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网络钓鱼诈骗?
这个星期文章的主题都是和金融诈骗相关的。
数字经济时代,我们的数字身份可能比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在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此,消费者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金融诈骗,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数字资产和金融资产。
网络钓鱼诈骗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
今天,小葵就带大家系统地了解网络钓鱼的套路。
首先,什么是网络钓鱼?
网络钓鱼(英文是Phishing,与钓鱼的英语fishing发音相近,又名钓鱼法或钓鱼式攻击)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银行或其他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帐号 ID 、 ATM PIN 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的一种攻击方式。
典型示例包括:
更新您的信息:一条消息似乎来自银行或金融机构等。邮件中告诉消费者出于某种原因,需要消费者更新个人信息(比如你的密码),诈骗犯通常会提供一个可以点击的链接。
订单确认:一个知名的在线商家发送一条消息,说某某订单已经处理了,但消费者却对该订单一无所知,甚至以为是男朋友或家人给自己买的惊喜礼物等。该消息也会提供一个链接,供消费者登录并查看订单详细信息。
这是最常见的钓鱼方式,小葵的邮箱里每天都躺着好多办证、开发票的钓鱼邮件。
中国人使用邮件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微信时代。
看病、开卡、办事、还款等,都会喜欢上微信公众号搜一搜,在微信公众号上处理各项事务。
骗子当然不能放过微信这么大的流量入口,自然也研发出微信形式的钓鱼方式。
骗子会利用仿冒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来进行诈骗,有的通过取“高仿名”冒充正规机构,有的通过造假、借用他人工商执照、法人信息注册微信公众号实施诈骗。
比如:“您小车的免年检期限即将到期,可在微信公众号线上年审。”日前,福建泉州许先生根据这条短信提示,搜索到名叫“福建车辆年检”的公众号,通过链接被诱导到一个网址,输入了银行卡号、发动机号、卡密码及短信验证码,被骗走2000元。
甚至有骗子会冒充银行的官方公众号,导致消费者因办理信用卡被骗消费上千元等。
因此,消费者使用公众号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查看是否是经过微信平台认证的公众号。
如何防范网络钓鱼诈骗呢?
揭开大多数骗局很容易,但需要消费者具备怀疑精神。
例如:如果消费者收到一封你根本没有账户的银行邮件,就完全可以忽略掉,因为很大概率是骗子的行为。此外,个人银行账户个数要清晰可控。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仔细检查此类消息,以确定它们是否合法。
如果消费者不确定是否收到了合法的电子邮件或短信,可以直接拨打银行或金融机构的官方客服电话,确认是否是真实的信息。
避免被骗的最好方法是保持怀疑态度,并运用我们的判断力。
金融机构一般不会通过邮件直接联系消费,并要求消费者通过电子邮件提供敏感信息,电话的形式比较多。
如果消费者被网络钓鱼骗局骗了怎么办?
立即通知你的金融机构,以便他们冻结你的账户并监控。
报警也是不错的选择。
好啦,这就是今天的文章,希望能帮助你。
▼往期精彩回顾▼
3分钟了解信用卡的“利滚利”《大债时代》——普通人的负债人生!过度依赖信用卡时,你就把你的命运交给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