村振兴,抢抓全省“长城、黄河、太行”三大板块旅游发展机遇,初步形成了“全域、持久、项目、市场”文旅发展思路,构建了“一体两翼”全域旅游发展布局,以一城两线、一体两翼的文旅发展格局,建设联动四区、互动城乡、带动全域的文旅产业体系。2018年,宋家沟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标准景区,投资近20亿元的岢岚古城、宋长城、吴家庄生态旅游一大批重点文旅项目全面开工。2019年,宋家沟、王家岔、吴家庄3个村庄成功入选第一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宋家沟入选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全县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亿元。到2021年底,预计全县可建成2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3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特色小镇(其中宋家沟既是国家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同时也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小镇),年接待游客达到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3亿元,并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

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游客认知度、网上投票、大会组委会针对全国旅游资源的全面对照岢岚县被评为“ 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

四川安居区播放了美丽风光片;

近年来,安居区牢固树立“全域景区、全民旅游、全程服务”的发展理念,抢抓“成渝双城经济圈”“遂潼一体化”发展机遇,做实“乡村振兴+旅游”,做精“公园城市+旅游”,做新“特色工业+旅游”,努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核心区”“成渝地区休闲度假首选地”,描绘出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文旅画卷。

一、安居的基本情况

安居是2003年12月18日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地理中心”。全区辖14个镇,2个街道,幅员面积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81万。

安居是一座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的城市。安居位于四川盆地中部、遂宁市西南,距成都、重庆等距120公里,是成渝发展主轴上的黄金节点城市。成南、遂内、遂渝、遂绵4条高速公路和遂渝、达成、兰重3条铁路纵横交错,安居通用机场正加快建设,共同构筑起四川省的第二大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

安居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城市。安居已有1400多年县治历史,有毗卢寺、十圣宫等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有观音绣、灵广竹编等省市级非遗项目9项,是“巴蜀才女”明代散曲家黄峨、抗美援朝“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雪山卫士”谭东的故乡,“湖光山色、禅韵安居”的琼江文化、“英雄故里、红色安居”的英雄文化、“巴蜀才女、诗意安居”的黄峨文化交相辉映。

安居是一座风光秀美、景色怡人的城市。拥有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张国家级名片,拥有“四川十大最美古村落”济公活佛出家地毗卢寺村、国家4A景区七彩明珠、“蜀中小九寨”地心大峡谷、“西部千岛湖”莲花湖等一批独特美景和网红打卡地,享有“湖光山色、安逸安居”的美誉。

安居是一座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城市。我们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发展战略,积极争创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县。全区GDP增速近三年排位始终保持全市前两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四年领跑全市。建区仅15年,安居已由一个农村偏远乡镇,成长为遂宁中心城区经济发展极核的重要支撑。

二、安居的文旅发展

安居,这颗川中明珠,传承着历史文明的薪火,沐浴着现代文明的新风,迈出了“全省特色工业示范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雄健步伐,走出了一条适合安居的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一)做实“重点项目+文旅”,夯实文旅融合基础。坚持规划引领,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按照“现有景区提升、城乡产业结合、禀赋遗存包装、招商引资推进”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文旅”行动,打造“湖光山色、安逸安居”文旅品牌形象。抓好项目谋划,树牢“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极”理念,用项目挖掘文化资源、用项目增创产业优势。围绕彰显自然生态特色、历史文化特色、美丽乡村特色、红色革命特色,包装储备莲花湖风景区、伍先华故居、乡愁海龙等重大文旅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200亿元。着力招大引强,充分利用西博会、泛成渝经济区峰会等活动,大力推介安居文旅产业;开展文旅项目招商引资,积极引进知名文旅企业,整体开发打造安居文旅项目。

(二)做精“公园城市+文旅”,繁荣城市商贸业态。深入实施“南改、西拓、北融、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推进规划“留白”、旧城“减量”、全域“增绿”,建设公园城市。推进琼江生态湿地建设,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二期凤凰栖文化湿地公园项目已与棕榈集团签约并开工建设,总投资1.3亿元,以“花舞琼江.诗韵安居”为主题,以生态为主、文态为辅、业态融入,建设“三态”融合发展的城市公园。加快文旅商业街建设,建设以安居老城川西建筑风貌为基础,以公园城市要素布局的安居时光里文旅商业街,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建设成为集安居独特餐饮、现代都市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商业消费区。推进黄峨古镇业态植入,积极开办国学课堂、打造研学基地。擦亮文化旅游品牌,加强《石工号子》等非遗剧目包装打造,推进音乐、美术等文艺元素融入景区景点,着力形成安居旅游特色演艺品牌。加强灵广竹编、观音绣等传统工艺品研制开发力度,打造安居旅游标志性纪念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中医保健、养老服务业,构建包括精品民宿、乡村客栈的民宿供给体系,成功创建全省第二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县。

(三)做优“生态资源+文旅”,擦亮地域文化名片。坚持推动文旅产业多元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文旅产品品种,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深度挖掘自然资源,依托“一江五湖一谷”(琼江、莲花湖、禅月湖、三仙湖、新生胡、凤凰湖、地心大峡谷)项目,积极打造自然风光旅游带,以“原生态、新体验”为特色,扩容山水游览空间与业态推进。充分挖掘农业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充分发挥“524”红苕、三家大米、黄金梨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优势,打造田园安居生态农耕品牌。推进以农环线为依托的玉丰甜橙、三家大米等文农旅深度融合项目,着力打造一批体验园、产业园、观光园。大力挖掘乡村振兴资源,加快推进七彩明珠4A景区提升、黄峨古镇文旅综合体建设,做靓乡村旅游品牌。加快常理镇海龙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利用竹文化、能源变迁文化、农耕文化等优势资源,打造以“乡愁海龙”为主题的川中特色民宿聚集地。

安居,这颗川中明珠,传承着历史文明的薪火,沐浴着现代文明的新风,迈出了“全省特色工业示范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全省公园城市示范区”的雄健步伐,走出了一条适合安居的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各地通过游客认知度、网上投票、大会组委会针对全国旅游资源的全面对照安居区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名区”

投资企业集团代表演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