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钓鱼技巧 > 钓鱼入门

博罗村民利用东江潮汐天天在鱼塘里捕江鱼

钓鱼入门钓友圈2023-09-15 23:48:57A+A-

周末, 到惠州罗浮山参加一活动,博罗同行小程邀我们去东江边捕鱼,还说这可是在鱼塘里捕东江鱼!有这样的怪事?正值“卡努”台风来临大降温时节,鱼基本上都沉在深水里,这时别说捕江鱼了,捕塘鱼都不容易。小程却说就是要给我们看回新鲜。

从博罗东江大桥沿江堤而上,一会就到一个小村,这小村房子全部都在东江大堤一侧,屋顶基本上与堤面平。找到小程的朋友后,我们开车直奔堤外,停车后,沿着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路,走到一个看着象河汊一样的鱼塘边。一群群鹭鸟腾空而起,显然,我们打扰了它们的午餐。

这个鱼塘约七八亩面积,呈7字,四周都高,长有树和竹子,很多各个各类的鸟栖居其中,大小不一。据说这里原来是用来挖瓷土的,挖完后就成了塘,后来村民用它来养鱼。

但小程及其朋友告诉我们,其实,现在村民早就不养了,每天想吃鱼,直接来捕就是了。因为这塘里的全都是东江野生鱼。

原来,当年刚成为鱼塘的时候,为了与东江取水,村民挖了水洞与东江连通,慢慢的无意中成就了这个取之不遏、奇怪的鱼塘资源。

打开手机地图,果然显示我们正在紧挨江边的一处鱼塘边,只隔一条江堤。据说,当东江洪水上涨时,这些鱼塘都会淹没,所以平时村民都不会放鱼在这里养。因为谁也保不准能不能赶在洪水袭来时能将它们捕完卖掉。如果仅仅是洪水淹时有鱼入塘,那也不会太多呀,但村民现在却天天都可以从塘里捕到江鱼,这是什么原因呢?

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很少有人注意到东江潮汐的问题了。正好前几年我们广州日报报道过此事:东江其实现在有一个与大海同期的潮汐周期,每天准时起伏,水位涨退之间有1米左右的高差。而由于鱼塘与东江有管道相通,每天都按时有江水涌入鱼塘,又按时在退潮时将鱼塘与江水隔开。由于这塘中水中营养、温度、流动等等方面均比江中还适合鱼类生长,于是,慢慢的鱼儿形成了习惯,时时随涨潮江水涌进这里来觅食。江水退潮后,鱼儿已经出不去了,随便你怎么捕,都比江中捕鱼方便得多了。

小程他们几个带来的鱼网很长,将一头系在鱼塘边草丛中,人入水往几个方向走去或游去(鱼塘水深约一米半左右,最深处也只是到人脖子处),一边放网,到对岸又固定。

然后就等十几二十分钟,他们就说可以收获了。他们每人咬着一个袋子,从网这头慢慢抽起,有鱼卡在网上就将它捡出来放入袋中,一路拉起网捡鱼,几个人回来一倒,已经有几公斤了。如是重复捡鱼几次,即可胜利回家。

鱼其实只是因为按江中习惯,有人一扰动就在水中乱游乱冲,撞上网被卡住罢了。

据悉,这样的塘中捕野生东江鱼已有20多年历史了,四周类似鱼塘还有好多个,一般按当年的土地权属归村民管理,外人是不能随便到这来捕鱼的,这已经是当地村民们的一个公开的秘密了!

有关东江潮汐的详细情况,可看原文连接

http://gd.sina.com.cn/hz/social/2014-05-08/17191542.html

东江潮汐上溯到惠州

2014年5月8日

东江也有潮汐?近日,记者两次在惠州市博罗水文站标尺上看到了东江水的变化,确实令人惊奇。昨天,记者从惠州水文分局获得4月15日至30日东江博罗水文站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得到的潮汐变化表,显示这里每天潮汐规律为两个高潮、两个低潮,高差超过1米。

  每天有2高2低潮位

  博罗水文站站长黄恒熙告诉记者,东江潮汐在东江下游三角洲一带古已有之,因为这里靠近珠江口,受南海潮汐影响,江水被顶托,一直存在江水潮汐。但潮汐推进到惠州市区东江剑潭水利枢纽大坝下,却是近年才有的新现象。

  黄恒熙说,博罗水文站属国家一类精度水文站,是东江干流的控制站。博罗水文站距东江河口59公里,距离剑潭水利枢纽3公里,也就是说剑潭枢纽距离东江河口62公里。东江潮汐从石龙推进到剑潭枢纽大坝下,就等于上溯了至少30多公里。

  黄恒熙说,这么多年的监测表明,潮汐使东江水位上涨的时间段与海水的潮汐时间基本一致,但会延期,每天都不一样。

  从水文分局提供的4月15日至30日潮位记录表看出,月中的潮位最高,然后渐次降低,但22日又有一个高潮,29日晚上又有一个小高潮。最低潮则在21日零时和23日半凌晨3时左右。

  一位在东江边钓鱼的大伯告诉记者,一般在中午12时左右是退潮的时间,那时就有人去河边草丛里找巴西龟。有的时候在下午5时以后就开始涨潮,有时应该是在晚上,具体时间确实很难说。

  记者在水文站察看潮汐涨退情况时看到,耸立在江边水文刻度尺上,水面正好在0,上方的水位湿面是5,黄恒熙计算了一番后说,这个潮差是0.94米。他说,这个数算起来比较复杂,反正每天潮差约1-1.2米左右。

  采沙致河床下切让潮汐上溯

  东江剑潭水利枢纽是2007年建成,因此,东江潮汐也上溯至此为止,但潮汐上溯并不是剑潭枢纽建成直接造成的。

  专家们研究后发现,潮汐上溯原因主要是采沙导致河床扩大、下切,当然还有上游来水和下游取水以及航道疏浚等因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江河道无序采沙严重,引起东江河床日益下切,使上游河段水位下降,特别是剑潭枢纽建成后,下游水位-流量的关系发生变化。东江下游潮汐动力得到明显增强,潮汐动力作用范围向上延伸。

  东江河道高程这二十年至少下降了好几米。有专家建议河道采沙必须实行许可证制度,减少采沙量,否则潮汐上溯导致的问题很多,比如影响东江农耕用水和城市供水、航道通行,比如咸潮上溯等。

  作者:秦仲阳(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趣钓网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相关内容

模板文件不存在: ./template/plugins/comment/pc/index.htm

Copyright © 2012-2024 趣钓网 版权所有

钓鱼比赛视频 | 高手钓鱼视频 | 海钓视频 | 台钓视频 | XML地图 | HTML地图

qrcode
返回顶部
X趣钓网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